大数据加持的保险,让人瑟瑟发抖
发布时间:2020-11-3 14:19阅读:425
在不久的将来,投保或许不再需要告知。
————————
01.投保告知
最近遇到一个朋友投保某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额较大),填写投保资料时好好的,最后却却投不进去,多次尝试也如此。后来经过与该保司的沟通,才发现该朋友被大数据风险系统检测到长期熬夜之类的,投不了高保额。
曾经以为是段子,如今变成了现实。
怎么能检测到我在熬夜?
别忘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APP,例如:凌晨3点你还在微信刷朋友圈。
大数据风控以「润物细无声」难以察觉的速度在影响着整个保险行业。
在人工核保环节,已经有部分公司也开始尝试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进行辅助核保。如在人身险领域,目前不少公司都通过智能穿戴系统收集消费者健康数据,以实现区分费率、防止欺诈的目的。
(1)智能穿戴系统
在墨菲先生身边有不少喜欢运动的朋友,喜欢运动的朋友大多喜欢佩戴“智能手坏”或“运动手表”,小小的智能穿戴设备却在日积月累地记录我们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保险公司在不久以后将可以通过这些大数据更了解「真正的你」▼。
(2)消费支付信息
自从我们习惯使用电子支付后,我们每一笔开销都会记录在大数据中,包括我们所有日常购物清单:饮食结构如何、日常消费观如何、理财偏好、财务状况、烟酒购买记录等等。
大数据的将来,或许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举个例子:一个三餐靠外卖吊命,每天步数不超过3000步,淘宝购买衣服是加大码,每天买两包烟的人,说自己BMI24(体重正常),从不抽烟......你信吗?
健康告知存在的目的是要求投被保险人提供一些保司想了解的基本信息,防范道德风险与逆选择。
假如某一天大数据量足够丰富,模型足够准确,投保将再不需要告知,大数据已经替你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保险公司。
————————
02.熬不过2年
相信不少伙伴会听过“《保险法》有两年不可抗辩期,保单超过两年都能赔。”
不可抗辩条款是什么?
《保险法》第十六条: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时,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首先,「不可抗辩期」是限制保险公司肆意解约并拒赔的行为,并不是让恶人钻空子骗保的吃鸡神器。
其次,大数据的降维打击来临后,你的保单是熬不过两年;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筛查过往信息,如果发现与告知情况不符合,可能会重新核保或解除合同退还保费。
————————
03.理赔更准确
保险理赔是保险行业价值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与互联网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
目前国内几家较大的保险企业都已推出基于APP或微信公号的线上理赔系统。但有两个问题在理赔实践中长期困扰着保险公司,一是理赔时效,二是保险欺诈。
(1)理赔时效
传统的理赔手段以人工查勘、人工定损为主,主要的工作量和成本都集中在人力资源上,由于人工定损更多依赖于理赔人员的个人能力,而培养一名优秀的理赔人员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往往十分巨大,令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
未来,人工智能理赔系统可以通过收集、分析整个行业的理赔案件,建立对应模型,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由消费者将事故现场情况以及标的物的损害情况上传到保险公司,由智能理赔系统给出定损建议。
(2)保险欺诈
由于现有法律、合规制度和技术上的问题,保险公司依靠传统手段很难对每个保险理赔进行逐一识别再判断是否为欺诈。
智能理赔在识别保险欺诈上则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理赔调查的局限,通过对被保险人、保险标的物等各方面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一方面可以为保险公司建议理赔调查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直接的事实依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货币基金TOP10出炉!(收益超活期5倍)
2025-02-21 16:47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2-21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