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飞流直下!A股转机要看“它”
发布时间:2020-11-2 13:57阅读:302
尽管经济复苏和防疫领先的底气,让A股在上周表现出了相对的独立性行情表现,但海外第三波疫情的汹涌来袭导致的外盘暴跌,显然让A股也无法完全独善其身。
10月30号美国新冠新增确诊近10万例,再次刷新历史高点,10月31号8万多依旧没有怎么降下来。而连续几周来,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比上月激增82.68%。目前美国确诊病例已突破900万,7天日均新增病例也创下新高。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3万例。全球疫情局势也不容乐观,单日新增已超过50万例,累计确诊直逼4500万。除了美国以外,法国目前每天也是大几万的新增,现在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骚扰和抗议。英国已经宣布全面封禁英格兰地区,意大利也开始对部分省市进行封禁。
可以说欧美等国已经陷入了“第二轮封国期”。疫情在欧美地区的加速趋势超出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表示,到1月中旬,美国很有可能每天有超过2000例新冠死亡病例,死亡率为目前的三倍。很显然之前,全球投资者都过于高估欧美政府的防控意识了。
本已深陷疫情阴霾,能提振股市的刺激计划也遥遥无期。因此毫不意外,10月30号晚上美股继续下跌,道指、标普500分别收跌0.58%及1.21%,纳指跌2.45%,惨遭黑色星期五。总体看,道指及标普500上周受重挫,跌幅分别近6.5%及5.64%,创三月以来最高。尤其科技巨头上周五也普跌。因财报不及预期,苹果一日大跌5.6%,市值蒸发超7000亿人民币,Facebook大跌6.31%,推特暴跌21%。而财报整体超预期的脸书及亚马逊也跌超5%,此外,微软跌1.1%,奈飞跌5.65%,特斯拉跌5.55%,财报大超预期的谷歌涨幅也高开低走,涨幅从7.3%回落至收盘的3.43%。市值排名居前的七大互联网公司市值蒸发超2万亿人民币。
另外,上周末的热门中概股也多数收跌,阿里巴巴 跌2.56%, 京东 跌1.83%, 百度 涨0.83%;玖富 跌19.02%, 团车 跌14.14%, 百世集团 跌9.82%, 蛋壳公寓 跌8.91%, 拼多多 跌4.4%,蔚来汽车跌4.44%;唯品会 涨2.66%, 虎牙直播 涨1.91%。
有分析师放话,超预期也不能让市场满意,科技股行情或许到头了。比如,瑞银资产管理的多资产战略负责人称,正如我们从这些大公司一些业绩引发的反应中看到的那样,超出预期也不足以让这个市场满意,我认为这可以说明其中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到顶了。
如果说海外疫情虽然让人绝望但也见怪不怪,那么让市场更加失望的就是,能提振股市的刺激计划也遥遥无期。
上周五(10月30日),多位美国高官又对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进行表态,但对于计划出台的具体时间表,却又出现许多矛盾之处。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称,他预计,会在明年年初处理有关新抗议救助方案的议案,议案将专门面向受疫情打击的小企业和正在应对二次疫情的医院。
同一天,众议院议长、民主党领袖佩洛西称,她预计,国会肯定会在新总统上任时就能拿出新的刺激案。但她又说,“我们不想等那么久,人们需要它。”
特朗普还在推动更快推出新刺激,他周五称,“我们在大选后很快就会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刺激方案。”
高盛经济学家认为,若特朗普在大选中击败拜登,目前的议案很可能获得通过。若拜登获胜,且民主党人控制了参众两院,那么他们推动法案通过的动机就会减少,因为届时薪酬保护计划可以通过一系列零星的法案获得资金,从获得更大规模的救济。
简言之,按照目前海外疫情发展趋势以及美国两党在刺激计划上的扯皮趋势,本周预计A股还得受到外围的冲击。个人以为,如果本周开盘低开幅度不大可以先行减仓一些,等到市场出现盘中急跌再加回来。
除了外围冲击风险本周仍难忽视,在内部监管层对可转债炒作的打压恐怕也会进一步降低市场活性。
10月30日,深交所发布公告调整可转债交易规则。新规指出: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20%的,临时停牌时间为30分钟;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的,临时停牌至14:57。
这个规则相当于是变相控制可转债的涨跌幅,等到涨跌超过30%的时候基本上就躺着不动等收盘竞价了,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一些波动很大的可转债,可能只会给参与的人提供几分钟时间交易,你原本想得“七进七出”频繁交易套利可能根本不现实。
这么一搞,可转债这方面的成交量预计会大幅下降,流动性更堪忧,功夫不好的还是看看就行了。
有观点说,抑制了可转债炒作后,可能会把这部分资金重新逼回股市,这对场内流动性是好事,但个人以为恐怕是想当然了。就如我们之前所言:可转债T+0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那么赌徒习惯了100厘米后,还会对10、20cm感兴趣吗?答案可能是回不去了。
利益驱动下,在可转债大规模亏钱前,这批资金肯定不会回来;而即使带着伤痕被赶了回来,经过这100%+的波动,对股市还有一战之力吗?这就好比打麻 将,你习惯打20的麻 将,让你打100的就会虚;等到你打惯100的,20的估计就懒得上桌了——这既对股市的活性不利,又违背了政策意图。
总之,内外形势依然不利于本周的行情,仍强调避险。
策略上,如果周一开盘低开幅度不大可以先行减仓一些,等到周中美大选结果明朗后再加回来。
但行情转机也不是没有
在周末期间,金融监管层围绕领会和部署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在我们看来,尽管这两个会议的最核心目标指向了加速推动全市场注册制,也就是进一步强化为实体经济输血。
但会议对强化退市的安排,对于金融创新的相比此前更为容忍,对于资本市场向科技创新的倾斜扶持态度,对股市仍算是改革红利,并会带来创业板的结构性机会。因此,相比短线A股市场遭遇的内外部压力,围绕落实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而出现的有关政策利好,才是A股摆脱困境的关键。
10月31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19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表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会议有以下关键表述:
1、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2、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3、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
4、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5、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6、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7、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维护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8、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9、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10、要增强业务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者教育。要督促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依法披露资金用途。
总结而言就是,刘副总一锤定音,A股主板的注册制,大概率明年上半年就能推出。但同时除了强化退市,还要配套强监管整治加速注册制后产生的各种金融乱象。
而会议对金融科技的表述感觉是针对蚂蚁金服和马云说的。对于金融科技,引发的讨论比较多,但上边的总体基调还是加强监管。
另外,10月30日,证监会召开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19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六方面重点工作,包括:
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畅通直接投融资入口。
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
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着力健全市场风险的预防、预警和防范处置机制。
推动构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监管执法新模式。
把坚持和加强对资本市场的领导落实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
我们认为,上述两大会议,对于市场短期影响不大,毕竟创业板已经执行注册制一段时间了,当前的IPO频率也足够高,融资额不小。短期内不太可能更进一步加速融资节奏了。
但对A股的中长期影响显然不容忽视。从金融监管层的紧迫表态来看,全面注册制这个事,预计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两会之后就要落地有关路线图了,而大概率明年上半年就能实施。而退市制度也会迅速进行改进,中心思想就是加大强制退市力度。
分析认为,注册制和退市加码是A股加速向成熟市场靠拢之举。当前主要还是为了尽快抹平交易双轨制,将20cm扩展到整个资本市场,防止类似天山生物和豫金刚石的投机。但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结果就是A股加速港股化、美股化,僵尸股会越来越多,长线利空小中小盘绩差股。一些业绩不行的垃圾股会越来越没资金参与,到时候沦为港股里面的“仙股”一样,直到退市。
从注册制全面开启以及退市制度加速的趋势来看,A股的长期机会仍然是在茅台美的格力这些大白马身上。这些业绩稳定性较高的白马股退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业绩长期稳定。所以后面这些股仍然是A股的长期机会所在。
至于科技股,则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由于科技创新失败的几率不小,因此相当一部分科技股恐怕经历追捧又被抛弃(增速或业绩证伪的话),甚至一少部分会面临退市;但少数能够成长为创新行业龙头的科技股,则将具有比传统白马更高的涨幅,因为这些科技龙头其实也就相当于新的大白马了,只不过了他们会比传统白马增长性更强,具有大象起舞的特质。
我的一位大V朋友乐观认为,全面注册制+退市,同步共振将有希望为A股带来长期慢牛。如今,全面推行注册制指日可待,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加成熟,垃圾股将不再长期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资源,优质业绩股会得到市场的超额溢价,其希望全面注册制早日到来!
不过,在我看来,A股长期以来的赌性和投机性根深蒂固,历来只有“疯牛、短牛”,且经常“一管就死,一放就疯”走极端。要想改变市场运作态势,继需要根本性的制度改革推动,也需要更多时间来逐渐扭转投资思维,这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追涨杀跌都是浮云,看对政策大方向才决定能否吃到大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工人/宝妈/退休族必看!国泰海通2025理财“专属方案”:你的身份决定买哪款
2025-06-30 17:12
-
1只创业板新股+汽车行业可转债即将发行~
2025-06-30 17:12
-
2025年下半年行业趋势展望,都隐藏着哪些机遇?
2025-06-30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