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愈演愈烈,光刻胶再成风口
发布时间:2020-9-17 17:02阅读:607
9月17日,大盘回调之际,半导体产业链逆势上涨,光刻胶指数上涨6.39%,成两市耀眼明星。由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低,国产细分领域龙头机会大,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光刻胶站在风口
9月17日,光刻胶概念开盘后大幅拉升,广信材料、奥普光电涨停,怡达股份冲板,强力新材、晶瑞股份等股跟涨。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是半导体制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也是国产替代的重要环节。
光刻胶产业链分析
光刻胶主要组分分为树脂、感光剂、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树脂与感光剂搭配使用,是光刻胶发挥感光作用的主要功能组分,不同品类光刻胶使用的树脂和感光剂各不相同;各品类光刻胶所用溶剂主要为PGMEA。
半导体及上游材料、设备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光刻胶作为技术门槛最高的半导体材料,获得技术、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合乎逻辑的。据中信建投整理,半导体光刻胶类型及组分如下:
2019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约70亿元,自2010年起复合增速达11%,远高于全球增速。目前PCB光刻胶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而LCD及半导体领域的光刻胶自给率极低。
看好光刻胶国产化
恒泰证券表示,在半导体制造中,光刻胶及其配套设备起到支撑产业链的关键作用,光刻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制程精度。
随着中国大陆晶圆厂建设加速,全球半导体产业东移,以及下游5G终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应用需求旺盛,中国光刻胶市场在需求增长和市场扩大下保持了较好的上升趋势。
全球光刻胶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日本光刻胶公司领跑,日本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富士电子材料四家企业市占率高达72%。大陆企业份额不足10%,国内光刻胶仍十分依赖进口。
光刻胶是我国半导体产业最大软肋之一,无法自产会使本土产业受制于人,容易“卡脖子”,光刻胶国产化迫在眉睫。
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已经完成募集,目前正陆续展开投资。半导体材料将会是其重点投资方向之一。预计随着大基金支持力度加大,本土企业开始重视光刻胶的专利积累和布局,逐步重点突破KrF、ArF等高端光刻胶技术,国产光刻胶奋起直追。
东兴证券称,国内企业已经逐步从低端PCB光刻胶发展至中端LCD和半导体光刻胶的量产,以北京科华、晶瑞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已实现了KrF光刻胶的研发突破,预计有望获得下游量产订单,以强力新材为代表的企业也已经实现光刻胶上游原材料光引发剂和光酸等的国产化,打破海外垄断。
中信建投表示,重点关注购买光刻机,攻关ArF光刻胶的上海新阳、南大光电,g线/i线胶批量供应,代工三菱化学彩色光刻胶的老牌厂商晶瑞股份,收购LG化学彩色光刻胶业务,同时参股科特美的雅克科技。
当前,日本光刻胶企业在全球光刻胶市场中可谓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全球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绝大部分依赖日本供应。
光刻胶概念股
据公开资料整理,A股上市公司重点光刻胶概念股如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