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加氢技术赋能生物柴油
发布时间:2020-9-1 16:40阅读:678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研究所)收到好消息:该研究所与河北常青集团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联合攻克沸腾床改造均相加氢工艺生产二代生物柴油技术,并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万吨/年规模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上实现成功开车,标志着中科院青岛能源所ZKBH均相加氢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液态分子催化成功量产商业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术。
作为zkbh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的发明者和畅游产业化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松博士高兴地说,目前各装置运行指标稳定,生产的生物柴油收率可达80%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质量符合出口欧盟标准。
自主创新ZKBH均相加氢技术
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国面临着发展替代能源的紧迫任务。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难度很大。现有主流工厂均采用固定床生产。固定床加氢技术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加氢技术。但固定床加氢对原料要求高,催化剂易失活,特别是对磷、硅含量高的油品,易受中毒影响而降低反应活性,导致收率有限。但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复杂,杂质多,酸值高。陈松说,zkbh均相加氢技术借鉴了悬浮床的优点和流化床渣油加氢的优势。通过开发高效的液体催化剂,解决了固体催化剂易磨损、失活和生物油处理易粉碎等问题。同时,该液体催化剂可与中科院青岛能源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半陶瓷耐水固体催化剂完美配合,高产率,保证了工业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他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燃料的春天即将到来。
产学研结合开花结果
陈松说,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原料相同,但生产工艺不同。第一代生物柴油是采用酯交换技术生产的脂肪酸甲酯,生产工艺简单。第二代生物柴油采用催化加氢工艺,产品化学结构不同。属于清洁加氢法生产的清洁优质烃类第二代生物柴油。与第一代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相比,第二代生物柴油具有与柴油相同的化学结构,具有粘度和热值相近、氧化安定性好、排放低等优点;与石油基柴油属于碳氢化合物,不影响柴油储运,不影响发动机和排气处理,质量较高。同时,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低于柴油,可以减少有限和不受限制的污染物排放(包括Sox、NOx)、颗粒物排放,大大降低发动机的污垢和噪音。
谈到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成果的研发和生产过程,陈松说,这一技术成果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和心血,是产学研相结合的结果。
2020年初,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寻求二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经过调研后慕名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进行交流合作。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提出液态催化沸腾床加氢耦合固态催化加氢脱氧提质的ZKBH工业化技术改造方案,并迅即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启动,一期目标处理20万吨生物质油脂生产二代生物柴油。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调试和实验,双方团队进行了合作。在现场完成所有设备调整和工艺改造施工,并将第一批液体催化剂和配套的生物柴油固体升级催化剂运至现场后,于7月30日正式投产,一次进料量为8吨/小时。初始原料为以生活废油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质原料,8月6日正式生产。第二代生物制品外观呈水白色,密度为0.7903,十六烷指数接近100,硫、氮均小于5。经送上海有关部门检测,产品符合欧盟生物柴油出口标准,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