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7宏观解析
发布时间:2020-4-7 10:18阅读:451
上周五,央行表示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这是3月13日央行宣布降准后,时隔20余天再次宣布降准。同时央行表示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时隔12年的再次下调,意在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引导银行少在央行存放多余资金,将这些资金更多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
此次,央行降准性质仍为定向,没有超预期,超预期的是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随着年内第三次降准落地,4月还有就是预期中的中下旬MLF、LPR利率下调,按照之前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20个BP看,4月中下旬的MLF、LPR利率下调幅度应为20个BP,能否超预期,还有较大不确定性,MLF、LPR利率下调幅度为20个BP为符合预期,小于20个BP就是低于预期,大于20个BP则为超预期,毕竟受困于多因素制约,加之经济恢复程度又不确定性,政策的释放节奏及程度也就存不确定性。
在上周五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调整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当前CPI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内外平衡,以及利率太低是否加大货币贬值压力等”,并强调“要充分评估”,这与今年2月23日的“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的表态有所不同,意味着市场之前所预期的央行将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就是上周五金融股回调拖累大盘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未来国内货币政策释放力度到底有多大,上周五央行的表态让政策预期出现了不确定性,我们之前所提出的通胀压力及保外汇储备稳定压力制约着国内货币政策释放空间的担忧有可能成为现实。今年以来,疫情导致CPI突破“5”,物价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有增无减;疫情全球扩散,流动性危机引爆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无限量QE,全球流动性泛滥将引发货币贬值潮,美元升值、原油期货暴跌引发全球金融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贬值压力引发外汇储备流失压力加大,保汇率稳定成当务之急。
经济、通胀、汇率的“三维度”构筑了现在与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基础,但也形成这一段时期的“不可能三角”,央行要权衡一段时期内“三维度”间的彼此权重,达到逆周期调控效果。我们还是保持原有观点不变,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全面复工,经济开始逐步修复,境外疫情高峰即将到来并过去之际,货币政策有望从促复工转向保外储、防通胀,货币政策还会释放,但以“量”为主,以“价”为辅,存款基准利率下调概率降低。
近日,美元重启升势,美元指数重返100之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绕7.1运行,贬值压力有增无减,保外储抑制了货币政策释放。我们认为,稳外储除了货币政策外,还有就是要发挥A股市场估值优势,吸引外资重新回流。之前北上资金因全球流动性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而连续大幅流出,A股市场也随着外盘动荡而深幅调整,在全球流动性危机得到缓解后,北上资金立即重返A股市场,3月24日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约167亿,有利于缓解外储压力。从过往北上资金流向对A股影响规律看,北上资金是A股风向标,北上资金连续净流入意味着全球金融危机结束,意味着A股重回常态化运行。
当前,周边金融市场从跌宕起伏转向常态化运行,金融危机已化解,市场所关注的不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美非农就业人数十年来首次“转负”,是近日美股底部蓄势运行的原因所在,而原油危机有望得到缓解,原油期货价格大幅回升,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资金重返高风险市场将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当前,市场迎来欧美疫情峰值,黑暗的时刻到来,但拐点也将出现,金融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周边市场也将逐步完成二次探底,迎来新一轮修复性行情。
央行定向降准及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既低于预期也超预期,4月“降息”多少,能否超预期,市场等待着,但存款基准利率难下调是大概率事件;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的窗口关闭,平稳运行的新周期开启,负面因素对A股扰动趋于弱化,积极因素对A股推动强化。内外因素交织,短线大盘平稳运行为主,短线上下波动幅度有限,4月震荡盘升的态势不会改变,我们预计,本周大盘先抑后扬的走势还是大概率事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