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千亿投资落地,该领域国产替代加速!
发布时间:2019-9-23 20:52阅读:207
说点什么
这两天科技领域的重要事件频出,大伙儿对昨晚的文章反响也很大,今天的文章就着重梳理近期大伙儿的疑问。
关于国产CPU
●●●●●
昨晚,研报社加班解读了天津飞腾的国产CPU最新进展,带大伙儿自下而上了解了当前国产CPU的技术水平、国内市场格局、PK联盟以及国内IT三大主力军,还没读过的研粉,可以通过下方链接回顾下:
9月21日 研报社 《大突破,打造中国的微软+英特尔》
昨晚留言区对国产CPU、国内IT领域的质疑声很多,下面社长一一梳理解答。
“社长要是在8月29日前更早点点评中国软件就好了”、“中国软件感觉在高位,还敢跟吗?社长”——某研粉
首先,中国软件8月28号晚上出的中报,研报社8月29日就做了详细的解读,指出中国软件的操作系统业务首次开始出现盈利且利润率很高,明确表示中国软件多年来炒作自主可控的逻辑已经梦想照进现实,够及时了吧?随后中国软件又大涨了20%-30%,也印证了研报社的判断。
其次,研报社昨晚的文章重点在于解读天津飞腾最新CPU产品的推出对于行业的影响,并非在当下时点才推荐买卖,只是为了给一路关心自主可控的研粉们跟进最新消息、深入解读最及时的产业信息。
至于还有个别同志冷嘲热讽地说研报社是找人接盘,那这里必须得说,请这些人搭着时光机回去挨篇看研报社的历史文章,硬核科技已经被反复强调至少两个月了!
第一阶段,预热:提示大科技的机会。6月25日,《5G手机来了》一文重点提示5G手机产业链的机会;7月16日,《中报里的高景气行业》指出5G、计算机上半年业绩保持高增速,同时芯片行业有底部反转的迹象;7月23日,《该行业景气度反转》则详细梳理了5G基站、5G终端(包括芯片)的景气度反转的逻辑;7月31日,《下半年关注该方向》再次强调重视5G基站和消费电子产业链;
第二阶段,主升:强调硬核科技是当前市场核心。8月1日,《大科技vs大消费,后市谁主沉浮》则从根本逻辑上讨论了科技股行情的逻辑,并明确指出“有业绩支撑的硬核科技已经开始代替消费白马连续成为市场核心领涨方向”;8月6日,《资金流入新方向》详细梳理了物联网、云计算、云游戏等科技分支的逻辑;
8月11日,《“鸿蒙”问世》解读了华为鸿蒙系统,并提示大伙儿要重视华为+科技;8月12日,《这是市场核心》一文再次强调硬核科技是当前市场的核心;
8月14日,硬核科技短线调整,市场一片恐慌,研报社《硬核科技跌了,怎么办》一文明确提示大伙儿不要慌,“当前硬核科技依然具有中线逻辑,5G基站、消费电子等产业的中线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短期休整不等于结束;等休整一段时间后,又可以逐渐低吸,捡便宜筹码了。”8月21日,《厉害了,5G产业链》详细阐述了硬核科技与业绩的联系,并指出业绩是支撑硬核科技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8月23日,《系统梳理5G手机产业链》一文再次详细梳理5G手机产业链;8月25日,《实锤,这些硬核科技有业绩支撑》一文,详细梳理了有中报业绩支撑的硬核科技股;8月29日,《炒硬核科技,请务必重视该技巧》帮大伙儿详细解读了沪电股份和中国软件的中报,并重申要重视有业绩支撑的硬核科技,同时也提出有业绩支撑的硬核科技正逐渐被外资视为核心资产而持续买入;
第三阶段,补涨:主要挖掘科技板块补涨的机会。9月2日,在核心科技股持续大涨之后,《妥了,计算机业绩反转》一文开始挖掘软件方面的补涨机会;9月3日,《踏空难受?看这儿,芯片补涨方向》挖掘了芯片方向的补涨机会;9月4日,《媲美PCB,光模块正被5G跟云计算双轮驱动》挖掘了光模块的补涨机会;9月9日,《科技爆了,还有这些补涨机会》系统梳理了市场补涨的脉络。9月19日,《刚刚,重磅文件发布!》依然延续挖掘补涨的思路,梳理散热和电磁屏蔽材料的逻辑。
“不是市场化运作的产品终究被取代。”——某研粉
首先,包括CPU在内的芯片、操作系统都属于高研发投入、高成本的领域,尤其是国内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没有政府的鼓励扶持,不要说突破海外限制来取代类似的Wintel联盟,连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
其次,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自己高精尖领域的技术发展,对这些领域的国家支持不是中国独有。例如号称最尊重市场的美国,对特斯拉和SpaceX的补贴已经达到200多亿。
我们国家在很多技术领域起步较晚,所以需要依靠举国体制来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种优势,当然,这是前期起步阶段,未来这些企业一定可以成长起来,并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
为什么要推出科创板?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其实就是国家开始重视科技领域的创新,鼓励市场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资。
国内很多领域还处于起步的阶段,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人才的支持,更需要国内大众的理解跟支持,不要自己把希望扼杀在摇篮。
“社长也应该说一下为政府机关服务,无论是硬件,软件,价格主导权是在政府手里,政府也就能保证企业不死,微微盈利。能不能市场化是关键。我只能说这个非常具有想象力,但想要逆袭真的很难啊。”——某研粉
关于政府支持,还有个观点,就是觉得依靠政府支持的企业利润率都很低。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8月底在解读中国软件业绩的时候就指出:
天津麒麟(操作系统),营收增速153%,净利润增长14倍;
中标软件(操作系统),营收增速341%,净利润大幅扭亏;
除了营收大增,利润大幅改善,从中报还可以看出中标和麒麟这些核心操作系统业务利润率很高:中标软件上半年营收增长6100万,净利润增长6800万;天津麒麟上半年营收增长2280万,净利润增长2260万。
增长多少营收就增长多少利润,操作系统业务真的太赚钱了,这些公司的业绩弹性会非常大。
——以上文字来源:8月29日 研报社《炒硬核科技,请务必重视该技巧》
中国软件的操作系统(麒麟和中标),就是最典型的企业,从中报看,其业务利润率可是极其高的,增长多少营收就增长多少利润,操作系统业务真的太赚钱了,业绩弹性非常大,您还武断地认为这些被zf扶持的企业利润低吗?
ps:关于中国软件,今天补充个最新消息,9月18日,中国软件旗下中标麒麟与华为桌面云联合解决方案发布,表明中国软件已经开始与华为深度合作,以国内IT三巨头为核心的国产自主化开始深入融合,这将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打造中国的微软+英特尔,靠喊吗?”——某研粉
“看了就想笑。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辈子都别想对标老美了。这几个公司指望不上!”——某研粉
上面说过了,国内很多领域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资金的支持,需要人才的支持,更需要国内大众的理解跟支持;换个角度说,如果没有这些企业的努力,将来我们很多技术都要受制于人,而受制于人的代价,往往就是任人宰割,一年半以来的毛衣毡已经深深地打痛且打醒了我们。
还有,正是我们高科技产品的崛起,也在加速全球竞争,对消费者是大好事,比如说华为,如果没有华为,你觉得苹果会主动降价吗?如果没有华为,苹果11可能至少1万起步。
更严重的,如果没有华为以及国内其他国产芯片厂商的存在,在此次的毛衣毡中,美国一旦断供,那国内电子领域就意味着——瘫痪。
国内高技术领域需要大众的理解与支持,研报社也欢迎理性的声音、理性的辩论,而绝不欢迎妄自菲薄,甚至冷嘲热讽!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个人有足够的自信;
一个团队的发展,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自信;
而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这个民族有足够的自信!
——以上图片来源:9月21日 研报社《大突破,打造中国的微软+英特尔》留言区
华为所谓的澄清退出服务器市场
●●●●●
周末,所谓华为澄清退出服务器市场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华为要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9月21日,华为回应称,这是市场误读。9月19日,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表示,全面开放鲲鹏主板优先支持合作伙伴,条件成熟时可以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业务。华为强调,TaiShan服务器将聚焦做高端和内部配套,公司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业务,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同时,华为并非只提供TaiShan服务器。”
第一,华为服务器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是X86架构,由于美国的制裁,已经卡住了华为X86芯片,所以这一块业务已经受限;第二是ARM架构,华为有自主能力的泰山服务器是基于ARM架构的鲲鹏芯片,华为已经明确表示将来会开放合作;第三,不管是周四,还是本周末,华为发言人都一再强调同一个观点:“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公司会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业务”,也就是整机业务。
上述这些是核心,不管怎么所谓澄清都绕不开,而无中生事的记者口中所谓的澄清,大概就是澄清极少数人会误以为的华为直接退出吧。
简单地说,就是华为擅长的是ARM架构,所以X86受限,华为选择与国内厂商共同打造ARM生态,既是主动选择,也是被动放弃。
X86是当前主流架构,基本上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所以华为X86芯片受限,其目前15%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有影响,国内其他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厂商会抓住机遇,提高市场份额。
第二,中长期来看,华为只要不选择竞争,就是对行业最大的预期改善。
华为不同时做芯片和服务器,应该也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如果华为既做芯片又做服务器,会不利于核心技术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内服务器领域生态的建立,前车之鉴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IBM,当时IBM选择了既做芯片又做服务器,最终被对手超越。
只要华为选择合作,而不是竞争,对国内服务器行业其他公司就是最大的预期改善,解除了中长期的威胁,因为之前市场一致认为华为太牛了,所扎根之领域,其他寸草不生。
存储器——合肥长鑫
●●●●●
近期科技领域的事件很多,周末,国内存储器领域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里简单解读下。
事件:9月21日,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签约,其中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投入量产的DRAM设计制造一体化项目,一期设计产能每月12万片晶圆。
存储器是国内自主可控领域的短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存储器是芯片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占比高达30%,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未来5G时代数据爆发,存储器的需求将会加速增长。有数据显示,随着以5G手机为核心的下游应用的普及,DRAM型存储器至少有两倍的提升空间,而NAND型存储器则至少有8倍提升空间。
但是我国在存储器领域,几乎一片空白:1)DRAM存储器(53%),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足鼎立,合计占有95%的市场份额;2)NAND存储器(42%),上述三巨头加上东芝、西部数据,五家合计占有97%的市场份额;3)NOR存储器(3%,占比很小),开始出现兆易创新等国内厂商的身影,但是基本依然由国际巨头垄断,尤其是高端领域。
以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福建晋华为核心的国内存储企业奋力追赶。国内存储器领域已经形成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福建晋华三大阵营,其中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主攻DRAM存储器,长江存储主攻NAND Flash存储器。此次合肥长鑫DRAM的投产,意味着国内存储器领域的国产替代开始加速。
A股存储器领域相关公司主要有兆易创新、紫光国微等。
关于LPR利率的调整
●●●●●
9月20日LPR利率调整内容:1年期品种报4.20%,上次为4.25%,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上次为4.85%。
这是在LPR利率机制改革之后,第二次下调LPR利率。8月中旬,央妈推动LPR利率机制改革,并在随后第一次下调LPR利率;
9月6日,全面降准释放资金9000亿;9月20日,LPR第二次下调利率。
在逆周期调节的大背景下,这种渐进式变相降息会持续。1)通过LPR利率下调变相降息,更加市场化、更加精准,避免资金流入房地产;2)不慌不忙,渐进式降息(此次降低5个bp),既贯彻了逆周期调节政策,并且与全球大宽松周期保持同步,又很好地避免了“大水漫灌”和通胀加速。整体来看,在稳增长、逆周期调节的大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正在稳步推进,这种渐进式变相降息还会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提供最新产业信息,同时梳理并解读行业格局跟事件影响,并非在当前时点推荐买卖股票,本公众号不具有个股操作指导功能,大伙要为自己的交易负责,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站在当前时间节点,研报社认为,随着外资持续涌入,A股逐渐迈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A股散户成交占比趋势化下降是必然,市场对散户投资者的优胜劣汰将会进一步加速。
我们必须清醒,在A股投资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是一个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游戏,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