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吃药后尚需打疫苗
发布时间:2019-9-19 16:05阅读:392
周四(9月19日),受外围股市影响,沪指高开后窄幅横盘整理,尾盘涨0.46%报收2999.28点;深成指涨1.01%;创业板指涨1.57%。盘中大消费板块小幅调整,科技股再度发力,芯片、软件及手机产业链等多个题材均显著回暖。近日生物疫苗行业冲高后回落整理,但从国内疫苗行业品种的研发进度看,疫苗行业仍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行业。
中国疫苗行业人均消费以及占GDP比均低于全球平均以及发达国家水平:从人均消费来看,美国人均疫苗消费36美元/年,日本21美元/年,中国2.9美元/年,远低于欧美日等发国家或地区;从疫苗市场规模占GDP比重来看,欧美日等国家疫苗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均在0.05%以上,我国目前尚不及0.03%,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国疫苗市场2017年规模约达210亿元,2018年规模约276亿元(2013年至2017年复合增速仅6.2%),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复合增速约15%。
国际上疫苗行业具有高门槛、高投入、高利润、严监管等特点,根据2010-2017年统计数据,新型疫苗研发成本一般需要10年、10亿美金,行业集中度较高。2017年国际疫苗企业四大巨头(GSK、默沙东、赛诺菲、辉瑞四大巨头)垄断着全球疫苗市场90%的份额,根据Evaluate的预测,即使至2024年CR4市场占比仍将至80%左右。四大巨头依靠个别重磅品种吃透市场,最主要的品类集中在呼吸系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例如辉瑞2017年Prevnar13的销售额高达56.9亿美元,占全球疫苗市场份额的比重为20.6%;默沙东的Gardasil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3.8亿美元,市场份额为8.6%。
与国际疫苗巨头相比,中国疫苗生产仍处于“小散乱”状态,企业数量多达40多家,与国际巨头相比,主要差距在于重磅品种发展滞后、多联苗水平较低。但自2015年之后,局面有所改观,从国内疫苗企业的产品梯队以及研发进度看,国产13价肺炎结合疫苗、HPV疫苗、预防用微卡等重磅创新品种有望在2019年获批上市,未来5年时间维度内,随着国产重磅疫苗的快速放量,有望带来行业景气度提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