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vs大消费,后市谁主沉浮?
发布时间:2019-9-11 17:06阅读:583
今天用一句话来概括市场“高位接力情绪回暖,科创板午后爆发,抱团风格有切换迹象”。
【一次鹰-派的降息】
说今晚的主题之前,必须先聊聊美联储降息。
今天早上,短期最后一只靴子落地——美联储降息了。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并提前两个月,从8月1日起结束缩表。符合预期。
但结合美联储对经济以及后续政策的相关表述,研报社认为这是一次鹰-派的降息,一次预防式降息:
第一,从表面看,不管是因为经济还是迫于形势,美联储确确实实降息了,这一次是美联储十年来首次降息,并且提前结束了缩表进程。
第二,鲍威尔表示本次降息是经济周期中期的调整,明确表示未来可能不止一次降息,也可能会再次加息,必要时将大胆运用所有的工具。态度比市场预期的要强硬、鹰-派得多。
第三,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前景维持良好,二季度GDP增长接近预期,且就业增长强劲,薪资增长,失业率保持低位;只是全球经济增长疲弱。本次降息旨在确保应对下行风险,并支持通胀向着目标回升。是预防式降息。由于此前市场对降息已经有百分百预期,预期打得很满,同时鲍威尔的态度大幅低于预期,所以消息落地后,美股、黄金大跌,人民币汇率也大幅贬值。总体来看,预计在本次降息之后,美联储短期不会太急于再次降息,将进入比较耐心的观望期,观察降息对于经济数据的影响,之后是否再次重新进入加息通道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包括通胀是否如期回升。之前说过“收益率倒挂”,可以作为观察经济的先行指标,其中3月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最为敏感,也是市场用来观察对比最多的。通常情况下债券时间越长,自然获得收益越高一点;倒挂的意思短期债券收益率居然高于长期长期债券收益率,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预示经济有下行风险。此次美联储议息决议对国内的影响:首先美联储降息进一步打开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施展空间,货币政策选项将会更多;其次,要注意美股短期大幅波动对A股的影响;黄金短线将受压制,但是拉长周期看,仍是不错的大类资产配置选项。
【科创板】盘面上,科创板今天非常耀眼,全部收红,沃尔德和翰川智能两个涨停。科创板的估值都是市梦率,但是作为政策市的资本市场,只要想搞好就有批量政策推动。昨天上交所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收购等形式开展并购重组。13-14年高估值的创业板不断通过并购重组,增量利润43%来自于并表;创业板通过并购来维持高成长的故事。而昨晚上交所也给科创板这样一道金牌,小儿子果然受宠。参与科创板的主要是博弈资金为主,挣的都是情绪溢价的钱。
【其他】题材上泛股权方向今天重新回归,仰仗于九鼎新材接近8板位置高度,加速涨停;刺激了短线资金围猎泛股权。银鸽投资3板一字板,华讯方舟2连板助攻。短线情绪氛围明显好转。有空间高度拓展,又有宇环数控和海德股份两个反包板,都在表明接力情绪的好转。消费白马股恒顺醋业、海天味业、涪陵榨菜等出现明显回调。主要还是因为业绩的原因,消费大白马是典型的业绩驱动。涪陵榨菜连续3年保持60%高增长,今年中报只有3.14%的增长,业绩对于消费白马股就是生命线,一旦不及预期就会高位恐慌,里面的筹码就会松动。盘面上,钴锂板块今天涨幅居前,华友钴业、寒锐钴业、赣锋锂业涨幅居前。钴和锂属于明显周期性行业,这两年产能过剩,价格一路往下掉。最近钴价格在历史底部20万元/吨附近,这个价格是钴民营小公司的成本线,说明钴价已经在底部了。但钴过剩产能还没有出清,钴价上涨还需要过段时间。通俗一点就是钴价和成本价一样了,跌不下去了;但是存货很多,价格一时半会儿还涨不上去。钴价上涨预期还没有打开,像16-18年的超级波段行情还不成熟,但是安全边际高,小行情可期,部分资金提前做打底仓了。此外还有一则最新消息直接刺激了钴板块低位反弹:钴资源寡头嘉能可二季度钴供给开始下降,会缩减钴价上涨的时间。
【小结】有业绩的科技电子已经开始代替消费白马连续成为市场核心领涨方向,海康威视、生益科技、沪电股份走势都很强劲。市场上驱动股价上涨主要有业绩驱动和估值驱动,而5G科技产业链迎来的是估值和业绩的双轮驱动。关于大科技VS大消费,后市谁主沉浮,下文重点聊聊。
科技vs消费
【从一个现象开始说起】
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研粉发现,近期市场在持续缩量震荡的环境中,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等前期大消费的中军出现了高位滞涨、震荡下跌,其中海天味业今天下跌破位,还有更为极端的涪陵榨菜,业绩出雷,两天跌去近20%:
面对这一现象,很多研粉在后台提问,一个月前还气势如虹的大消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抱团行情】有果必有因,要知道大消费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轮消费行情的起因。起因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消费抱团。
抱团就是抱团取暖,在A股中,以机构为核心的投资者不断加仓某一个板块,不断打造出挣钱效应,不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最后正向循环并扎堆在这个板块,这就是抱团行情。近期最明显的就是消费抱团。从4月22日大盘高位下跌开始,直到6月底:大盘累计下跌9%,创业板累计下跌12%;而超级品牌指数累计上涨2%;贵州茅台累计上涨5%,并在7月1日创历史新高,股价突破1000元;伊利股份累计上涨7%;五粮液累计上涨18%,涨势更凶猛;海天味业累计上涨22%...可以发现,在4月到6月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大消费,尤其是消费大中军出现了明显的抱团现象,并且走势与指数出现了明显的背离。拉长周期看,这一轮消费抱团其实早在2016年一季度就已经开始了。2016年1月至今,大盘累计下跌18%,创业板累计下跌42%,而贵州茅台上涨370%、伊利股份上涨112%、五粮液上涨370%、海天味业上涨190%...这一轮消费抱团已经整整持续了近14个季度。再拉长一点看,A股历史上还出现过三次抱团:2007年1季度-2010年1季度,金融抱团,持续了13个季度;2009年3季度-2012年3季度,第一次消费抱团,持续了13个季度;2013年1季度-2016年1季度,科技抱团,持续13个季度;2016年1季度-目前,第二次消费抱团,已经持续14个季度。之所以会出现抱团行情,根本原因是因为机构资金扎堆。抱团资金的核心是机构,机构的核心是公募、保险、私募。这些机构都是有定期的业绩考核的,而且公募是按排名考核,所以机构一定会买入当前业绩增速最高的板块,并且很容易形成跟风效应。最终导致只要出现一个好行业,就会有资金持续跟风流入,直到有外部因素打破这个循环。
【抱团行情如何终结】要想知道这一轮消费抱团行情有没有终结,首先得了解下历史三次抱团行情的来龙去脉:第一次金融抱团行情,起因是货币超发、“热钱”持续涌入。最高光时刻应该是在2007年左右,银行、券商的业绩增速超过50%,部分超过100%,比成长股还成长股,而同时期白酒消费30%左右的业绩增速反而逊色了很多,所以机构无脑堆金融。一直到2010年左右,机构堆着堆着,突然发现金融板块业绩跟不上了,回落到了个位数甚至负增长;同时却惊奇地发现食品饮料的业绩增速达到80%,并且已经是两三个季度维持上升趋势。这时候,还扎堆在金融里的资金就慌了,一慌就开始崩了,树倒猢狲散,而流出的资金又继续去扎堆大消费了。
第二次消费抱团,起因源于业绩,并且当时通胀持续升温,大消费业绩居高不下,就跟这两年很相似。直到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当时贵州茅台发布降价函,那是茅台近9年第一次降价。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以白酒为核心的大消费业绩大幅下挫,大消费第一次抱团行情终结。第三次科技抱团,相信大家都知道规律了,还是业绩。那时候的科技代名词就是苹果,尤其是2012年,Iphone5发布,销量爆发,2013年发布4G牌照,以苹果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如日中天。举几个例子,2013年年报显示,京东方A业绩增长800%,中兴通讯业绩增长150%,欧菲光业绩增长78%,大华股份业绩增长60%。大科技抱团行情正式到来。直到2016年,并购重组收紧,同时还扎堆在大科技里的资金意外发现以白酒为核心的大消费业绩增速又回升到了20%以上,于是科技崩,消费起。以创业板为核心的大科技从那时起已经连续跌了近4年,而大消费却越堆越高。总结这三轮抱团行情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一点:一个板块的抱团行情要起,一定需要有过硬的业绩支撑,并且能持续1-2年,甚至更久;而一个板块的抱团行情如何终结,也是业绩,并且通常有一个外力导致业绩大幅下滑,同时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业绩更好的板块起来了,或者已经有一个业绩预期差更好的板块出现。
【已经出现的一些蛛丝马迹】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像2012年那样“限制三公消费”来终结大消费的外力,但是堆在高位的大消费个股在财报上已经出现了力不从心:
【贵州茅台】中报业绩增速26%,低于1季度的32%,低于2018年全年的30%,同时2019年2季度增速只有20%,不到2018年2季度的一半;【五粮液】中报还没出,但是1季度业绩增速30%,低于2018年的38%;【海天味业】业绩增速持续稳定在20%,但是动态估值已经超过40倍;【涪陵榨菜】而一直被誉为吃面搭档的涪陵榨菜则实实在在爆了颗雷,2017年、2018年业绩增速分别为61%、59%,2019年1季度业绩增速也有35%,到了中报只有3%了。而与大消费业绩出现力不从心相比,大科技板块业绩却大放异彩,尤其是5G基站、5G手机产业链业绩出现反转,并持续回升:【沪电股份】2018年业绩增速180%,2019年1季度增速131%,中报继续预增124%-154%;【立讯精密】千亿市值的立讯精密,2018年业绩增速61%,今年1季度85%,中报预增70%-90%;【太辰光】2018年业绩增速53%,今年1季度增速62%,中报预增52%-76%。除了业绩,促使大消费抱团出现瓦解的因素可能还有外围因素,人民币贬值、美股大幅下跌都可能导致原先在大消费中抱团的外资流出。
【如果大消费抱团瓦解】如果大消费抱团瓦解,下一个承接抱团的会是哪个板块?大金融还是大科技?研报社认为大概率是大科技,有这几个论据:1)最关键的还是上述说的业绩,并且当前背景和2012年大消费切大金融时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是以苹果为核心的智能手机引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同时4G牌照发放催生了很多下游需求;而目前是5G牌照发放,以5G手机的更新换代为核心,再次激发消费电子产业链,同时5G催生更多下游需求,这个高景气度将持续2-3年,目前才刚刚开始。2)科创板的推出,将持续抬升科技板块的估值。这一点研报社一个月前就说过,科创板的推出,与创业板个股,尤其是有高科技含量的个股并不冲突,反而会持续提高行业估值。近期科创板与大科技板块齐飞,也有这部分的因素。3)量能。一个板块的崛起,一定要有量能的配合。上图显示了近三轮科技板块阶段占优时创业板的走势及量能,可以发现,大科技板块要起,创业板的量能就会明显增加。但是这是科创板之前,创业板代表了大科技;而科创板推出之后,大科技就不应该仅仅只看创业板的量能了,而是应该看大科技(创业板+科创板)。下图显示了近期沪市剔除科创板后的交易额和大科技(创业板+科创板)的交易额走势,可以发现,主板量能持续萎缩的同时,大科技的量能企稳回升,大科技与主板之间的量能差在不断收敛。
4)走势。近期以立讯精密为代表的大科技已经在走趋势了,还有昨天说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一周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的是立讯精密,而净卖出最多的是贵州茅台:
【小结】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市场已经出现风格切换的趋势:大科技起势,大消费面临抱团瓦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