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士"不再是科幻片!吉利联手奔驰投资"德国飞的",市值一日飙升60亿港元
发布时间:2019-9-9 20:24阅读:378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马路不再堵,汽车可以飞呢?这种只有在科幻片中才会出现的场景,似乎就要快变成现实了。
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5000万欧元的融资,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自占股10%。
据悉,Volocopter创建于2011年,是全球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的先行者,旨在提供点对点到达的空中电动出行服务,有效提升出行效率,改善大城市交通体系。
据智通财经,本轮融资将帮助Volocopter旗下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融资完成后,Volocopter融资总额将达8500万欧元,吉利控股与戴姆勒都将进入Volocopter董事会。
本轮融资将帮助Volocopter旗下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此外,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吉利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受此消息刺激,吉利汽车今日大幅上涨,收盘市值增长近60亿港元,涨幅达5.17%,收报13.42港元。
“打飞的”不再是科幻片
9月9日,吉利控股和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皆表示,Volocopter完成C轮首轮5000万元的融资,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自占股10%。
公开资料显示,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等四大业务单元。
目前,Volocopter已积累了丰富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2017年,Volocopter与迪拜道路运输管理局合作,实现两座无人空中出租车的成功试飞。2018年,Volocopter原型机在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机场成功试飞,实现了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兼容。最新一代两座机型最高时速110公里,续航里程35公里,能够满足90%以上大型城市内的短途出行需求。
此次融资完成后,Volocopter融资总额将达8500万欧元,吉利控股与戴姆勒都将进入Volocopter董事会。据悉,此轮融资将帮助Volocopter旗下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进一步助推商业化进程。此外,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吉利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这意味着,几年之后,城市空间交通运营可能成为一门不错的生意。特别是在中国城市交通比较拥挤的情况之下,一旦“空中飞的”得到权威认证,将极有可能再度大幅提升吉利汽车的估值。
吉利控股作为戴姆勒长期战略投资者和最大单一股东,本次联合投资Volocopter实现了与戴姆勒的第三次深度合作。戴姆勒是老牌汽车生产商,双方的合作能不断深化,战略协作能更加紧密,吉利未来的想象空间也可能会越来越大。
与戴姆勒合作“梅开三度”
资料显示,这已经不是吉利第一次与戴姆勒合作。去年10月份,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团与戴姆勒出行服务公司宣布,由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集团(新业务)与戴姆勒出行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出行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双方将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众所周知,曹操专车作为吉利布局移动出行领域的先头部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关于此次合作,业界评论为水到渠成之举,自从吉利收购戴姆勒部分股份以来,双方一直来往密切,再加上宝马、奥迪等老牌豪车品牌在移动出行的布局,不免的会让戴姆勒有些心动。
今年3月份,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再次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品牌转型,致力于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再加上此次共同投资Volocopter,已经是两大新老汽车巨头的第三次联手。
如今,吉利的出行版图从地上画到了天上。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联合领投Volocopter,共同运营城市空中交通所必需的空中出租车及基础设施,吉利的智慧出行生态系统正逐渐成型。此外,吉利主动把握全球出行生态变革趋势,不断提升电动出行、智能网联等领域核心技术和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快向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观察人士认为,吉利可能在下一盘科技大棋。
市场规模有多大
那么,“空中的士”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据封面新闻报道,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使得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间正在不断膨胀。现如今,日本城市化率为92%,巴西为85%,韩国为84%,墨西哥为79%。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75%。这意味着未来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将有2.5亿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到2030年,全球60%以上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由于许多地区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因此“飞上天空”成了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出行替代方案。
“飞行汽车将道路从地面拓展到低空,成为陆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将颠覆传统交通出行和运输方式。它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对社会、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通用航空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认可飞行汽车商用化的未来。
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前众多企业押注“空中出租车”。德勤在《移动出行之未来飞行汽车》报告中预测,2040年,仅美国的“空中出租车”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70亿美元。
由此来看,人口比美国多很多的中国,“空中出租车”市场规模潜力应该更大。
销量超预期,券商上调目标价
刚刚,吉利公布8月批发销量,全月10.1万辆,同比-19%、环比+11%。
华创证券表示,此前预期8月批发9-10万辆,实际略超预期上限。公司近期销量同比增速弱于行业,5-8月为-27%、-29%、-24%、-19%,行业为-17%、-7%、-4%、-8%(预计),弱于行业主要在于去年同期吉利处于加库存过程,抬高基数。公司本月出口0.3万辆,同比+26%、环比-20%,环比下降主要在于出口马来西亚宝腾的博越临近限额,估计其出口量环比有所下降。但后续缤越出口菲律宾将开始。剔除出口,吉利8月内销9.8万辆,同比-20%降幅继续收窄、环比+12%。考虑吉利到2018年12月才开始去库存,预计9-11月批发增速表现相对一般(相较于行业);再考虑公司2018年8-10月批发销量基本相当,预计接下来9-10月批发增速有望改善。
吉利8月上险8-9万辆,按8.5万辆,同比-24%、环比+9%。对应渠道库存变动+1.8万至+0.8万辆,库存系数+0.2至-0.2个月达到2.0-1.7个月。值得关注的是,吉利7-8月厂家促销折扣全面收回、政策松绑,延续了2季度以来的渠道管理政策取向。对销量虽有一定影响,但拉长周期来看能够维护品牌力,为后期中高端车型进一步发展做铺垫,以维护发展质量。7-8月渠道小幅加库存,主要来自于经销商主动备货。
具体车型批发继续以环比持平为主,产品结构同环比优化。环比增加明显的有博越1.8万辆/环比+22%同比-4%,估计主要来自于博越Pro备货;领克030.5万辆/环比+68%,成为去年10月上市以来批发新高,主要来自于需求环比不断增加。新车型方面,缤越表现依然较好,当月批发1.1万辆,环比+4%;缤瑞受合资紧凑轿车挤压,当月0.5万辆,环比+4%;嘉际0.3万环比-27%;几何A1,176辆环比+9%;星越0.3万辆,环比+25%。领克三款车型合计销售1.1万辆,同比-20%、环比+27%,环比改善来自于领克03。根据测算,8月吉利品牌销售均价7.9万元,同比+0.22万元、环比+0.04万元,结构优化。
吉利作为自主龙头,国内份额、中高端车型、海外市场有充足成长空间,随汽车周期性回暖带来配置价值。考虑行业景气与公司销量增速有望逐步修复,给予2019年目标PE14倍,目标价从15.1港元上调至15.6港元,对应2020年PE9.0倍。华创证券维持“强推”评级。华西证券也上调了该公司股票目标价,预计2019年目标PE至12倍(上调前10倍),目标价从12.60港元上调至14.40港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