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星期天全球金融市场分析(周评)
发布时间:2018-6-25 09:04阅读:564
105期微 信课堂对全球金融市场做了详尽分析,对中国股市的判断相对乐观。周末一直在看各种分析,包括消息面,发现各大机构的判断“迥异”,比如,对中国股市有看到2200点的,也有看到3500点附近的;对中美贸易战,“血战到底”的帖子几乎充斥各个微 信群。也有主张冷静客观的,毕竟中国加入WTO是做过郑重承诺的,现在人家一条条对照,的确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对全球主要(非美)国家而言,周末则是“有喜有忧”,正如我在105期微 信课堂所言,美国政 府内部对全面开打贸易战已经出现分歧,温和派主张谈判,而且要尽快,这是好消息。坏消息则是,欧盟示意性地增加对美国38亿美元进口商品加税,特朗普则声言对欧洲、日本进口车加税到25%。消息面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下周外汇黄金市场走势。
我的观点是:中美贸易战还有解,不要天天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吸眼球”,贸易战还有谈判解决的空间。中国的核心利益当然要捍卫,但也不是没有妥协的空间。比如说农业,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一的进口大国,而欧洲、日本都在实施很大幅度的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包括美国,也对蔬菜种植给予政 府补贴。实事求是地谈判,我们不是完全理亏。至于特朗普宣称G7国家搞一个“零关税”联盟,默克尔也同意,那是吓唬全世界的,就农产品面言,如果放开大门,不用几年几年,欧洲的农业就只剩下葡萄酒,橄榄油和臭豆腐了,日本更惨。零关税,那个国家都不可能实施,尤其是“高福利”的欧盟国家。
网上很多言论不能轻信,包括所谓美国要“断网”,那也是“逗你玩”, 特朗普宣布“废除”网络中立,那为保护美国选举不受外国网上干扰而做,目前才拨款三四亿美元,是个小项目,不是为网络战而设。不要动不动就调动民粹主义情绪,像个“神经过敏”的人,不要忘记,我们很自信,而且“不忘初心”。
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大问题?绝不像银保监会说的那样“平安无事”,人民币最近一周贬值了1%,下行趋势仍在延续,说明市场对未来经济运行的预判是不乐观的,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会不会破7?先要看6.85的阻力位——这个位置是基本会看到的。目前是股汇双杀,人民币越贬值,国内流动性越差,对股市,债市,商品都形成压力,我想,最高层应该竭力避免会这种四杀局面的出现。目前是,汇率仍然高估,房价肯定过高,但资本市场低估,经济潜力需求流动性支持,货币政策有很大空间。只要贸易战可控,通货膨胀可控,民心就可控。政 府不会在当前形势下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但房地产市场决不能再涨,因为房市吸血,会造成国内的流动性更紧张。上周末,美元升值步伐已经放缓,说明国内股市压力减轻。至于对股市的短线(下周)看法,还是维持微 信课堂(105期)的总体判断,但要注意信号。啥信号?高通周末发表声明,将恩智浦收购要约延长到6月29日。这份收购要约此前就一再延期,目的是等待中美贸易谈判,上一次延期是延长至美国东部时间6月22日下午5点,现在则延期到中美贸易战双方加征关税的“时点”之前。很显然,中国政 府在等待美国政 府的态度,如果美国准备谈判,而且谈判结果有缓,中国政 府会批准该协议——下周是关键点,能签下来就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应该不会再扩大了,到时再大胆做多。另外,中国火车头出口德国,这对中国中车公司是利好,可以逢低买入。
外汇黄金市场下周怎么走,目前分歧也大,说明未来一周震荡市的可能性大,不会出现“暴涨暴跌”;关于欧系货币,好消息,坏消息都有,欧洲政 治局势还是不稳定,因此欧元反弹不会很强。上周末受美国准备启动汽车关税影响,日元、黄金略微走强。我对欧元兑美元持中性观点(阶段性头部很重要,不能突破,当然,突破一点点也不可怕,因为中长期还是看11500),要关注数据面(一定要注意欧元区的经济数据会不会突然间起变化);预计避险货币板块还有走强空间,但不是很大。微 信课堂105期PPT对美元指数的位置判断不变,跌破关键点,就可以一点点买入。对于英镑,微 信课堂说了,短线反弹很快,但阻力位已经不远(按照微 信课堂PPT操作,周末都赚钱了)。
好好看105期微 信课堂PPT(图形分析),其中写得很全面了。
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全球金融市场分析(微 信课堂纪实):大国地位之争,也是真伪市场经济之争
世界杯很热闹,投资者不稀少,105期微 信课堂学员200人,非常感谢!
微 信课堂是为投资者开讲,涉及中国股市,更放眼全球金融市场;微 信课堂的传统是关心国家命运,关心国际政 治,但不是要参与,而是要明白,要懂得全球金融市场起起伏伏、涨涨跌跌背后的政 治背景,经济逻辑。有时候,还要谈一点历史——借古喻今;有时候也要讲一点理论,思想性,就是可读性。
做现代金融市场投资,必须做明白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盲目相信(大师),更不能相信(各种)媒体。明白了别人不明白的东西,才能在第一时间规避风险,在别人之前抓住机会——比如,22日的中国股市,你必须在开盘后十分钟左右就做出进场判断,果断进场——而何老师当天的市场分析是开盘前2小时就发到微 信课堂群里面的(当然,下午大盘略微跳水,吓人一跳,此时进场,也来得及)——如果提前看了,相信开盘下跌是寻找政 治底,就可以逢低买入何老师讲的好股票(板块标准),应该能实现短线获利——当然,下礼拜也有机会,因为目前指数上涨幅度不大,很多股票还在低位徘徊之中;外汇黄金市场也一样,105期微 信课堂PPT是提前发的(中午),欧元逢高做空,已经获利了,尤其是日元板块,逢低买入美日,也有短线机会(明天详细讲)。
本周的中国股市很悲催,端午节是坏消息不断,好消息基本看不见。管理层没有预见,甚至“助纣为虐”,大盘跌破2900点,很危险——很多股民已经彻底失望。但22日一大早,我的市场分析标题却是:“政 治底”不远了——其实,政 治底不远了,市场底也就不远了。何谓市场底?就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的底部区域——这个底部往往可以做右侧交易,但赚钱效应不大,尤其是很多人会以为仅仅是反弹,还有新低;啥叫政 治底?就是绝大多数人还抱有疑问的区域,尤其是在暴跌之后,出现左侧交易的机会。这个底部区域很重要,即使再跌,也是诱空,未来上涨空间很大,赚钱效应也很高——问题是,我们敢不敢买入,在什么时候买入,敢不敢拿住!
为什么周四股票还是大跌?这两天的市场分析都在解析,主要是“政 治底”不清晰。有人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发出了政策面的积极信号,难道不是大利好?!错了,常务会议不提中美贸易战,仅仅是议论了定向宽松,而且是小心谨慎,这样的信号不仅不是利好,很可能还是利空!政 府发出积极信号没有用,易刚周三讲话——暗示定向宽松政策已在路上——更没有用,周四照样大跌——不敢直面中美贸易战的常务会,等于没有开。至于是不是会定向宽松?也要想一想是不是玩“游戏”——货币政策不需要做样子,也不需要“微调”,而是要触及“实质”,真正解决中小企业以及中国股市流动性枯竭问题,敢于碰硬,敢于做“水库”流量调剂(主要是压低政 府债务水平,压低国有企业债务水平,压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务水平,增加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包括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如果仍然担心:金融去杠杆,企业去产能会因此半途而废,扭扭捏捏地搞一次定向降准,股市很难有起色;如果不敢直面中美贸易争端,拿不出应对之策(只敢说:跟。那骗不了人),大搞迷魂阵,股市还会下跌。
“定向宽松”22日晚没有兑现!微 信课堂强调了高层很犹豫,有起色犹豫力度。货币政策是微调,还是转向,需要灾难来推动。目前已经是“干柴烈火”,正在一点点接近“火药桶”,还在犹豫,可能又会丧失时机。我们不需要 “全面宽松”, 但要明确“定向宽松”的方向和力度。资本市场有没有泡沫?!实体经济泡沫挤得效果如何?需要明确回答——这一点,恐怕还要等!其实,没有多少时间了。
美联储加息,具有清晰的连续性,中国央行降准,能不能来个连续性?这是股市“市场底”能不能在2900点下方出现的关键。目前全世界都相信,在中国流动性实际趋紧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差异会逐渐显现,人民币汇率下跌,就是明证。而中美贸易战前景的模糊,会加大这个“差异”。无论中美贸易战怎么打,其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都是必须宽松——即使是最好的结果,也需要中国政 府实际减少对美国的出口——这会减少中国政 府的外汇收入,减少顺差,同时会扩大债务,不宽松是过不下去的——如果贸易战持续打下去,货币政策是必须不断地放松的,一次性的定向降准,没有用——包括欧元区、日本目前都不敢“跟随”美联储加息。
如果在货币政策走向上还犹犹豫豫,说明政 府能够决策的事情真是不多了。谁在管经济?市场不得不问!
政 府搞不出“市场底”,更搞不定“政 治底”!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敢碰硬,不敢碰“中美贸易战”的大战略。大家都怕当“投降派”,又不敢“做好汉”。所谓要面子,其实就是要“位子”,要“政权稳固”,但不知道会不会做成“慈禧太后”。
中国股市的政 治底,必须由最高领导人确定!因为最高领导人才是中美贸易战的决策者,指挥者。但他现在并不急!最高领导人是不能随随便便出面的,出面,就具有重大意义!
本周,很多媒体都在说:中美贸易谈判已经“中止”,不会——因为谁都不想让贸易战走向“失控”。问题是,中美贸易战任何一方的妥协都很难,强硬,没有人说你是“害国”,让步,则一定被骂做 “丧权辱国”!比如说,义和团在历史上被称作 爱国主义壮举(因为敢于杀洋人),李鸿章却被骂做“卖国 贼”,但谁敢评说,李鸿章“丧权辱国”的逻辑起点却是义和团!
何谓丧权辱国?当年朱 镕 基也被讥讽为丧权辱国(签订WTO协议,认可第15条——保证15年后中国将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后来中国人才明白,没有这个“丧权辱国”之举,就没有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后来全世界也明白了,所谓15年之后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中国比加入WTO时更“中国”——全世界都被“涮”了。
今天的中美贸易战,其实是历史的回归!美国遏制中国,的确有大国地位之争(因素),但人家打得旗号却“堂堂正正”——回到WTO,或者干脆不要WTO(G7国家另起炉灶)——这是一场真伪市场经济之争。如果说,中美贸易战有重大历史意义,道理就在这里!
微 信课堂一直强调:中美贸易战必须淡化意识形态色彩,避免民粹主义。经济,就是经济,不要政 治色彩。其实,很难避免。意识形态冲突可以不谈,因为中国自己都不知道社会主义是啥色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没有“官僚利益集团”的成分!?
有人说,美国在逼中国,而且已经把中国逼急了!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讲:中美之间如何实实在在的走向贸易平衡!?依我看,中美贸易走向大体平衡,并不难!
关键点在:美国不止需要贸易平衡——打进口牌,效果越来越差(因为中国扩大进口,可以转手出口——相当于贸易补贴)。特朗普不在乎中国进口多少农产品,因为他知道,中国已经无路可走——减少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美国已经做了部署;特朗普更不怕中国减少航空材料以及航空器的进口,因为除此一家,别家没有,或者很贵。梭哈,其实是打不下去的。所谓“质量型”反制措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自杀”之举。
贸易战,并不会“两败俱伤”,因为中国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不仅对美国有好处。
中国一定要走市场经济道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快走进“死胡同”。但是,中国的深化改革必须慢慢来,一个“庞然大物”要转弯,很可能“人仰马翻”。问题是,特朗普很着急(中期选举要有成绩单)!
走一条真正的市场经济道路,需要慢慢转弯,这一点美国人不明白;中国人也未必明白——利益集团更是坚决反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以为: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亡 党 亡 国”,起码是要颠覆“我的党”。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庞大官僚体制需要它们能够操控的“市场经济”来养活,没有政 府管控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名词),这么多官僚就要下岗,谁来治理(管控)老百姓(所以是丧权辱国)。
中国最高领导人是乐见“深化改革”的,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主题就是对外开放不动摇。问题是,他也“没办法”,不知道怎么办才能让下面的(改革)积极性大于上面——改革派都怕死呀。
高层要深化改革开放,突破口是开放市场,这其中的确有风险。一,是无法驾驭的风险,很多人认为,金融市场全球化,就是死路一条,原因是无法驾驭虚拟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无法辨别是真投资,还是“虚”炒作,结果是,别人家恶意做空都不知道——但我们仔细想一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是不是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难管理的市场、波动率最大的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没有开放,其波动率已经全球最高,两三个月下调3000点,全球第一;二,是很可能被极左派斥为“投降派”,这个帽子很吓人,也有群众基础——我们可以看看极左派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基本上就是丧权辱国的代名词。中美贸易谈判,中方代表稍微做一点点让步,就是投降派,敢于死顶,敢于示强,则是中国利益的“守护神”(关键点在,啥是中国利益,有多少人说得清楚,看得清楚)。完全政 治化了。
我在这几天的市场分析中非常隐晦地透露:“中美贸易战已经成为最大难题,习总不着急,李总不敢问,下面的人更没有发言权”。不要听外交部发言人放空炮,更不要听极左派放横炮,它们的表态才会导致“丧权辱国”——类似慈禧太后当年主动对西方列强宣战,最后很快签署“辛丑条约”。
微 信课堂专门讲了“民心所向”问题,特朗普打贸易战是否得人心?中国跟美国玩“梭哈”是不是得人心?关键点在,老大想不想打到底,会不会将所有的家底赌上!?对此,微 信课堂一一作了解答。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特朗普出尔反尔,为什么选择在“特金会”后立即宣布对中国500亿出口商品加关税?是不是“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它们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人类进入新时代!啥叫新时代?不是“全球化”,也不是“金融市场全球化”,而是架构在这两个全球化基础上的“高科技创新的爆炸”。比如人工智能,比如5G,更可怕的是“超级量子计算机”。用一句话概括:很多高科技成果要比核武器更强大,说白了,就是让你的远程打击力量如同摆设!戴 旭说:我们要有与美国在核武器相互打击之后同归于尽的勇气——)小金怎么让特朗普刮目相看,就是“无所谓”呗。对不起,要同归于尽,就快一点,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防范,就是要抢占不能同归于尽的“制高点”——这个话,可是很多期以前的微 信课堂就讲了的!
因为此,中美贸易战必须打,因为这事关人类能不能实现长久的和平发展(会不会同归于尽)的大问题;因为此,中国也打不起贸易战——梭哈很难一直跟下去。要跟,就是按照特朗普要求的方向跟——而这,很可能被斥之为丧权辱国。
105期PPT中非常隐晦地谈及老王没有出现小金访华的所有外事活动的原因——是不是他太忙了?不是,因为他当天还会见了几个级别低很多的外国部长级官员。很可能,他被“雪藏”了,对美贸易谈判需要他出场了——让他代表习总,代表中国政 府去承诺(中国真的要搞市场经济),美国那边才能真放心(朱 镕 基当年敢耍花招,现在也很可能——这是美国人的看法)。刚刚香港电视新闻报道:中国可能派王 岐 山出面同美国贸易代表在未来两星期内进行高层谈判。我的预言,又被猜中了。
中美贸易战不会走向真正的战争,因为它要解决的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开放市场,走真正的市场经济道路。这一点,是所有担心的关键。
需要再强调一下真正市场经济的概念:啥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排除政 府干预(一方面承认市场定价原则,承认市场是资源分配的基础,一方面又说,政 府干预必须处处存在,要让政 府成为最好的政 府,可能吗——政 府官员都是企业的太上皇,让他们好到哪里去)。全世界的市场经济,都必须有“两只手”,问题与分歧恰恰在这里。真正的市场经济,政 府这只手只是适度干预,记住,仅仅是干预,而不是扶持——行政权力只有在市场进入风险期后才能介入,只有在市场运行出现问题后才能敢于,只能对市场交易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取而代之。市场经济不排斥国家干预,但必须是为了市场正常运行——其理论前提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不完美,并不等于政 府就是完美的——西方国家只在经济危机期间实施“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正常情况下,不能对市场指手画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真正市场经济的区别是:打着市场经济旗号实施“全方位”的国家干预,不是市场调节为主,而是“政 府日常干预”,事事参与为主。
很显然,在“高科技创新爆炸”的新时代,政 府干预很可能有“奇效”,尤其是在“抄袭”方面(基础创新,原创,恰恰最忌讳政 府干预)。当一个强势的政 府组织看到某些科技创新能够迅速改变人类生活,甚至改变世界地缘政 治关系强弱对比时,它会集举国之力去获取(这个科技成果),对此,不要说(别国的)企业个体,就是一个中等国家,也只能甘拜下风。因此,高科技创新不能采取“举国之力”的方式,更不能以政 府主导为营运模式,这是战略思考,也是战略防御——不是所谓的遏制。中国当然需要成为创新国家,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不是所有的大国重器都要自己拥有?值得商榷!一是很难,二是还要不要人家(别的国家)活!非要搞“万国朝拜”吗?这样的“万国朝拜”只能使西方国家更警惕!更团结在一起(遏制中国)。当一个强权国家掌握了所有高科技(大国重器)后,人类毁灭就不远了!
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国家(政 府组织),要有远大目标,要有高科技的激励机制,仅此而已!政 府这只手,不能乱伸,不能到处插手,无处不在,绝不能以扶持弱小为借口,包括以扶持创新企业为借口,依靠国家权力去干预市场,包括扶持某一个企业(或者产业)。这个道理,中国绝大多数人不懂得。
我们强调无数个自信,首先要自信的不是制度,而是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改变你!中国不想改变美国,美国也不会改变中国。
对美国的谈判,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平为原则。妥协是必须的,也是对中国的未来有益的。同样道理,美国也必须妥协,不能紧逼。逼急了,中国走向极端道路,对人类世界不仅会更不公平(集权国家的生产力,很可怕的),也是很危险的(对中国老百姓更甚)。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明:中美贸易争端最终解决的可能性很大。微 信课堂讲了:双方差距其实已经不大,谈判空间还有,中国已经同意增加美国的进口,未来再承诺可以适度加快开放(一点点)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同时要求美国也扩大开放一点点,解除部分高科技产品限制——当然是绝对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约定。如此一来,不就和解了。目前看,分歧能解决,就看中国(主动权,还在中国)能不能下决心在一定时间内实行真正的市场经济(纠正官僚资本主义趋向)。
至于中国股市,还有没有未来?很多人在问!千万不能丧失信心。看一看美国股市就明白,人家在创新高呢。
中国一旦政 治稳定,政策清晰,不打贸易战,股市会上涨多少?3500点肯定能看见。
美国其实也不想一直打下去,因为美国经济虽然很好,但增长率却不如中国(真打成消耗战,未必挺得过中国),况且,民 主国家天生有“软骨病”,短视,是它们的软肋,民心,不可能永远那么齐。我们要看清楚,美国社会问题很严重:包括贫富扩大,民粹主义盛行,负债率极高——这都是中国的筹码。问题是,现在特朗普高举“市场经济”大旗,全球金融市场都被中美贸易战处于弱势(中国相对弱势)的一方吸引了,资金都跑到美国去了——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忘记了美国的泡沫不比中国少,美国的股市早晚要大跌。
实事求是的说,中国股市已经没有泡沫了,缺乏的就是股民对国家的信心。微 信课堂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信心。要坚信:最高领导人不糊涂,他有办法,有胆略——目前需要的是耐心——我们要给他时间,让他更冷静地处理中美贸易争端,找到突破口,在适度妥协之后,争取双赢。
105期微 信课堂对中国股市做了积极的预期,对外汇黄金市场做了详尽的分析(主要看PPT)。至于有没有变化?明天的周评还会分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