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延续回落,复产面临低库存推高PPI
发布时间:2018-5-17 17:46阅读:436
物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3.4%。
点评要点:
2018年通胀中枢较去年修复,但通胀压力不大,4月CPI同比增速回落至2017年年底水平,反映出前期上游工业品价格对终端消费的传导动力减弱,再叠加食品项拖累,CPI走势温和,物价的"韧性"超出了市场预期。
从4月当月的物价指数来看,天气转暖,农产品供给增加,猪肉价格偏低,拖累食品价格回落,剔除翘尾因素贡献的1.23%,4月CPI涨价因素仅贡献了0.57个百分点。CPI增速趋缓符合前期预测,但仍低于1.9%的市场预期。
从食品分项看,四月鲜活农产供给增强,猪肉价格同比增长-16.1%,禽类、牛羊、水产价格涨幅较弱,仅为CPI增速贡献0.18个百分点;鲜菜、鲜果、鸡蛋价格贡献较多,同比增速分别为:8.2%、4.2%、17.7%;从非食品项看,受清明和五一假日提振,旅游服务、住宿价格受供求关系驱动上涨;同比增速方面,原油价格推高,交通和通讯分项涨幅明显,医疗保健、衣着、教育文娱同比价格增幅回落。
PPI指标上看,受避险情绪和中东局势影响,原油价格3-4月持续上行,能源价格推动作用下,物流运输成本上升,传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月涨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波动不大,4月同比增长0.1%,涨幅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具体到主要行业,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黑色金属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工制造业、有色金属工业是提振PPI上行的主力,对PPI增幅贡献为0.3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涨幅回落1.0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1.0%。
2018年以来,国内需求偏弱,供给缓慢复苏,上游价格传导至中游,但受经济下行和中性偏紧货币政策影响,通胀压力不及预期。进入二季度后,节日效应逝去,生产复产,需求修复,一定程度上助推PPI温和上行,但同时受食品项尤其是猪周期拖累,CPI增速依然趋缓,这样一来使得4月PPI与CPI剪刀叉走扩,物价指标出现分化。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L型经济下行压力;美元加息预期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CPI”,可获得关于CPI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3.4%。
点评要点:
2018年通胀中枢较去年修复,但通胀压力不大,4月CPI同比增速回落至2017年年底水平,反映出前期上游工业品价格对终端消费的传导动力减弱,再叠加食品项拖累,CPI走势温和,物价的"韧性"超出了市场预期。
从4月当月的物价指数来看,天气转暖,农产品供给增加,猪肉价格偏低,拖累食品价格回落,剔除翘尾因素贡献的1.23%,4月CPI涨价因素仅贡献了0.57个百分点。CPI增速趋缓符合前期预测,但仍低于1.9%的市场预期。
从食品分项看,四月鲜活农产供给增强,猪肉价格同比增长-16.1%,禽类、牛羊、水产价格涨幅较弱,仅为CPI增速贡献0.18个百分点;鲜菜、鲜果、鸡蛋价格贡献较多,同比增速分别为:8.2%、4.2%、17.7%;从非食品项看,受清明和五一假日提振,旅游服务、住宿价格受供求关系驱动上涨;同比增速方面,原油价格推高,交通和通讯分项涨幅明显,医疗保健、衣着、教育文娱同比价格增幅回落。
PPI指标上看,受避险情绪和中东局势影响,原油价格3-4月持续上行,能源价格推动作用下,物流运输成本上升,传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月涨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波动不大,4月同比增长0.1%,涨幅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具体到主要行业,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黑色金属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工制造业、有色金属工业是提振PPI上行的主力,对PPI增幅贡献为0.3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涨幅回落1.0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1.0%。
2018年以来,国内需求偏弱,供给缓慢复苏,上游价格传导至中游,但受经济下行和中性偏紧货币政策影响,通胀压力不及预期。进入二季度后,节日效应逝去,生产复产,需求修复,一定程度上助推PPI温和上行,但同时受食品项尤其是猪周期拖累,CPI增速依然趋缓,这样一来使得4月PPI与CPI剪刀叉走扩,物价指标出现分化。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L型经济下行压力;美元加息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CPI和PPI数据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是统计和衡量经济中不同方面价格变动的指标,它们有以下区别和联系:定义: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代表了居...
CPI,PPI这是什么指标?和股市有什么关系呢?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 又称作生
您好!CPI和PPI的同比是多少是比较合理的?谢谢!
一般来说,CPI同比涨幅在2%-3%左右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意味着物价温和上涨,既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又能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带来的不良影响。PPI同比增速保持在正的较低水平较为合...
CPI、PPI等经济数据公布后股市为何常波动?
CPI和PPI这类经济数据公布后,股市常出现波动,核心原因在于它们直接影响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的预期。CPI反映的是咱们老百姓消费端的物价变化,是观察通胀的核心指标。如果CPI数据高于预...
2016年1月CPI/PPI点评:季节性因素推升CPI PPI通缩持续
2016年1月CPI/PPI点评:季节性因素推升CPI PPI通缩持续 事件: 统计局公布物价数据,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 2016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 点评: ...
2016年1月CPI/PPI点评:季节性因素推升CPI PPI通缩持续
2016年1月CPI/PPI点评:季节性因素推升CPI PPI通缩持续 事件:统计局公布物价数据,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 2016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産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 点评:2016年1月CPI同比上涨1.8%,涨幅...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