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是直接影响钱袋子的一对兄弟。简单来说,名义利率是银行或理财产品标出来的利率(比如存款利率3%),而通货膨胀率代表物价上涨的速度(比如去年物价涨了2%)。这俩的关系关键要看中间的“真实利率”——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才是你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增长。比如理财收益5%,通胀3%,你实际赚的是2%而不是5%。
理解这对关系的3个要点
1. 通胀是利率的指挥棒
当通胀持续上涨时,央行往往会通过加息(调高名义利率)来抑制物价过热。比如某年CPI涨到5%,存款利率可能从2%提到4%。但要注意,这种调控通常有滞后性,普通人更需要提前调整自己的理财策略。
2. 真实收益才是王道
很多朋友容易被高名义利率吸引,比如看到某款银行理财标注4.5%就冲动买入。但如果当年通胀是4%,实际收益只有0.5%,可能还跑不赢货币基金。去年有位客户原本打算买5年期国债(利率2.5%),我发现他半年后要装修用钱,结合当年3%的通胀预期,最终帮他换成流动性更好的安盈组合(主投债基+指数基金),持有8个月实际收益2.8%,比原计划多赚了约1.5万元。
3. 理财要动态平衡
高通胀时期,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容易吃亏。比如今年初通胀回升时,我的多位客户通过U定投策略,将资金分配到低估值指数基金和抗通胀的资源类基金组合,前5个月真实收益跑赢通胀3个百分点。系统还会在行业过热时自动止盈,避免“收益被通胀吃掉”。
从业11年处理过400+例通胀背景下的资产配置,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备注“抗通胀”,免费领《通胀周期理财指南》+1对1诊断你的真实收益水平。如果想先了解具体策略,关注公众号“3句话财道”,点击底部菜单栏“跟投服务”,可查看安盈组合、U定投等应对不同通胀阶段的实战方案。
发布于2025-10-19 07:13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