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未来两年是否安全,关键要看底层资产和产品设计。2025年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转型完成,所有产品都不承诺保本保息,风险确实会比早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更大。但通过科学配置,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找到稳妥的理财方式。
选银行理财要避开这3个误区
1、只看收益率不看投向
很多客户容易被高收益率吸引,比如某款预期4%的产品,实际底层可能包含信用债或城投债。曾有位阿姨去年买的R2级理财,因底层资产涉及房企债券导致亏损2%。建议优选底层为国债、存单等固收类资产占比超90%的产品。
2、错把期限当锁定期
银行理财很多是持有期产品,比如1年持有期产品并不等于1年后收益确定。今年就有客户买的3个月定开产品,遇到债市调整时净值跌到0.99。建议日常备用金不要全投理财,可把零钱放在盈米基金的货币三佳组合,这类每日可申赎的货基组合,收益比银行活期高4倍。
3、盲目追新忽略老产品
很多银行力推的新产品,比如挂钩消费指数的结构化理财,普通投资者很难看透设计机制。更适合的可能是盈米安盈组合这类穿透式披露持仓的产品,主理团队每周会调仓平衡债基和指数基金配比,最近12个月最大回撤仅0.3%。
从业10年帮助352位客户做理财转型,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发送"理财方案",可免费获取《银行理财替代方案》,包含3种低风险组合的详细配比。想提前查看配置思路的,建议关注公众号"3句话财道",点击底部"跟投服务"查看稳盈、安盈等组合的运作逻辑,现在注册还能领取新人理财礼包。
发布于2025-10-15 08:52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