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量化投资公司这几年的表现确实各有千秋。需要区分的是,主观投资靠的是基金经理个人判断,而量化投资则是用大数据和算法捕捉机会。头部机构在策略模型、人才储备和交易系统上确实有优势,但具体排名需要结合不同维度来看。这里帮你整理了些干货,说的太专业怕你犯困,咱们来点实在的。
从三个维度帮你梳理:
1. 私募量化三巨头:像幻方、九坤、明汯这些管理规模都超过500亿的机构,靠高频交易和算法迭代吃饭。去年有客户跟着配置了某家的中性策略,虽然收益没有股票基金刺激,但半年4.8%的绝对收益让他直呼"真香"。
2. 公募量化高手:景顺长城、华泰柏瑞的量化团队比较能打。比如景顺的黎海威,15年老将把沪深300增强策略玩得溜,每年稳定跑赢指数3-5个点,适合拿得住的人。
3. 外资机构特色:比如Two Sigma的多元策略,这几年在国内落地的主打全天候配置,有位科技公司高管去年配了20%仓位,用期权策略扛住了市场波动。
从业第10年,处理过上百个量化投资案例。现在点击头像加我微信,送你份《量化诊断礼包》(含策略测评表+我的实盘配置建议)。要是觉得这些信息帮到你了,别忘了点个赞,你的专属量化投资方案随时待命。
发布于2025-9-29 13:35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