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就像是理财界的“理科生”和“文科生”,各有各的看家本领。量化投资靠计算机算大数据抓规律,比如用数学模型盯紧股价波动、成交量这些指标,去年有个客户用日富一日债基组合,靠系统自动筛出高收益债基,半年稳稳赚了4%+。主观投资更像老中医把脉,靠经理的经验判断行业发展,像U定投会在市场低估时手动调仓锁住收益。
具体展开来看二者的区别:
1. 决策依据不同
量化投资主要依赖历史数据建立模型(比如用过去10年数据训练选股算法),严格执行不手软。像货币三佳组合每月用算法从600多只货基里抓前三名,完全排除主观干扰。而主观投资更看重行业调研,比如基金经理实地考察新能源产业链后调整配置比例。
2. 操作节奏差异大
量化策略能24小时监控市场,像我们推的日富一日组合,系统一旦发现某只债基收益滑出前10%就自动替换,反应速度比人快得多。主观投资需要每周开投研会,讨论宏观政策对消费板块的影响后再决策,更适合捕捉中长线机会。
3. 风险控制方式有别
量化策略会把波动率、回撤等指标编入程序,比如设定单只基金持仓不超过10%,跌破警戒线就强制平仓,去年有客户用这方法躲过了债市小波动。主观投资则依赖基金经理的风控意识,比如察觉到地产行业政策变化时提前减仓。
在证券行业干了10年,我常用的“量化+主观双核诊断工具”能帮客户取长补短。点击头像加我微信,送你一份《专属配置诊断礼包》(含风险测评表+3套实战模型),觉得今天的对比有收获就点个赞,咱们根据你的资金特点定制“科学理财配方”。
发布于2025-9-27 06:27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