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计算投资组合的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和 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MDD) 是评估风险调整后收益与极端风险的核心指标,以下是具体计算逻辑与公式:
一、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衡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1. 核心逻辑
夏普比率用于判断 每承担1单位额外风险(波动率),能获得多少超额收益 。其核心思想是:收益相近时,波动越小的组合越好;波动相近时,收益越高的组合越好 。
2. 计算公式
夏普比率=σpRp−Rf
Rp :投资组合的 预期收益率 (通常用历史平均年化收益率,公式为 Rp=投资天数/365组合总收益×100%);
Rf : 无风险利率 (常用 10年期国债收益率 或 央行基准利率 ,例如中国当前约2.5%,美国约4%);
σp :投资组合的 收益率标准差 (反映波动率,计算公式见下文)。
3. 关键步骤
(1)计算组合的 平均年化收益率(Rp)
Rp=(期初资产总值期末资产总值)投资天数365−1
举例:若组合期初价值100万元,持有1年后期末价值110万元,则 Rp=(110/100)365/365−1=10%;若持有半年,期末价值105万元,则 Rp=(105/100)365/182.5−1≈9.76%(年化)。
(2)计算组合的 收益率标准差(σp)
先计算每日/每周/每月的 收益率序列 :rt=第t-1期资产总值第t期资产总值−第t-1期资产总值;
再计算这些收益率的标准差(用Excel的STDEV.P或金融计算器,公式本质是方差的平方根):
σp=n−1∑t=1n(rt−rˉ)2
(rˉ是收益率的平均值,n是样本数量)。
(3)代入公式计算夏普比率
举例:若组合年化收益率 Rp=12%,无风险利率 Rf=3%,收益率标准差 σp=15%,则:
夏普比率=15%−3%=0.6
解读:每承担1单位波动风险,获得0.6单位的超额收益。一般认为夏普比率 >1 较优(超额收益覆盖风险后仍有盈余),>2 优秀。
二、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MDD):衡量极端亏损风险
1. 核心逻辑
最大回撤是指 投资组合从历史最高点到后续最低点的最大跌幅 ,反映极端行情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是评估风险的关键指标(尤其对稳健型投资者重要)。
2. 计算公式
最大回撤=峰值资产总值峰值资产总值−谷底资产总值×100%
峰值(Peak) :组合在观察期内达到的 最高资产总值 ;
谷底(Trough) :峰值之后的 最低资产总值 (即从峰值下跌后的最低点)。
3. 关键步骤
(1)记录组合的 每日/每周资产总值
需跟踪组合在观察期(如1年、3年)内的 每一期(日/周/月)的资产总值 (例如期初100万元,第1周末102万元,第2周末98万元…)。
(2)找出 历史最高峰值(Peak)
遍历所有观察期数据,找到 资产总值的最高点 (例如观察期内最高曾达到120万元)。
(3)找到峰值后的 最低谷底(Trough)
从峰值出现的下一期开始,找到后续所有数据中的 最低点 (例如峰值120万元后,最低跌到105万元)。
(4)计算最大回撤幅度
最大回撤=120120−105×100%=12.5%
解读:组合在观察期内曾从最高点下跌12.5%,这是投资者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幅度。
4. 补充:最大回撤持续时间(可选)
除幅度外,还可计算 从峰值到谷底经历的时间 (例如峰值后第3个月才触底),反映回撤的“痛苦时长”。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夏普比率的细节
无风险利率的选择 :需与投资期限匹配(短期组合用短期国债利率,长期组合用长期国债利率);
收益率标准差的时效性 :若组合波动率近期显著变化(如市场风格切换),建议用近1 - 3年数据计算;
夏普比率的局限性 :仅比较同类策略(如股票组合之间)才有意义,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vs债券)的夏普比率不可直接对比。
2. 最大回撤的细节
观察期长度 :通常用 1年、3年或成立以来数据 ,长期观察更能反映极端风险;
与波动率的区别 :波动率(标准差)反映日常涨跌的离散程度,而最大回撤聚焦“最惨烈的一次下跌”;
组合优化方向 :若最大回撤过高,需通过分散投资(如股债搭配)、止损策略或对冲工具(如期权)降低极端风险。
四、总结:核心公式速查
指标公式关键变量说明夏普比率σpRp−RfRp:组合年化收益率;Rf:无风险利率;σp:组合收益率标准差最大回撤峰值资产总值峰值资产总值−谷底资产总值峰值:观察期内最高资产值;谷底:峰值后的最低资产值通俗理解:
夏普比率 告诉你“冒1单位风险能赚多少”(越高越好);
最大回撤 告诉你“最惨时可能亏多少”(越低越好)。
通过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投资组合的 收益能力与风险控制水平 。
发布于8小时前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