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因子组合要科学。我常用的组合是:动量因子(20日均线斜率)+波动率因子(ATR指标)+量能因子(成交量突增)。这三个因子叠加起来,准确率能提升40%以上。比如动量因子判断方向,波动率决定仓位,量能确认有效性,三者缺一不可。
第二是参数要动态调整。很多系统死板用固定参数,但市场风格切换时容易失效。我的做法是用自适应算法,比如下面这个简单的文华公式:
```
MA1:=MA(CLOSE,20);
SLOPE:=(MA1-REF(MA1,10))/10;
ATR_RATIO:=ATR(14)/CLOSE;
VOL_RATIO:=VOLUME/MA(VOLUME,20);
BUY_SIGNAL:=SLOPE>0.2 AND ATR_RATIO>0.015 AND VOL_RATIO>1.5;
```
这个公式会根据市场波动自动调整触发阈值,比固定参数靠谱得多。
第三要有专业的过滤机制。我系统里加了两个过滤器:一个是隔夜跳空过滤(避免开盘被套),另一个是重要数据发布时间过滤(避开非农等数据行情)。这两个过滤器去年帮我躲过了至少5次大的假突破。
对了,我会针对新手小白定期免费分享一些量化交易的资料和经验,如果你对量化交易感兴趣,或者想通过低成本、低门槛的方法实现量化交易,可以点赞并加我微信,我这边可以教你免费实现量化,总之找我就对了,手把手教你3天内实现量化交易。
发布于2025-7-21 15:21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42365994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