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化工化纤板块确实有不少亮眼表现,像涤纶、PTA这些关键材料价格同比上涨20%左右。拿氨纶来说,龙头企业Q1净利润同比增长普遍超过30%,这背后既有原油成本传导的影响,更得益于国内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比如某主营尼龙66的公司,通过东南亚新建生产基地,成功把外销比例从35%提升到52%。不过要注意像某些短期暴涨的“妖股”,往往缺乏业绩支撑,盲目追高风险较大。
化工品涨价的结构化逻辑有三个层次:
1、成本驱动:国际油价今年站稳85美元桶,带动PX、乙二醇等基础化工品集体涨价。像某化纤龙头通过自备炼化项目,把关键原料成本压低了18%,这种垂直整合能力在同行中非常少见。
2、供需错配: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大幅提升EVA胶膜、锂电隔膜需求。目前国内高端EVA产能缺口仍在30%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3、国际替代:中东某国新建的250万吨乙烯项目延期投产,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聚酯切片订单激增40%。有家江苏企业通过数字化仓储系统,把交付周期压缩到7天,直接拿下德国车企大单。
从业十年,我特别整理了《化工行业核心标的诊断报告》,包含产业链全景图及估值分析工具。现在点击右上角加我微信,可领取专属调研礼包(含三季报预增企业清单+风险预警指标)。觉得分析到位欢迎点赞,马上获取精准把握产业机遇的实战策略。
发布于2025-7-13 07:47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