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发行中的主要中介机构及职责
债券发行涉及多个专业中介机构,各司其职,共同确保发行合规、风险可控。以下是核心中介机构及其职责:
1. 主承销商(Underwriter)
核心机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如工行、建行)。
职责:
项目协调:牵头组织发行工作,协调各中介机构。
尽职调查:核查发行人财务、业务、法律合规性。
材料制作:协助编制募集说明书、发行公告等文件。
定价与销售:通过簿记建档或招标确定发行利率,向投资者路演推介。
后续督导:持续督导发行人信息披露(如年报、重大事项)。
特殊角色:
联席主承销商:多家机构共同承销,分担销售压力(常见于大规模发行)。
簿记管理人:负责簿记建档,收集投资者订单并定价。
2. 信用评级机构(Rating Agency)
核心机构:中诚信、联合资信、大公国际、标普/穆迪(国际评级)。
职责:
信用评级:评估发行人偿债能力,出具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如AAA、AA+)。
评级报告:分析行业风险、财务指标、偿债来源等。
跟踪评级: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评级,预警信用风险变化。
注意:
评级结果直接影响发行利率(评级越低,融资成本越高)。
中国债券市场以国内评级机构为主,但熊猫债可能需国际评级。
3. 律师事务所(Law Firm)
职责:
法律尽调:核查发行人合规性(如公司治理、资产权属、重大诉讼)。
法律意见书:确认发行合法合规,募集资金用途符合法规。
合同审核:修订承销协议、受托管理协议等法律文件。
投资者保护条款:设计违约处置机制(如交叉违约、加速清偿)。
关键文件:
《法律意见书》是监管审核的必备材料。
4. 会计师事务所(Audit Firm)
核心机构:四大(普华永道、德勤等)、国内大所(如立信、天健)。
职责:
财务审计:出具最近3年《审计报告》,确保财务数据真实。
专项核查:验资报告、内控评价报告(如需)。
盈利预测:对募集资金项目的收益进行审慎预测(如ABS)。
注意:
审计报告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
5. 受托管理人(Trustee)
常见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职责:
代表投资者:监督发行人履约(如兑付本息、资金用途)。
风险处置:在违约时召集持有人会议,协调法律追偿。
信息披露:向投资者定期报告发行人重大事项。
适用场景:
公司债、企业债强制要求设立受托管理人。
6. 其他辅助机构机构
资产评估机构:对抵押资产(如不动产、股权)估值(常见于担保债券)。
印刷商/信息披露平台:印制募集说明书,上传至指定披露平台(如交易所网站、NAFMII官网)。
结算托管机构:中债登、上清所负责债券登记、托管、清算。
关键点总结
主承销商是核心:统筹全局,承担主要责任。
评级决定成本:信用评级直接影响发行利率和投资者认购意愿。
法律与审计是底线:确保发行合法、财务真实,避免欺诈风险。
受托管理人保护投资者:尤其在违约风险上升时作用凸显。
示例:某国企发行公司债,由XX证券作为主承销商,中诚信评级AA+,金杜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普华永道审计,工商银行担任受托管理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于2025-6-18 15:00 杭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601626975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