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债券基金与ETF基金是资产配置的“攻守双核”,合理搭配可平衡收益与波动。右上角点击关注并加微信,获取《债基+ETF组合配置实战手册》及2024年核心策略模板,助您一键搭建稳健组合!
一、债基配置:稳中求进,锚定收益底线
利率敏感型选久期:经济下行期布局中长债基金(久期3-5年),吃足利率下行红利;经济复苏期转向短债(久期≤1年),规避利率反转风险。
信用下沉需谨慎:普通投资者优先选纯债基金(信用债持仓≤30%),避开城投、地产债占比超10%的激进产品,避免“踩雷”血本无归。
含权债基控比例:二级债基(股票仓位≤20%)适合作为组合“增强剂”,但需控制仓位≤15%,避免股债双杀时拖累收益。
二、ETF配置:灵活出击,捕捉结构性机会
宽基ETF打底仓: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长期年化收益6%-8%,适合作为权益类资产“压舱石”,建议占比≥30%。
行业ETF抓轮动:在政策风口期(如AI、芯片)配置5%-10%行业ETF,快进快出吃波段,但需设5%-8%止损线,避免“炒股炒成股东”。
跨境ETF对冲风险:美股(标普500ETF)、港股(恒生科技ETF)等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建议配置比例≤10%,避免汇率波动侵蚀收益。
三、动态再平衡:股债配比“自动纠偏”
股债28/50/22法则:根据风险偏好,激进型(股50%+债30%+货基20%)、平衡型(股30%+债50%+货基20%)、保守型(股20%+债60%+货基20%)三档灵活切换。
季度调仓控偏离:每季度末检查股债比例,若偏离目标5%以上需强制再平衡,避免组合风格漂移。
债基与ETF组合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黄金搭档,但普通投资者易陷入“追涨杀跌”误区。右上角加微信,领取《股债再平衡计算器》及专业投顾1v1诊断服务,助您轻松穿越牛熊!
发布于2025-4-28 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