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近年来IPO政策有以下变化:
1.审核准入方面
①严把入口关: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自2025年2月15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对IPO企业的审核。2024年证监会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系列规定,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门槛大幅提高,2025年北交所IPO申报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对申报企业创新属性方面的要求会更高。
②审核节奏调整:乐观情况下,2025年沪深交易所可能会采取分阶段、渐进式常态化IPO,建立分阶段审核机制,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强化部门协同,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对于确定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优先审核相关材料,预计沪深交易所将受理约150个项目,最终有100个项目成功推进,北交所每周发放1-2个批文,全年发放约75个批文。悲观情况下,监管部门改为三大交易所均成熟一家就给1个批文,沪深交易所的批文将更倾向于发放给新质生产力和邀请制项目,北交所可能会提高审核门槛。
2.收费规范方面
明确收费要求:正式版本《规定》明确中介机构收费不得与企业上市结果相挂钩,禁止地方政府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为条件,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此外,还禁止承销费用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
3.退市制度方面
①新增退市情形:新增内控非标审计意见退市情形,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三年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新增控制权无序争夺退市情形,上市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公司有效信息,会被认定为“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重大缺陷”情形。
②组合类财务退市标准: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增加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公司(*ST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要求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否则将予以退市。
③市值类强制退市标准: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加大财务造假公司风险揭示和约束力度:进一步强化对财务造假公司的监管和处罚。
4.行业与资源倾斜方面
①资源倾斜:有限的IPO资源更多向业绩极佳、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具备高分红特征的企业倾斜。对于无法达到新版IPO上市标准,或者大体符合IPO标准要求但相较于其他拟IPO企业并无优势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或者境外上市,或许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②行业支持:资本市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相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相关企业、种业、冰雪等行业企业上市,相关行业IPO有望增多。
相关问题可随时加微信交流,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
发布于2025-1-17 13:23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8079929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