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市场利率上升时,由于债券是固定的票面利率,此时投资者购买债券的收益小于购买市场上面浮动利率的产品收益。故此,债券的需求就会减少,而债券的供给量本身变化不大,这就导致债券价格的下降。
【2】当市场利率下降时,由于债券是固定的票面利率,此时投资者购买债券的收益大于购物市场上面浮动利率产品的收益。故此,债券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债券的供给量变身变化不大,这就导致债券价格的上升。
发布于2023-7-10 13:00 广州


债券价格和利率成反比,是基于以下基本原理和市场动态:
债券的内在价值与未来现金流的关系: 债券是一种金融工具,代表投资者对发行人的债权,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偿还本金,并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即票面利率)。债券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预期未来现金流(即利息支付和到期本金)的现值。现值计算使用贴现率,而市场利率通常作为贴现率的参照。
市场利率作为贴现率的变化: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意味着未来的现金流入需要以更高的贴现率来折现。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在发行后保持不变,固定的未来现金流现值会因贴现率提高而降低。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相同的现金流以更低的贴现率折现,现值相应增加。因此,债券价格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随市场利率的下降而上升。
投资者的比较选择: 市场利率上升时,新发行的债券可能会提供更高的票面利率以吸引投资者。相比之下,已发行债券的固定票面利率显得较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为了使旧债券对市场上的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其价格必须下跌,使得实际收益率(即债券价格调整后的到期收益率)接近当前更高的市场利率水平。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已发行债券的相对收益率优势显现,需求增加,推高其价格。
供需关系的影响: 随着市场利率变动,投资者对债券的需求也会相应变化。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于其他能提供更高收益的资产(如新发行的高息债券、股票或货币市场产品),导致对现有债券的需求减少。在供给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需求减少将压低债券价格。反之,利率下降时,债券作为相对安全且收益稳定的资产,需求增加,推高其价格。
总结来说,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主要是因为市场利率变动影响了债券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以及投资者对债券相对收益的评估。此外,市场利率变动通过改变投资者偏好和资产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债券市场的供需关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反向关系。
发布于2024-4-24 10:21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