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利率下跌债券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在于:债券的 “固定收益特性” 与市场利率的 “比价效应”,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1.债券的 “固定收益” 本质是关键债券发行时会约定一个票面利率(比如 5%),未来每年按这个利率给投资者付息,到期归还本金。这个票面利率是 “固定” 的,一旦债券发行,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它都不会改变。
例如:你买了一张面值 100 元、票面利率 5% 的债券,每年能拿到 5 元利息。
2. 市场利率是债券的 “参照物”投资者买债券时,会对比当前的市场利率(比如银行存款利率、其他债券的利率等)。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债券的 “固定收益” 就会显得更 “值钱”。
当市场利率下跌(比如从 5% 降到 3%):
原来票面利率 5% 的债券,比新发行的票面利率 3% 的债券更划算(同样投 100 元,前者每年多赚 2 元)。
此时,投资者会争相购买这张旧债券,推高它的价格(比如从 100 元涨到 105 元)。价格上涨到什么程度?
直到债券的 “实际收益率”(利息 ÷ 当前价格)与市场利率持平。
比如 105 元买这张债券,实际收益率≈5÷105≈4.76%,如果市场利率继续降到 3%,价格还会涨到更高(比如 166 元,5÷166≈3%)。
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利率下跌→债券的固定收益更有吸引力→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反之,利率上涨→债券收益相对变低→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普通债券,也适用于国债、企业债等大多数固定收益类产品,是债券市场的核心逻辑之一。
想要了解其他利率、国债期货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或微信联系小陈~
盯盘不盲目,服务有温度~
发布于2025-7-22 09:40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