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申请IPO时,是怎样给自己设定每股发行价区间的?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IPO2025端午休市安排 每股 发行价

公司申请 IPO 时,是怎样给自己设定每股发行价区间的?

叩富问财 浏览:5685 人 分享分享

3个有赞回答
没做过A股市场,以我最熟悉的港股为例,IPO的市场推介大概是这样的:

香港市场有个“基石投资者”或者叫“基础投资者”(cornerstoneinvestor)制度,就是某个投资者在项目正式做簿记之前就签订基石认购协议,无论最后定价在定价区间的什么位置,该投资者都以最后的IPO定价认购事先约定好的一定量股票,或者以股数计,或者以总价值计;同时,该项投资以及投资者简短背景介绍会在招股书中披露。如果在红鲱鱼(Reds)定稿前基石认购协议已经签署,那么就进Reds;如果红鲱鱼赶不上,就进给散户的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书。在市场火爆的时候,基石投资者可以用earlycommitment换来确定的分货量;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好的基石投资者是IPO发行的定海神针——这里要补充一句,海外市场IPO最后分股票是可以随意分的,不是按比例的,举个栗子,长线基金可能拿到下单量的80%,同样项目上的对冲基金可能不到50%,私人银行客户可能是10%

由于有这个制度,通常IPO前期的市场推介都是围绕这找基石来的。基石投资者签订的认购协议使得该投资者必须要认购协议规定的股票数量或金额,无论定价在哪个位置。但是大家都不傻啊,凭什么呀,太贵了怎么办,而且能做基石的也都不是路边的阿公阿婆,都是大机构或者大富豪,即使正式的定价区间还没有出来,签协议前总得给人家一个概念吧,人家掏的是真金白银哦。所以通常会有一个一两个月的基石投资者沟通过程,先签个保密协议(现在新的上市流程以后A1就是公开递交的了,以后就不需要保密协议了),第一次见面互相有个了解,然后投资者回去做做功课,需要的话去公司看看,有兴趣再来第二次见面,这次就聊得更深入一些。若是双方言谈甚欢,就都把老板拉出来见见,你觉得多少价钱可以买,我觉得多少价钱可以卖?聊着聊着,大概位置就出来的。主要考量因素:市场大行情如何,同业的都交易在什么位置,今后几年的增长速度,未来3-5年的可预见性怎么样,行业周期性如何,企业过往有没有不良记录,等等,加加减减,在国内、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波士顿见30-50个机构,深入聊10-20个,投资者和投资者的观点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走完一轮,其实大家心里就都有谱了。就算见过的投资者后来各种原因不做基石了,这些反馈对后面确定价格区间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之后,联交所聆讯结束,投行分析师就该出门做个环球旅行了,这个叫“预路演”,或者叫投资者教育,基本上就是在管理层正式路演之前提前走一圈。分析师会拿着他们的一个"pre-dealresearchreport"见投资者,在这个研究报告里面,分析师给出一个公允的估值,但是IPO估值通常需要有一个折价,毕竟你和别的上市公司比没有公开市场的trackrecord吗。在这期间,分析师和销售会拿回来很多投资者的反馈,有关于基本面的,关于行业的,但是更重要的,关于估值的。

基于以上的投资者沟通和反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定价格区间了。基本上我们已经知道什么人大概会在什么价位下单。定完价格区间,红鲱鱼出街,管理层就上路路演啦,投资者也就可以正式下单。一般来讲,整个项目执行最惊心动魄的几天上演了。

发布于2018-6-1 16:05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通常确定公司IPO发行价格,其方法有三种:①市盈率法;②市净率法;③现金流量折现法;定价无非是一个根据市场行情和买家讨价还价的过程。

发布于2018-7-1 13:23 拉萨

1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通常确定公司IPO发行价格,其方法有三种:
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收益×发行市盈率
市盈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盈率。
②市净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净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发行市净率

发布于2019-3-22 16:05 杭州

1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235 浏览量 69万+

  • 咨询

    好评 271 浏览量 1103万+

  • 咨询

    好评 6380 浏览量 1679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