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主题投资的定义,主题投资的分类和周期,以及主题投资策略的实施步骤,手把手教你主题投资的方法。
1. 主题投资的定义
1.1. 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定义主题投资
主题投资是以对某一事件发展趋势核心逻辑的判断把握,通过寻找超预期或制造预期,来挖掘具有共同属性特征股票的投资机会。我们给的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第一,主题投资的重点是梳理事件发展逻辑(把握驱动主题的关键变量)和股票标的。第二,主题投资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之上,包括寻找与众不同和与前不同(超预期)的投资机会。
从 DDM 模型看,任何一个 DDM 的指标变动都可以形成主题投资。包括分子端现金流的大小改变和分母端现金流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价改变。回顾 2014 年的主题投资行情,主题板块上涨主要由 DDM 分母端投资者风险溢价快速下降所致,而决定风险溢价下降的是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快速上升。风险偏好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风险收益比率的预期。同时,风险偏好是整个 DDM 模型里波动比较剧烈的一个变量,具有不稳定性,也是主题投资往往有爆发性的主要原因。在主题起来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会忽视下跌风险而高估向上的收益,导致风险偏好上升,整个市场风险偏好又会推高价格。这种相互加强的过程会在某一事件出现时被突然打断,投资者对风险重新评估后风险偏好迅速下降,主题开始自我加强式的下跌过程。以上也描述了主题的形成和消退过程,主题形成和股票价格形成一样,是人们预期交换的结果。只是主题投资的短时噪声信号更多,羊群效应表现更为明显。
1.2. 主题投资三要素
我们认为好的投资主题要满足以下三要素:前瞻性、灵活度和影响力。
前瞻性:涉及主题的超预期策划。(1)前瞻性要求主题投资要有事件催化剂,没有预期创造市场预期。(2)前瞻性也要求主题的新颖性,当一个主题第二次出现或被大面积关注时,它的催化效果就会边际减弱。所以好的主题一定是市场上最先提出来的——问问自己这个主题是不是市场上最前瞻的?后续有没有催化剂?
灵活度:涉及主题的时间和跨度。(1)灵活度要求主题投资打完就走,跟主题投资的周期相关。(2)主题投资可以突破传统的行业配置,可以跨市场、跨行业的灵活配置。
影响力:龙头股+想象空间足够大。(1)一个主题要有影响力必须有 3~4家的龙头。如 2013 年上海自贸区主题的外高桥、上港集团、上海物贸等,2014 年底上海迪士尼主题的界龙实业和陆家嘴。所谓龙头股,是这个主题板块涨幅最大的股票,很可能不是最具价值的,而是盘子小、无机构和研究报告、无基本面支撑的这类股票。(2)另外影响力要求这个主题的想象空间足够大,只有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研究机构乐观预计市场空间,比照海外市场龙头等),且未来市场空间短期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这个主题的持续性才能更好。
1.3. 主题投资和中小盘风格轮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我们认为主题投资是一种积极的投资策略,它能穿越熊牛市。在主题投资的带动下熊市也能走出一大批牛股,所以主题投资在时间段上没有有无之说,只有多和少的区别。在经济转型期,主题产生的价值对经济结构调整是一种润滑剂和助推剂,股市的“理性泡沫”对创新科技和模式是一种激励,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
主题投资和中小盘风格轮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主题投资盛行阶段也是中小盘股非常活跃的时期,因为主题投资的标的主要集中在高风险特征较为明显的中小盘股票。以 2013 年以来的主题投资热潮为例,2013 年开始一系列改革政策不断落地,导致市场的风险偏好上升,使存量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提高。存量投资者买高风险特征的股票,表征为成长股或中小盘股票,形式上借助主题投资。所以主题投资和中小盘风格轮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1.4. 主题投资和行业配置形成互补融合
主题投资在投资策略里的位置:主题投资介于大势研判和个股挖掘之间,它与行业配置共同构成中观层面的投资策略。相比行业配置,主题投资以定性的逻辑推理为主,定量跟踪较难。
由于主题投资和行业配置同属中观层面,主题投资和行业配置会有交叉重叠。主题投资和行业配置是互补和融合的关系。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攻坚期,跨界融合的背景下行业配置独力难支,需要主题投资作为补充。从融合的角度看,一方面新经济和新模式的发展方向是行业配置和主题投资共同关注的。另一方面,像 3D 打印、工业 4.0 等产业转型为代表的主题投资机会(我们在下文会有具体介绍),其实质是是传统行业的升级和替代,很难脱离原有行业的基本属性,也是策略研究中行业配置所要重点关注的。
1.5. 事件研究和事件主题研究
关于主题投资的分类我们会在第二部分做详细阐述,从研究的角度,主题投资分为体系性主题和事件性主题。体系性主题即自上而下的主题,事件性主题即自下而上的主题。中小盘研究团队做的比较多的是事件主题研究。
做金融工程研究或实证研究大家会经常用到事件研究法,如股权激励、业绩披露等。需要注意的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