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资金空转套利
发布时间:2018-1-10 16:15阅读:440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发行后可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也可作为质押品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试点工具。
同业存单发行自在发行银行,银行自主确定发行金额(起点5000万元)与期限,不会被提前支取,稳定性高。发行同业存单不纳入存款统计口径,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货币创造能力。发行同业存单暂不受“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的限制。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指出,截至2017年5月1日,银行同业存单总共发行量高达25万亿元,2015、2016年同业存单发行量净增长分别为4万亿、7万亿。
银行大量发行同业存单主要是为了套利:中长期同业存单利率高于短期同业存单利率,风险高的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利率高于风险低的银行同业存单。因此,大型银行获取央行流动性,再购买中小行同业存单,空转套利。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购买收益更高的同业存单以及同业理财,层层嵌套,也在空转套利。中小银行把通过同业理财或者同业存单筹措的资金委托券商、基金和私募等代为管理,通过加杠杆、加久期和降信用,以牺牲流动性和信用来增厚利润,即委外套利。
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为同业存单发行主力。国有商业银行通常是同业存单的买方。短期同业存单(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所占比例超过99%。在短期同业存单中,1个月和3个月期限占比最高。而中长期同业存单(2年、3年)所占比例小于1%。
“银行发行短期同业存单、购买长期存单期来套利。但期限错配就导致银行发行的短期存单到期后必须继续发行的现状。”赵行长表示。
受金融机构跨年资金需求旺盛、流动性新规等因素影响,2017年12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突破2万亿元。而且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连续十几个交易日超过5%,创出2015年4月份以来的最长纪录。
“发行利率高,说明小银行资金需求迫切,这些银行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但为了续命,也没办法。”赵行长指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