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尽管不求速度
发布时间:2018-1-10 10:29阅读:227
总体而言,就是要实现稳和进两大目标 。稳包括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等任务。因此,淡化GDP增速不等于不要GDP增速,而是不要人为设定一个目标后被迫采取各种措施去实现它。但是,如果经济增速出现快速下跌,就会影响到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利于防风险任务。因此,经济增长尽管不求速度,但要求稳。
防风险的意义就在于维持整个经济体系与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局部的风险或系统性风险威胁到宏观经济稳定。而防风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步降低经济的宏观杠杆率,而这可能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性,因此,稳增长与防风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目标,如何拿捏,对各级都是一个考验。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改革、调结构则属于“进”的目标。在的开局之年,必然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与此同时,结构性政策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
在稳与进这两大任务之中,地方在“稳”的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地方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其中重点是防风险,严格地方债务规模,将杠杆率降低到合理水平。显然,在维持经济平稳的同时又要去杠杆、防风险,对地方而言是一个苛刻的要求,但只有地方挤水分、去杠杆,才能实现中国整体经济长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促改革、调结构等“进”的任务,主要由中央承担,地方主要是执行,或者承担试点工作。比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出的改革任务,属于中央的权责范畴。
因此,中央积极推动改革,地方才能跟进落实。中央需要继续在简政放权、加大开放力度、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地方才能有所作为。另外,中央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使地方在稳增长、防风险等方面具有一个好的环境与基础。
长期以来,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地方间的竞争是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这种以GDP增速与规模为核心的地方间竞争,促使各地更加重商,大力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优惠。在过去若干年里,地方更倾向于依赖国企与自身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积累了过多的地方债务与国企债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