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依然乐观
发布时间:2018-1-3 10:34阅读:285
自沪指创下2638点以来,业绩变动预期、机构资金动向和监管政策,成为了影响上证50指数走势的三个关键因素。
业绩变动方面,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业绩拐点出现在2016年二季度,而指数开启上行趋势的起点也大致在中报公布前,这是市场对其业绩改善预期的提前反应。而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之所以出现快速回落叠加中期横盘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7年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出现了三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回落,这轮调整应该也是对业绩增速不及预期的提前反映。
机构资金方面,市场经过2017年4月份的调整,机构资金认可了许多上证50中行业龙头个股的稀缺性和确定性优势,外资也通过陆港通等渠道大举买入。机构资金的“抱团取暖”使得上证50指数不断震荡上行。
监管政策方面,2017年二季度市场的回调主要源于监管趋严,而恰好是这次监管,令市场资金更青睐上证50的龙头个股,并坚定了买入并持有的信心。因此,严格监管不利于大量的绩差股,但白马股、价值股却相对受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去年11月23日以来,上证50指数进入了新一轮回撤,那么这是否会像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一样,横盘调整很长一段时间呢?
其实,无论是从上述三个因素的哪一个来看,上证50的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已经与上轮调整时有了很大不同。首先,目前市场对高层的金融去杠杆政策和从严监管态度已经具备较为充分的心理预期,而且市场资金也逐渐认识到,从严监管对于像上证50成份股那样的蓝筹白马,其实更有助于它们凸显稀缺性和确定性价值。其次,2017年4月份之前,抓热点、炒题材的市场偏好和投资理念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现在,业绩至上和寻找确定性的价值投资风格已经基本形成,上证50面对的是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前已进入年报公布期,上证50在2016年年报时尚处在净利润增长负值区域,低基数效应和龙头企业盈利复苏的持续性,这将会让市场对上证50成分的年报业绩有一个比较乐观的预期,这有别于大家在2017年初时对经济充满过度悲观预期。
【低佣金通道】李顾问
电话&微信:15881600282
企鹅号:304361302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