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十项功能先行先试
发布时间:2013-9-15 09:55阅读:1336
上海自贸区十项功能先行先试
1、上海自贸区十项功能先行先试
大智慧通讯社获得的一份来自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上海综合保税区运行情况》材料显示,2013 年上海综保区将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十项功能先行先试。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在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将成为自贸区的运营管理机构。
该文件勾勒出自贸区近期的工作重点。
十项功能如下:
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运作。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区域,综保区于 2010 年 10 月启动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截至 2012 年年底,试点企业已扩大到 50 家,累计完成贸易结算额 100 亿美元。2013 年,将进一步完善试点企业运作,扩大试点业务规模,并深化研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项下企业发展的业务需求及功能拓展。
融资租赁功能全面发展。融资租赁作为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功能的重要创新突破,于2010 年 6 月在上海综保区正式启动,截至 2012 年年底,已陆续引进融资租赁项目 90 个,租赁资产规模超过 43 亿美元,租赁标的物包括 35 架民航客机、26 艘远洋船舶以及飞机发动机、挖掘机、医疗器械等大型设备。今年将继续做大融资租赁产业规模,强化融资租赁主题招商,积极引进租赁业界内最具影响力和最具规模的“航空母舰”类项目,力争年内融资租赁项目累计达到 150 家。同时,探索推动综保区融资租赁品牌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以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促进大宗商品产业集聚。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作为全国首家试点,于 2010 年 12 月落户洋山保税港区,并于 2012 年 4 月启动了保税仓单质押融资功能试点。期货保税交割功能拓展有效促进了综保区大宗商品产业的快速增长,2012 年综保区铜及制品进口额 106 亿美元,增长 50%,占全国进口总量的 30%。洋山保税港区新引进大宗商品龙头企业 60 家,2012 年新增商品销售额 223 亿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洋山大宗商品产业培育力度,集聚国内外大宗商品龙头企业,争取 2013 年洋山保税港区大宗商品销售额达到 400 亿元。同时,有计划、有步骤推出有色金属洋山价格信号。
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2012年3月洋山保税港区率先启动了保税船舶登记业务,并于 2012 年 10 月试点运作了国内首单保税船舶登记业务。已改进和完善了相关登记流程及操作细则,出台了降低企业登记费用的相关举措,逐步形成常态化运作机制,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扩大保税船舶登记数量,促进中资方便旗船舶的回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洋山保税船舶登记港。
推动机场区港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机场综保区于 2012 年 11 月底在国内率先启动区港一体化试点,开展保税货物与口岸货物同步运作。年内将实现机场综保区保税与口岸货物同步运作常态化,并推动跨国公司相对独立运作保税与口岸业务,探索建立机场综保
区国内跨关区便捷转关常态化运作机制,逐步形成与国际先进空港类似的通关物流环境。
做大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2012 年 12 月在洋山保税港区陆域仓库完成了国际中转集拼首单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境外货物与国内货物的整合拼箱操作。今年将着重推动港务集团加快建设洋山岛域中转集拼中心,打造“陆岛联动”的国际中转集拼基
地,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和通关监管模式,逐步推动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集拼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洋山国际中转枢纽港地位。
全面推进亚太营运商计划。以新加坡等国家为竞争对象,在总结多种类型实体性总部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 2012 年 12 月启动了亚太营运商计划,推动首批 20 家跨国公司统筹贸易、物流、结算功能,进一步集聚经济要素、扩大辐射半径、提升资源调度能力,逐
步发展成为实体运作的亚太地区总部。今年将与这 20 家企业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工作,搭建全国首个海关监管系统与企业内部数据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监管平台,提升非贸易项下税务出证的便利性,并研究制定个性化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前店后库”联动模式。在机场综保区创新海关、检验检疫保税货物监管模式,实现日上免税行区外实体店与区内保税仓库的联动运作,打造上海首个具备保税展示、免税和完税销售功能的综合试验店。同时,创新保税货物区外展销的监管举措,在森兰区域建立大型高端消费品购物中心,开展保税展示和销售活动,打造重要的进口高档消费品集散地。试点全球维修检测业务。2012 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在上海挂牌“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在综合保税区打造全球检测维修中心。将推动首批 10 家企业启动试点全球维修检测业务,并探索洋山保税港区船用零部件维修分拨功能,进一步拓展机场综保区波音维修模式,扩大飞机保税维修业务,逐步促进全球维修检测在综保区的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根据企业需求,推动外汇创新从经常项下向资本项下拓展,探索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逐步满足企业在转口贸易中的结算便利需求、境外套期保值需求和境外融资需求;推动将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延展到综保区,解决区内跨国公司境内外资金结算和资金统一管理的合理需求。关注我们的研究报告《自足上海 辐射全国-中国(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及其影响》。关注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受益领域。
2、细化大气污染考核指标,加快实施十大防治举措
我们在《守住底线,加速转型》和《等待制度红利》等报告中一再强调我国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走先污染再治理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道路,作为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环保与医疗、非银金融、文化传媒、装备一起,作为“五朵金花”
将受益于制度推动,而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日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针对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重,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等问题,细化了大气污染考核指标,并出台了 10 大举措以防治大气污染,再次将环保提高到战略发展高度,不仅验证了我们的观点,同时也为今后全国大气污染防治
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2012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从全球卫星监测图看,我国 PM2.5 污染严重,大气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行动计划》本着“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节能减排得收益、获补偿”的原则,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并提出了具体指标,到 2017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 2012 年下降 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
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 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60 微克/立方米左右。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 10 大举措以促进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城市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提升燃油品质。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到 2017 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 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 5000 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3%。
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结合化解过剩产能、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改造,到 2017 年基本完成。
六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调整完善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七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国家定期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建立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八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务院与各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十是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总的来看,《行动计划》主要从源头上降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加强
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3、欧美经济数据表现不一,印尼再度加息
提示关注隔夜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截至 9 月 7 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31000 人至 29.2 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 33 万人,达到 2006 年 4 月以来最低值。较低波动率的 4 周平均人数也进一步下降至 32.1 万人。
首申数据虽然继续向好,但继续考虑到受到八月不及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与明显降低的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市场目前的复苏趋势尚不足以坚定美联储在 9 月 FOMC 会议上退出 QE 的决心,退出时点仍旧有较大概率被谨慎后延至今年四季度。
欧元区 7 月工业产出水平大幅下降至 2010 年 4 月以来最低水平,这引发外界对欧元区保持经济温和复苏能力的质疑。
数据显示,欧元区 7 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 1.5%,创 2012 年 9 月以来最大降幅,欧元区 7 月工业产出年率下降 2.1%。德国和意大利工业产出大幅下滑、法国工业产出降幅相
对较小,这是造成 7 月份数据疲软的主要原因。这三个经济体是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三国工业产值占欧元区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左右。
法国 7 月工业产出月率意外下滑 0.6%,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精炼油产出和交运设备产出下降;意大利 7 月工业产出月率降幅达到 1.1%,而 7 月工业产出年率下降 4.3%,这也意味着该国工业产出同比录得连续 23 个月的下滑,作为领导经济增长的指标,资本支出却下降 3.1%。
欧元区大部分成员国和工业产出和失业率数据不理想反映出欧元区经济复苏道路依然充满荆棘。但是由于 7-8 月欧元区 PMI 指数接连高于预期,领先指标也处于上升势头,我们依然认为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处于曲折复苏通道。相较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未来欧元区
经济增长表现将较为突出。
昨日,印尼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 25 个基点至 7.25%,并且同时上调隔夜存款利率和贷款工具率分别至 5.5%和 7.25%。此次央行上调利率的目的在于控制通胀,稳定本币汇率和防止经常账户赤字扩大。
对于国内经济形势,央行将 GDP 增长预期从 5.8%-6.2%的区间下调至 5.5%-5.9%,由于数据表明内需投资低迷。不过,央行乐观评估后期出口增长,表示商品出口价格下降会带动外需改善。
整体来看,当前印尼国内需求仍较为疲软,对经济增长起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近期本币贬值情况有所缓解。我们认为美国 8 月非农就业报告不理想使得 QE 在 9 月缩减规模的概率下降,对印尼等新兴市场是利好消息,短期外资将不会大幅流出。此外,前期受宗教节日影响而使得进口出现猛增的情况后期将不会重演,所以经常账户赤字将有所收敛,也将支持本币走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