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警示A股天量背后风险暗涌 谨防深度暴跌
发布时间:2014-12-7 22:17阅读:612
人民日报刊文警示A股天量背后风险暗涌 谨防深度暴跌
A股市场近来的“暴涨”行情引发社会极大关注,短短数日连续破位上行的强劲走势,不仅创下了超过万亿的天量成交,更是一举让A股的总市值坐上全球第二把交椅。然而,这种在场外资金疯狂抢筹权重股所带来的迅猛上涨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在专家看来,尽管当前股市疯涨十分吸引眼球,但历史多次证明,“疯牛”行情必然是短暂不可持续的,应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和治理,给健康长久的“慢牛”夯实基础。
股市“旱地拔葱”创新高
12月的首周,A股市场延续了自11月下旬以来的“疯牛”走势,以连续突破整数点关口之势将此轮上涨行情演绎到极致。沪指从11月20日以2443点开盘,到12月5日报收于2937点,短短12个交易日内上涨近500点,涨幅逾20%。尤其是12月5日沪深两市成交量破万亿,再度刷新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的新高。而在今年5月,沪深两市全月的成交金额也就27730亿元,时下一天的成交量就相当于当时的7天,更相当于1996年A股市场全年的成交额。
A股市场疯狂的表现让经历了7年漫漫熊市的中国股民再次看到了希望。上周(11月24日至28日)A股新增开户数近37万,创3年半以来新高。对此,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A股市场的爆炒,让投资者看到了赚钱效应,引得投资者扑通扑通地往股市里跳,往那些疯炒的股票身上扑。
“中国股市的春天就要到了。”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分析认为: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制度改革方面已经有了进步;其次,有更多的市场给大家进行融资;第三,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在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货币政策会放松,资金会投入到股市中来。
暴涨之后谨防深度暴跌
究竟是什么力量汇聚了如此天量成交,推动股市此轮上涨的呢?从盘面上看,在金融、券商、石化双雄等权重股的带动下,价值被低估的大盘蓝筹股成为资金疯狂抢筹的对象,个股甚至连续多日被封上涨停板。
“这一轮暴炒券商股、银行股及‘两桶油’的“疯牛”行动,其疯狂程度超过了A股历史上任何一个牛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牛市仍未摆脱“快牛”、“疯牛”的旧格局。一旦确认“疯牛”来临,全体股民就会一哄而上、全民博傻。他们进入股市不是为了当股东,更不是为了做投资,大多数人只想在短暂的“疯牛”中赌一把、捞一把,然后择机走人,这应该是天量资金能够在瞬间聚集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有关天量资金的其他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事实上,即使是业内专家,也很不理解当前股市的暴涨。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集体变好,而股市却迎来大涨的局面,实在令人疑惑。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每一次成交额放出历史天量后,总会带来一波杀伤力极强的深度暴跌。”董登新表示,在这一场“疯牛”中,机构大户与散户进行博弈,其炒作手法狠而准。他们先将大盘权重股以超乎常人想象的程度拉至高位,推动大盘指数连连暴涨,以便吸引场外资金和新股民入场。当这些中小投资者被套高位时,机构与大户也就顺利出逃。因此,投资者应注意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股市“长牛”需改革先行
相比于市场投资者对“疯牛”的追捧,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如何让股市形成长期健康发展的“慢牛”。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此轮暴涨主要是由资金推动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还不是长牛的行情。真正的牛市需要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上市公司盈利以及信用状况的改善等诸多因素支撑。
事实上,只有抓住当前股市由熊转牛的时机,加速股市制度的改革和治理,才能夯实长期牛市的根基。对此,董登新认为,因为牛市改革阻力小,市场压力也小。监管层虽然不能直接干预股市涨跌,但可以借机加速改革、完善制度。其中,最能体现市场化改革精神的重大举措:一是注册制;二是金融衍生品。因为这些改革举措可以为“疯牛”引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进而发挥平滑股市、对冲风险的作用,并为A股市场步入“慢牛短熊”的新格局奠定制度基础。
董登新建议,在注册制尚未正式推行前,证监会应该率先放行IPO过会,并逐步恢复IPO节奏市场化及IPO定价市场化,取消市值配售新股的做法,同时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与此同时,还应趁机大力创新和发展股权类的金融衍生品。
股市“旱地拔葱”创新高
12月的首周,A股市场延续了自11月下旬以来的“疯牛”走势,以连续突破整数点关口之势将此轮上涨行情演绎到极致。沪指从11月20日以2443点开盘,到12月5日报收于2937点,短短12个交易日内上涨近500点,涨幅逾20%。尤其是12月5日沪深两市成交量破万亿,再度刷新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的新高。而在今年5月,沪深两市全月的成交金额也就27730亿元,时下一天的成交量就相当于当时的7天,更相当于1996年A股市场全年的成交额。
A股市场疯狂的表现让经历了7年漫漫熊市的中国股民再次看到了希望。上周(11月24日至28日)A股新增开户数近37万,创3年半以来新高。对此,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A股市场的爆炒,让投资者看到了赚钱效应,引得投资者扑通扑通地往股市里跳,往那些疯炒的股票身上扑。
“中国股市的春天就要到了。”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分析认为: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制度改革方面已经有了进步;其次,有更多的市场给大家进行融资;第三,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在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货币政策会放松,资金会投入到股市中来。
暴涨之后谨防深度暴跌
究竟是什么力量汇聚了如此天量成交,推动股市此轮上涨的呢?从盘面上看,在金融、券商、石化双雄等权重股的带动下,价值被低估的大盘蓝筹股成为资金疯狂抢筹的对象,个股甚至连续多日被封上涨停板。
“这一轮暴炒券商股、银行股及‘两桶油’的“疯牛”行动,其疯狂程度超过了A股历史上任何一个牛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牛市仍未摆脱“快牛”、“疯牛”的旧格局。一旦确认“疯牛”来临,全体股民就会一哄而上、全民博傻。他们进入股市不是为了当股东,更不是为了做投资,大多数人只想在短暂的“疯牛”中赌一把、捞一把,然后择机走人,这应该是天量资金能够在瞬间聚集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有关天量资金的其他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事实上,即使是业内专家,也很不理解当前股市的暴涨。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集体变好,而股市却迎来大涨的局面,实在令人疑惑。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每一次成交额放出历史天量后,总会带来一波杀伤力极强的深度暴跌。”董登新表示,在这一场“疯牛”中,机构大户与散户进行博弈,其炒作手法狠而准。他们先将大盘权重股以超乎常人想象的程度拉至高位,推动大盘指数连连暴涨,以便吸引场外资金和新股民入场。当这些中小投资者被套高位时,机构与大户也就顺利出逃。因此,投资者应注意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股市“长牛”需改革先行
相比于市场投资者对“疯牛”的追捧,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如何让股市形成长期健康发展的“慢牛”。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此轮暴涨主要是由资金推动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还不是长牛的行情。真正的牛市需要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上市公司盈利以及信用状况的改善等诸多因素支撑。
事实上,只有抓住当前股市由熊转牛的时机,加速股市制度的改革和治理,才能夯实长期牛市的根基。对此,董登新认为,因为牛市改革阻力小,市场压力也小。监管层虽然不能直接干预股市涨跌,但可以借机加速改革、完善制度。其中,最能体现市场化改革精神的重大举措:一是注册制;二是金融衍生品。因为这些改革举措可以为“疯牛”引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进而发挥平滑股市、对冲风险的作用,并为A股市场步入“慢牛短熊”的新格局奠定制度基础。
董登新建议,在注册制尚未正式推行前,证监会应该率先放行IPO过会,并逐步恢复IPO节奏市场化及IPO定价市场化,取消市值配售新股的做法,同时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与此同时,还应趁机大力创新和发展股权类的金融衍生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股市今天为何暴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股市下跌的原因是很多的,暴跌一般都是受到大消息刺激的
股市今天为何暴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这个其实是没有的,今天股市没有暴跌啊
B股暴跌背后隐藏了哪些风险?
您好,市场的内在逻辑一样的,注意风险。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智能手机和网络就能够开户了哈,很方便的,5分钟开户完成,开户无资金量限制,量大.5[含万0.887规费和万0.2过户费在内],100
有st标识的是风险警示股吗?
是,股票被st代表上市公司触发了交易所规定的某些条款,所以被标注st,以此来提示投资者该股的风险。股票被st的条件有:1、公司被控股股东(无控股股东的,则为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
人民日报刊文警示美股风险:存在整体20%左右下调的可能性
美国股市2018年开局火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突破了25000点、2700点与7000点,均创下历史新高。上述三大指数在2017年分别上涨了25%、19%与28%。而在过去9年内,上述三大指数分别上涨了195%、209%与356%。此外,英国、日本及一些新兴市场的股市表现也非常亮眼。
造就...
人民日报刊文:“看空”中国毫无依据
缘起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在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开向中国“宣战”,声称自己已经大手笔做空亚洲货币。由于他的影响力,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波动有所加剧,亚洲货币明显感受到更大的投机性攻击压力。 对此,新华社23日凌晨发表题为《中国经济转型检验全球投资者智慧、勇气》的英文评论文章称,肆意投机...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