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CPI:对股市回稳有正面作用
发布时间:2016-9-10 20:08阅读:568
李大霄点评CPI和PPI数据:对股市回稳有正面作用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较多,CPI创近10月以来的新低,给稳增长政策预留了较大的政策空间,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出现了积极的信号,这些对股市回稳有正面作用,是个好消息。
CPI环比连续2个月上涨,但去年8月食品类价格的高基数导致CPI同比涨幅比7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除了蔬菜,食品类价格全线下行是推动8月CPI下行的主要因素。其中,猪周期下行是拉低食品CPI的重要原因。非食品中成品油价上调引发燃料类CPI上行,而旅游服务价格在旅游旺季结束后开始回调。去产能推动黑色系和有色商品价格继续上扬,带动PPI降幅收敛。我们维持经济L型判断,需求比官方宏观数据好,受益于房地产火爆和ppp发力,供给收缩超预期,表现在发电、重卡销量、玻璃水泥价格、企业盈利等超预期改善。CPI下行打开货币政策空间,然而美联储加息预期、四季度通胀反弹以及抑制资产泡沫等因素制约货币政策再宽松。短期货币中性,未来主要以财政为主,发力PPP。
连平评8月CPI数据:不存在明显的通胀或通缩压力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随着夏季洪涝灾害和酷暑过去,蔬菜等农作物生产逐渐恢复,商贸物流运输回归正常,食品及消费品价格的上行压力减弱,猪肉价格迎来下行阶段,同比涨幅将逐渐下降,预计未来CPI运行基本平稳,不存在明显的通胀或通缩压力。
“但是,CPI翘尾因素在10月份和11月份有所上升,可能对物价起到一定抬升作用。”连平提醒,供求关系偏紧的食品价格仍有可能在市场投机炒作的推动下,出现快速上涨,应予以关注。
赵锡军:全年物价有望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物价有望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不会出现大幅的下降,也难以出现大幅上涨。全年来看,只要不发生特殊情况,物价有望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
方正证券卢亮亮:受猪肉价格下调影响较大
对此,方正证券(601901)宏观分析师卢亮亮表示:8月份CPI数据主要是受猪肉价格下调影响比较大,在非食品类中,原油价格下降的影响比较大,这是由于成品油调价,导致价格有所回调;但是,房租类价格连续七个月呈现环比上涨,未来会对CPI价格有个支撑;8月PPI数据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如铁矿石、煤炭等的上涨,推升了近期PPI连续回升。
我们认为:1、CPI同比为2015年11月以来新低,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和超预期下跌是主要原因。历史上看,8月猪肉价格普遍上涨,历史均值为环比增长4%,而本月环比则下滑1.2%。2016年猪肉价格的逆季节性变动是导致当前超预期下跌的最主要原因。除猪肉之外,其他食品和非食品价格表现正常,蔬菜等价格涨幅超季节性。
2、CPI下行非趋势,预测9月CPI回升至1.7-1.8%,10月CPI回升至2%左右,CPI仍将维持1.5-2.5%区间震荡。由于去年9月CPI环比仅为0.1%,远低于历史均值,而今年9月CPI环比极大概率高于0.1%,因此从基数角度看9月CPI回升是必然。9月高频数据方面,猪肉价格同比增速与8月持平,并未进一步下行;蔬菜价格环比继续上涨,综合来看,我们认为9月的CPI环比符合历史规律的可能性很大,即环比增速在0.3%附近,9月CPI将回升至1.7-1.8%。
3、PPI创四年新高,GDP平减指数远高于去年,货币政策没有宽松空间。8月PPI继续环比回升0.2%,同比降幅则缩窄至0.8%,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以GDP平减指数看,2季度为1.69%,远高于2015年的GDP平减指数负增长。央行2014-2015年的降息不仅取决于CPI,也取决于GDP平减指数或工业企业通缩,而现在工业企业通缩问题已经基本消失,CPI也并未低于2015年,因此央行放水空间并不存在。
4、“债市陷阱”难解除,看好股市“健康牛”。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上讲,国内方面,8月CPI是异常点,而PPI的持续大幅改善不仅封死了货币宽松的空间,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海外方面,全球央行面临拐点,中国汇率贬值压力封死宽松空间。总体而言,不应因为过低的CPI数据冲昏头脑,仍然需要警惕债市“陷阱”。企业盈利改善支持股市,仍然看好中国股市“健康牛”。
通胀年底或有反复 但可能不是核心矛盾
1)去年9月-10月基数较低,可能会推动接下来CPI同比读数回升;
2)洪水对菜价的影响可能会逐渐消退,而农业部高频数据显示菜价近期已出现回落。同时考虑到去年8月猪肉价格处于高点,并且当前生猪补栏仍然较慢,接下来猪肉价格环比降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缓解;
3)PPI回升幅度可能受到一定扰动。从近期发改委计划调控防止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的动向来看,政策可能开始转向“去产能和稳价格”双管齐下,这意味着未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面临一定调整的压力,对PPI的影响值得关注。
整体而言,年底前通胀仍会出现反复,但可能并非市场的核心矛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22 14:58
-
牛市想入场却怕踩坑?叩富问财:让专业顾问陪你把钱赚得更踏实!
2025-09-22 14:58
-
20个A500ETF集合,谁能C位出道?
2025-09-22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