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落入流动性陷阱 重新寻求财政刺激?
发布时间:2016-7-25 11:09阅读:736
1 国际经济: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各国政府强调财政政策重要性
1.1 IMF下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9日再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认为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下行风险。
IMF在当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3.1%和3.4%,较4月份的预测值均下调0.1个百分点。报告中指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保持稳定,而发达经济体因为受英国“脱欧”公投等因素影响前景有所恶化。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均为1.8%,较4月份预测值分别下调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具体而言,美国经济预测不变,2016年经济增速下调0.2个百分点至2.2%,而2017年增速有望回升至2.5%;欧元区经济2016年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1.6%,2017年增长预期则下调0.2个百分点至1.4%;日本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分别增长0.3%和0.1%。
IMF预测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将提高0.1个百分点至6.6%。上调原因主要是近期相关经济举措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和信贷增长,有助于改善短期增长前景。对中国明年的增长预期,IMF则维持6.2%不变。
1.2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将动用“一切政策工具”保证增长
G20峰会24日顺利闭幕。G20全球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发表了正式公告。
公告指出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但仍旧弱于预期。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突出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许多经济体低通胀。地缘政治冲突、恐怖主义和难民流动等使得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化,英国退欧更加剧了经济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波动仍然很大。
G20承诺将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目标。他们认为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还强调财政战略对于促进实现共同的增长目标同样重要。G20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对贸易和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应当通过全球协商合作的方式解决。
G20重申对推进投资议程的承诺,并将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发展,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未来将通过多边开发银行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1.3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德拉吉讲话低于市场预期
7月21日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利率在纪录低位不变,并且维持购债规模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随后表示,利率将在当前或更低水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量化宽松将持续直到通胀实现可持续的调整, QE将至少持续到2017年3月份。如有必要,欧洲央行将动用所有工具。
欧元区经济复苏将维持温和步伐。英国退欧是经济复苏的阻力。英国退欧构成下行风险,但现在尚无法得出英国退欧的全部影响。欧洲央行将密切监控所有进展。
德拉吉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更利于经济增长,2016年欧元区财政立场为温和扩张,经济增长风险倾向下行,而依旧相对偏低的油价对经济提供支持。此外,出口增速依旧温和。他认为现在是时候将货币政策的刺激转变为财政刺激。这被外界解读为德拉吉的态度不如市场预期的“鸽派”,欧元小幅走高。
1.4 欧盟不承认也不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委员会会议7月20日讨论了“在反倾销调查中给予中国的待遇”。欧盟在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上存在三个路径的选择,一是保持现状,二是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名单中剔除,三是用新的方式改变目前的反倾销方法,保持强有力的贸易防御体系,同时履行欧盟的国际义务。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Jyrki Katainen和贸易委员Cecilia Malmstrom称,到2016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年之际,欧盟将不会承认也不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是采取第三种方法应对中欧贸易问题。
2 国内经济:地产见顶经济下行,菜价升猪价降通胀回落
地产销售延续下滑,汽车消费强劲成为亮点。发电耗煤同比增速月内回升明显,可能与暑期用电高峰有关。猪价高位回调,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明显抬升。2季度GDP增速L型走平与1季度天量信贷刺激的滞后效应有关,6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等指标持续下行,仅靠财政支出推动的基建独木支撑,3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诉求凸显。受菜价升、猪价降、油价平和翘尾因素下降影响,3季度CPI将延续温和回落。维持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通胀见顶回落判断。
下游:地产销售增速延续回落,汽车消费强势增长。7月前20日30大中城市地产销量面积环比-6.2%,其中一线上升10.0%,二线下降11.6%,三线下滑4.5%;地产销售面积同比8.8%,高于上周的7.6%,低于6月同比13.2%。本周100大中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3.1%,其中一线上升65.0%,二三线分别环比下滑41.1%和70.4%。前三周拿地规模同比上涨10.5%,较上周下滑20.9个百分点,其中一线成交仍低迷,同比下降-65%,降幅扩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换手率高的股票是否更容易形成流动性陷阱?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