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黄金,就有肉吃!——兼论如何理解黄金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6-5-18 16:46阅读:656
有黄金,就有肉吃!——兼论如何理解黄金的价值(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等)
昨天早上,作为嘉宾参加某大型银行财富部门组织的内部培训,领导先做了开场白:“两年以前,我们请了某某公司的某某首席过来讲课,然后就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希望这一次培训以后,大家会迎来新一波的大行情,下面就请姜博给大家做精彩的发言。”
接着领导的话上台,感觉有点小小的尴尬,我说:“我也特别希望我今天讲完之后,马上就来一轮大牛市,因为我们都是靠资本市场吃饭的,市场有行情我们才有饭吃,没行情我们都没有饭吃。但问题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个农民行业,典型的靠天吃饭,有行情不用干活就有饭吃,没行情的话再怎么努力也没饭吃。而我们最新的报告名字是“从金融资产到实物资产”,其实也表明了我们的观点,整体而言我们认为今年最大的机会不在资本市场中,而在于实物类资产中,我们尤其看好的是三大类实物资产:黄金、能源和农产品。我们觉得一定要抬头看天,要打开视野,跳出资本市场本身,去寻找更大的机会。”
今天,重点来讲一下黄金,如何理解黄金的价值?
谈到黄金,就不能不提到巴菲特的名言:“黄金不创造价值”!巴菲特曾经在无数的场合鄙视过黄金,比如在2009年,巴菲特曾把黄金与股票作对比:“可口可乐能挣钱,富国银行也能挣很多钱。有一只会不停下蛋的鹅比一只会坐在那消耗保险和库存的鹅要好得多。”在2011年,巴菲特表示黄金是“非生产性的资产”。他称,像黄金这种资产“永远不会产出任何东西,黄金等资产持有者“并非受资产本身的生财能力所吸引,事实上它永远是滩死水——这些人们只冀望着未来会有更多人想要黄金。”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之神,他的话也被无数的粉丝当做是神话,但我们认为不应该对任何一类资产有偏见,因而巴菲特的话恰好也是理解黄金价值的出发点。
首先,虽然黄金不创造价值,但是也不会毁灭价值。
过去一年,很多人号召大家去换美元,但问题是美元本身只是一张纸,美元也是美国央行印出来的,美元的价值其实是在于美元背后的购买力,而这背后是靠美国经济做的背书。如果每多生产1美元的商品,就多提供1美元的钞票,那么美元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但是如果每多生产1美元的商品,就多提供2美元的钞票,那么美元其实就不值钱了。
大家想当然都会觉得美元是全世界最保值的货币,殊不知美元其实也印多了。美国的货币增速过去100年平均在6%左右,但是经济增速平均只有3%,这多出来的3%刚好是黄金兑美元过去100年的平均涨幅,因为黄金是上帝的货币,不太印的出来。
在1971年以前,美元是和黄金挂钩的,你拿着美元可以找美国央行换等比例的黄金。后来美国人撑不住了,就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从1971年到现在,黄金从40美元/盎司涨到1200多美元/盎司,整整涨了30多倍,平均每年涨幅7%。而从71年到现在,美国的货币增速平均每年7%,但是经济增速平均不到3%。
因此,虽然黄金不创造价值,但是也不会毁灭价值,所以在钞票印多了的情况下,至少黄金是比纸币更保值的,这保住的其实是通胀的价值。
所以,黄金的朋友是通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