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研判:盈利与风险双升,市场波动幅度将加大
发布时间:2016-5-9 12:57阅读:405
业绩预期、信用风险、货币政策是影响5月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分别影响股价确定因素中的EPS,风险溢价(ERP)和无风险利率(Rf)。
EPS:业绩预期改善,中小创持续高增长。最新财报显示,受银行和券商净利润增速放缓影响主板业绩在2016Q1同比增长-2.5%,维持负增长,但单季增速相较2015Q4上升0.6pct;中小板和创业板受并表因素影响,2016Q1净利润增速依然维持高位,分别达到20.4%和41.2%。上游工业品价格的反弹和国有企业效益改善推动下,非金融板块净利增速2016Q1由负转正升至6.4%,比2015Q4的大幅上升30pcts。财报与中报预告舆情为A股提供了宝贵的安全边际,一季报暂时打消了市场对于A股业绩下行的担忧,中小创优异的业绩也暂时降低了“断崖式”杀估值的可能性。我们将2016年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预测从-5.3%上调至2.2%,相对2015年-0.7%的增速水平弱复苏2.9pcts。
ERP:信用风险发酵压制风险偏好。历史数据显示,违约风险提升、流动性收紧、债券供需失衡都有可能抬升信用利差;其中违约风险提升对股市风险偏好压制时间较长,流动性收紧容易导致短期的股债双杀,而债券供需失衡对股市的影响不明显。本轮金融周期下半场去杠杆和去产能阶段的违约事件和信用风险暴露依然处于发酵初期,未来信用利差依然有抬升空间,其对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持续压制;如果短端的货币市场利率继续提升,那么风险由债市向股市的传导会更剧烈。而且,短期信用风险提升导致市场资金整体的“避险效应”要高于资金弃债买股的“替代效应”,其对A股风险偏好的压制是5月市场运行的主要压力之一。另外,4月信贷数据或低于预期,对市场情绪有负面影响;而汇率风险虽被后置,但EPFR数据显示海外资金近两周仍在持续流出A股。
Rf:经济向上政策向下,宏观流动性由松趋紧。首先,经济向上政策向下,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对货币政策的提法由年初“稳健偏宽松”正式转变为“稳健”。市场已基本没有降息的预期,而货币政策边际操作可能由松趋紧。其次,市场对配资、委外等渠道进入银行间市场的二重杠杆资金担忧上升,这些资金对银行间流动性也可能产生冲击。再次,宏观流动性由松趋紧的预期下,加上信用风险发酵,银行间等货币市场利率已出现上行苗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