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棉花期货论坛:供给侧改革下中国棉花产业链格局
发布时间:2016-4-10 15:21阅读:346
记录人:华瑞 郦振华
郑商所 秦全晋:
有交割库237家,会员单位97家,交易量占全球第九。全国棉花期货累计成交2176万手,启动新疆棉花临时交割仓库。推动棉纱期货上市,推进期权的上市。目的是探索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经营。
上海熵一投资,谢东海:
2016年金融环境下大宗商品市场趋势
从不同周期看大宗商品的运行规律,长的周期看人口周期,中周期看信用周期,短的周期是库存周期。超长周期是技术周期。从人口周期看,正处于史上罕见的新的人口周期中,因为在过往的历史中,尚未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发生,首先从人口的总量上看,13年开始在主要经济体中,工作人口首次出现了下降,另外人口的结构也是处于一个急剧的老龄化的一个状况中。从信用周期看,尚处于一个信用下降的一个周期内,
全球产业转移,从FDI的数据看,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在减少,而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增加。但是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趋缓的状况。全球人口增速下滑,老龄化现象凸显,日本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超过了20%,美国、欧洲也在10-20,
四大经济体主要需求构成者将出现绝对量或者相对量下降,日本在90年代末期工作人口出现下降,欧元区12年开始,中国13年,美国虽然未出现下降,但是增长率也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
人口增长主要贡献地区全球市场参与度不高,印度,中东,北非等国家,但是进出口额占全球的份额都不超过3%。
所以在全球的主要主要经济体中,工作人口出现下降,需求下降加上结构性变化,老龄化程度增加,会对各大资产价格变动起到背景性的影响。
信用周期:美国资金盈余平衡变化,美国各部门资金盈余平衡表,美国居民部门在存钱,企业部门没怎么借钱,政府部门在借钱,海外的处于一个临界点。07年以前是全世界借给美国三大部门钱,但现在出现了变化,意味着没有人愿意去做投资,这会对很多大类资产做出影响。可能反而会借钱出来,这会对汇率的长期变化发生比较大的影响。
欧元区的信用扩张能否持续尚未可知,欧日的信用扩张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货币的贬值。欧元区是居民企业部门存钱,政府部门在借钱,这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一些表现,日本之前失去的二十年都是这样一种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表现。
中国的信用温和的扩张中,对于大宗商品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债务总量的增速来看,从去年六月份开始有一轮温和的扩张,但是相较于09年来说是非常温和了,当时最高35%,现在17-18%,
从以上的状况看,整个信用周期依然处于下降中,虽然有一些温和的扩张。大宗商品的价格宏观上会跟通货膨胀有关,现在会不会有通货膨胀呢?现在货币在增长,就可能出现。09-10年确实出现了比较强的通货膨胀,但是11年底之后,宽松继续,但是全球没有继续通胀,这是因为货币理解上可能有点问题,从11年信用周期下降,意味着支付能力在收窄,后来觉得应该从承诺支付能力上去理解货币,会发现最宽泛的货币是在减少的,侠义的货币增加,但是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把钱还掉或者存起来,传达不到实体中,就不会通货膨胀,但是会导致股票或者房地产资产的上涨。
从库存周期上,是处于一个再库存的一个阶段,信用周期对于企业再库存行为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扩张的信用周期,再库存可以持续,否则不可持续。
今年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幅度的通货膨胀?是否有通货膨胀取决于说我们是存在一个扩张的信用周期中还是收缩的信用周期中,欧日是处于收缩的周期中,美国温和扩张,但不足以导致通胀,这是美联储一直在犹豫是否持续加息。主要担心两个方面,一个是担心走在曲线后面,但是也担心走在曲线前面太远,简单的说就是对于曲线周期的把握并不确定。
中国方面一月份信贷数据看起来增加特别多,但是二月份的数据就大幅萎缩,三月份估计也不多,从这个方面看,还看不到通胀出现的压力。
技术周期的明显突破尚未出现,人口周期带来的总需求不足,整体经济信用扩张依旧缺失,再库存持续时间仍待观察。大宗商品依然缺乏全面看多的基础,但各品种走势将出现分化。
美元高位震荡之后近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影响汇率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长期因素,不同国别的资本的收益率;中期的因素,变动性比较大的因素,来自于商品和服务的顺差或者逆差;再其次就是资本的流动,收益率或者预期的变化,其他资金的安排,比方股市。
美元分为美国人的美元和全世界人的美元来看,美国人的美元跟前面的分析一样,信用周期温和扩张可能带来下跌,但是全世界人的美元这个角度看,倾向于上涨。现在当美元作为一个储备货币,贸易赤字在收缩的情况下,意味着美元是一个收缩的过程。
从汇率的角度来说,美元仍有走强的基础,这对于大宗商品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单从美元指数的话,可能有一些误解,有一些时候美元的涨跌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并不一定负相关。这主要看不同的国家的状况。
因为大的还是一个信用的收缩期,所以我们还看不到大宗商品的持续上涨,但因为库存周期的影响,所以带来短期的上涨,除非这些因素继续有大的变化,否则会有较大的分化。
中储棉花信息中心 冯梦晓
供给侧改革下中国棉花产业链格局演变及棉价走势
全球制造业已经狼烟四起,共识:去工业化是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广义基础设施的资金比重超过八层。中国08年以后总共投资大约是四万亿,大量的资金是沉淀在了广义的基础设施投资里面。外出务工人员名义工资增长率超过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没有事业的衰退,要素结构性配置错配,扭曲以及僵化。
市场竞争层面已经破产的企业难以退市,演变为僵尸企业,造成产能过剩,产品出厂价格低迷,并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供给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让要素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动起来。
棉花产业链去库存、降成本,定价机制有望压缩国内外棉价差,降低了国内纺企采购国际比较成本,增加了竞争力。通过以攻为守的方式去库存,棉花产业国际格局面临松动和新的调整。
警惕新兴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蕴含的巨大能力,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在纺织产业方面雄心勃勃。2015年,美国进口棉质服装,中国17.4,越南,13,8;欧盟,中国从41.7下滑至28.32,孟加拉上升至24.8.
东南亚平均城镇化率34%,相当于中国的98年水平,中国2020年老龄化水平11%。2040年21.4,但印度则相对在人口结构方面比较优化。
供给侧改革下,国际棉花产业链迁徙或者呈现回旋路径。外纱的进口冲击已经放缓,2015年以外内外棉价差下降至不足1500元/吨,外纱进口从去年11月持续下滑到现在。截止2016年2月,2015年度的外纱进口同比下滑23%。
外纱进口有望下滑,国棉消费有望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只是一个回旋,长期来看,依然是往国际迁徙的可能性比较大。
棉花质量,近年来,低端产品供过于求,优质棉花供给不足。如何提高棉花质量可能是棉花需求增长的关键点。
棉花产业的效率,育种采摘,收购,加工,仓储以及物流等效率。由于补贴以及生产优势退化,内地的棉花加工产能淘汰,种植面积继续减少,新疆的产业继续扩张,效率继续提高,
重塑中国棉花以及纺织品服装国际地位,如何定位,产业链整体发展战略如何排兵布阵?怎么协同作战?能否抓住供给侧改革政策红利,利用好国际棉花产业链迁徙缓冲期?让中国重新赢得亚洲乃至全球服装设计?
影响棉花中长期走势的主要特点因素:
国储棉的出库,目标价格补贴,进出口等产业政策,保守估计三年内出库政策主导市场。
国储棉出库通过定位机制以及棉纱进出口贸易间接影响外棉市场,对外棉价格波动带来影响。
若资金,土地,用工以及税负等成本切实出现下降,实体企业活力将得到增强,特别是中小纺织以及棉花企业有望焕发生机。
未来三年,纺织转型升级,可以更好满足终端需求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专业需求。
棉花来说,如果质量能够全面提高能够助推棉纺产业转型升级,由此形成新的供求关系。
五年后国储棉消化可能达到6-7层,
年度后期以及未来两年,中国棉价窄幅波动的概率比较大。在全球宏观经济需求趋弱的状况下,预计棉花价格依然是比较平淡,
本年度后期,由于出库政策提前消化,振幅估计不大,上涨被压制,行情出现大幅度波动和上涨的可能不大,初步预计年度后期棉花重心聚集在10000-11000元/吨以及附近空间比例较大。
纽约ICE价格,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预计下年度在58-60美分/磅,
对于国内棉花价格来说,下年度,预计在10500-12000元/吨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随着质量价格的提升,可能重心有所上移。
理论上留给去产能的时间也就是两年左右的时间,本年度后期棉价波动的空间大幅收敛,不排除底部在2017年出现的可能性,不过总体棉花下行空间有限,截止当前的状况。
汪前进:
去库存背景下国内棉花消费形势与前景展望
为什么要关注消费?近十五年消费的波动?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如何看待棉花的消费。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化纤开机率约70%,棉花行业在60-70%,未来去产能的三大路径:加快并购重组等等。去库存:纺织服装上市公司,11-15年增长了19%,合计222.09亿元,棉花1100万吨。
需求端,去产能,供给端,去库存,市场化抛储:在储备合理之前,供大于求不会改变;因为抛储,棉花价格会更具竞争力,夺回市场份额,提升棉花消费;
中国棉花消费的格局变化:供给是透明的,产量470万吨,进口110万吨,抛储,新棉上市期间停止抛储。总体供给大约是在580万吨。
中国棉花消费的起伏。棉花消费量15年增长了34%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增长了366%,化纤长丝增长了814.29%,终端消费主要被化纤拿走了。
全球棉花消费量在10年之后短暂回落,但是马上回升了,但是中国的就没有再起来。中国消费占全球占比持续下滑,当前在29%左右。
2015年,棉花消费700万,纺纱消费比35%。中国棉花消费在全球占比持续下滑,纺纱中棉花的占比也持续下滑。
棉花消费萎缩了多少?从国内外不同的机构,数据,10-15年整体缩量在400万吨左右。2010年一来,包括进口纱折棉花消费量,综合棉花消费量总的量依然是持续下滑。
影响中国棉花消费的主要因素:
宏观,中观,纺织行业,总得判断,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数量和导向的增长已经过去了,08年以前,加工量,进口量,内销,固定资产投资,利润增速,都是20%以上,现在已经下滑至10%左右甚至以下。
消费内需市场: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金额以及数量增长状况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数据从08年至今出现了持续下滑。即便考虑了网络的状况,这个持续下滑的状况也是非常明显的。HM之前30%,现在7%左右。出口方面,15年预期出口金额上涨至1724亿元,较08年1198年增长,但是成衣出口仅仅为3.04%。东南亚冲击比较大,另外非棉花的冲击比较严重。
两极分化:盈利两极分化;原料产品两极分化;订单以及产能;服饰消费两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
消费转移:进口纱的冲击,中国的棉花消费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进口棉质服装的影响,中国进口量2010年在2.36亿件到2015年超过6亿件。都减少了中国棉花消费量,但是并未影响全球的棉花消费。
化纤替代:这个对中国以及全球的棉花消费都会产生影响,主要的两大类,化纤短纤,涤纶和粘胶短纤;2010-2015年涤纶短纤净增100多万吨,粘胶130万吨,其他纤维20万吨,总体增量240万吨,化纤长丝净增1000多万吨。
消费升级:纱线的支数上升,导致原料消耗减少,原料消费结构也变化。
非棉纤维替代棉纤维已经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我国棉纺产品将继续向非棉花发展,混纺类比例增加。直补政策出台棉价,出现拐点。
美国进口服装棉质服装在一路下滑。中国进口也出现了下滑。
2000-2015年中国棉花在防沙量以及纤维加工量中占比的变化,之前是80%下滑至34.6% 42%下滑至12.64%。全球市场棉花的用量也出现继续下滑的状况。
中印两国棉花和化纤的应用问题:
2015年,印度棉花62.93,涤纶66,91,粘胶价格更贵,棉花有优势,但中国棉花价格是最高的。而且供应问题,印度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中国最大的化纤生产国。
2002-13年,长丝织物18.5,短纤略少,棉花最少,消费量。
进口纱对国内中低端产品冲击严重。中低支纱为主,构成了进口纱的主要成分。中国棉纱生产占比25%,印巴70%左右是纯棉纱。
储备棉低价轮出以后能否抵挡外纱入侵?1、进口纱不仅仅价格上优势,信用证融资,原料等优势;2、完全接轨并不容易,印巴等工资,税收等远远低于中国。3、是否会形成踩踏现象,产能等已经形成的状况下,让出市场难度比较大的,看他们怎么应对?
中国棉花消费整体呈现中低端进口替代,增量化纤瓜分的格局。产业转移还是会向人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所以更应该是错位竞争。
未来棉纱消费将显著变化,2、消费结构变化,推动企业加速变革,产品升级,技术设备升级,产能转移3、进口纱的博弈
终端消费变化趋势?进口纱PK国产纱,胜负结果如何?进口纱缩减,出现负增长完全有可能,分歧点能减少多少,能否持续,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趋势,中国中低端产能转移不会改变。
化纤对棉花的替代将显著体现。
武汉银鹏 肖方
如何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基差交易
套保的认知误区
郑棉期货单边下跌,
套保是恒定的法则,利用期货市场来转移风险的操作。
套保的误区:
决策者的自我否定;重视期货头寸的盈亏,忽略现货部位的成交
位置不同,策略不同,轧花厂,贸易商,纺织厂,投资者
要价格不要基差,将趋势,不要看价格。基差是动态的,需要主动干预:
棉花的套保周期,01,05,09,没四个月是一个周期,需要择机完成,
基差的扩大缩小,比现货的波动更好控制,同理,基差所带来的收益也是一样。开始尝试把企业的价格变成基差的报价。控制采购成本,持仓成本等。
新的周期,棉花市场运行空间被不断的收窄,因为抛储,所以运行时间只有5个月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www.xici.net/b1426616/?from=fav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48.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7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