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政策的短期妥协(6)
发布时间:2016-3-30 11:36阅读:619
来源:华尔街见闻
自2013年美联储决定不再量化宽松,2015年决定步入加息周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就不断加剧。中国去年6月份开始的股灾,不仅是国内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爆发,而且还向全世界扩散蔓延。在中国股票市场大跌的几个月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的股市也纷纷大跌,衡量投资者恐慌程度的VIX指数曾一度接近甚至突破次贷危机高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G20会议以及以后的中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妥协,可以看成是去年以来两国面对市场逼宫的合作和妥协。G20会议之前,屡屡传出新广场协议的传闻,虽然在会议上并没有达成公开的妥协,但在会议上,无论是中国承诺的人民币汇率稳定,还是美国对需求刺激政策的倡导和支持,以及其他国家各自心怀鬼胎的表态,都显示本次G20会议对全球失控的经济金融局势的无奈和无力:没有战略性和结构性重建,只有战术性和临时性妥协,全球经济依然群龙无首。
特别是,G20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中国央行就宣布全面降准,此次降准与之前扭扭捏捏的结构性降准完全不同,表明了一种公开采取积极货币政策的态度,也是对G20“会议精神”的一种反应。而降准政策宣布后,人民币汇率并未出现太大波动,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中美政策默契合作和妥协的解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一下,积极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
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