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启动 上级宣布人事任命
发布时间:2016-3-3 09:56阅读:1144
和讯网消息 3月2日晚间,成发科技(600391,股吧)、中航动力(600893,股吧)、中航动控(000738,股吧)相继发布了内容相同的公告:3月2日,上级机关宣布中央关于拟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的任命。自此,中国航发的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新组建成立的中国航发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自2015年10月以来,中国航发的组建不断推进。
2015年10月13日晚间,中航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分别公告,实控人中航工业告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目前正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2015年10月15日晚间,另一家中航系上市公司中航重机(600765,股吧)也公告称,因公司主业与航空发动机产业密切相关,实际控制人正筹划将公司纳入航空发动机整合方案中。据悉,相关资产涉及40多家单位,几乎包括中国所有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总资产达1100亿元人民币。
进入2016年,1月19日,彭博报道称,相关航空发动机公司已经合并了价值1100亿元的资产,另外还额外投资350亿元。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软肋”。目前,真正能生产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国家。
中国所有的民航飞机发动机都依赖进口。2015年11月2日总装下线的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的LEAP-1C发动机,由法国斯奈克玛公司与美国通用公司合资的CFM公司研制。2015年11月29日,中国交付的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产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使用了GE航空集团生产的CF34-10A发动机。
此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陶智表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军机发动机还有20-30年差距,民机发动机更处于起步阶段。
推荐阅读:千亿航空发动机公司月内成立 将获多方新一轮注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预计本月内中国将成立一家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包括为大飞机C919研发国产发动机的商发在内,国内绝大部分涉及发动机业务的单位都将整合其中,资产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亿元。
传言已久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即将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预计本月内中国将成立一家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包括为大飞机C919研发国产发动机的商发在内,国内绝大部分涉及发动机业务的单位都将整合其中,资产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亿元。
已经有外媒报道了最快1月底这家新的发动机公司就将成立,届时新公司还将获得350亿元的新一轮注资。目前较为普遍的一个传言是新发动机公司将在1月25日正式亮相,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资金支持的具体金额还无法确定。
为了改变中国发动机研制严重依赖飞机项目上马的局面,过去两三年间业内一直传出要求发动机研制独立的呼声。包括中航工业的一些专家都曾撰文,认为发动机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建议学习欧美“飞发分离”的模式,将发动机研制单独出来予以专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
早在去年9、10月,中航工业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因重大资产重组,中航工业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可能发生变化。已经从侧面证实了发动机业务即将独立的消息。
在上述外媒报道前,已经有消息称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曹建国将担任发动机公司董事长,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方勇将会担任发动机公司总经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能确认上述人选是否属实,中航工业方面也依旧对新发动机公司成立的消息表示不知情。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考虑到新的发动机公司将超越飞机项目的限制,需要吸收中航系、航天科工、国防科工等各方力量,曹、李搭档掌舵新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可能性较高。
传统研发模式面临淘汰
按照彭博社引述匿名人士报道,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相关资产涉及40多家单位,几乎包括中国所有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资产规模达1100亿元。这将基本涵盖国内的绝大部分涉及发动机研发的单位,包括发动机产业链上下的公司和背后的研究院所。
这当中有几家公司已经板上钉钉。中航动力(600893,股吧)(600893.SH)、中航动控(000738,股吧)(000738.SZ)、中航重机(600765,股吧)(600765.SH)、成发科技(600391,股吧)(600391.SH)去年10月曾先后发布公告,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发动机业务独立出中航工业的方案,确认了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消息。
这四家公司分别定为中航的发动机整机、控制系统、原材料加工和零部件的业务平台,在1月19日彭博社报道后股价也集体大涨,一度接近涨停。
这一思路和单独成立中国商飞来推进国产客机的研发和入市是一致的,当时中航还专门成立了中航商发,配合国产客机研发国产民机发动机。按照最初的计划,商发研制的国产民机发动机长江1000A将在2020年问世。
但这样的思路在过去几年受到了很大挑战。因为业内已经逐渐意识到以往的研发模式已经不利于发动机技术革新。以往国内一直采取“一厂一所一型号”的发动机研发模式,也就是“一个厂要研制一款飞机,才会有一个研究所去研发一款配套的发动机”。一旦飞机项目下马,发动机研制也随之停摆。
而在国际上,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内,其发动机研发和飞机研发都是分开的,造就了普惠、罗罗、GE、IAE和CMF国际等几大发动机巨头。
过去两三年来,要求学习“飞发分离”模式的意见不断在业内发酵,包括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党组书记陈锐等中航系人士也认为,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要求。
在层层管理体制之下,发动机业务得到的支持始终有限,不少项目进展缓慢。以商发研制的长江发动机为例,原计划是要在2020年装入C919,但这一目标现在已经延到2025年以后。
业内的意见逐渐得到了高层重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包括工信部在内的相关部委人士已经多次分赴各地调研,了解各方专家对发动机业务独立的看法。
航天科工+中航系搭档?
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航商发也将会一并注入新的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除了承担C919的发动机研制,未来还要研发宽体机的国产发动机,其目标是比肩前述国际发动机巨头。
按照彭博的报道,新发动机公司成立时还会得到新的注资,预计约350亿元,届时新的发动机公司资产将会接近15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可以肯定的是新公司将会得到多个出资方的新一轮资金支持,但无法确认上述数额的准确性,以及各方的出资比例。
在彭博报道之前,已经有消息称航天科工一方的曹建国将担任发动机公司董事长,中航系一方的李方勇将会担任发动机公司总经理。这一消息和去年传出的多位中航系高层履职发动机公司的说法稍有不同。
李方勇去年就曾被传出可能会调任新的发动机公司,但彼时传言的高官名单中有多人来自中航系。李目前担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党组书记,去年就已经传出进入了航空发动机领导小组名单。他也曾多次就中航系的发动机研发进行回应。
曹建国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在航天系统内就职。而在去年的征求意见过程中,业内就有建议提出也应将航天和船舶相关的发动机业务整合到新的发动机公司中。
由于技术相通,一家发动机公司涉及多个产业并非没有先例。英国著名的发动机巨头罗罗旗下不仅有飞机的发动机业务,其同时也涉及船用发动机研制。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www.xici.net/b1426616/?from=fav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48.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7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