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还是很惧怕注册制
发布时间:2016-2-28 22:49阅读:577
市场还是很惧怕注册制
A股又开始莫名其妙地大跌了,又是月底,只不过这次大跌的理由变成了3月是注册制开始授权的起始日。市场对注册制还是很惧怕的,特别是年初有了熔断制新政实施造成股市大跌的阴影,于是提前撤退的不在少数,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现。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注册制不是洪水猛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注册制是一种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它的最大好处是让市场自己去检验上市公司质地,取缔了权利寻租的中间环节。这样一种改革,怎么是坏事?市场对注册制改革的担心,是怕没有时间进度的审核之后,大量企业会蜂拥上市,让二级市场不堪重负。这种担心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有参照物,也就是现在的新三板。因为新三板就是注册制,挂牌企业迅速实现爆发式增长。但是请注意,这种数量的增长是挂牌数量,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IPO,新三板企业挂牌很容易,但要融资却很难,你必须交易活跃市场认可,然后才可以通过定向融资、企业债等多种方式获得融资,不融资只挂牌,数量当然可以实现快速爆发式增长。
从管理层多次表态看,尽管A股也要实行注册制,但这种注册制不是自由市场一般随便注册个股份制公司就可以到A股去融资上市的,A股主板的注册制仍是需要审核的,只是注册制以后审核的内容和机构与现在不一样了,审核企业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连续盈利指标,审核的机构下放到了交易所。最关键的一点,A股IPO是有首发融资的,市场认可不认可这个企业?能融多少资金?企业怎么去向投资者承诺?这些都需要系统性地市场运作,都是费时费力的工作,不是简单挂个牌那么简单,怎么可能一年数千家企业IPO?
退一万步说,管理层一直想扩大直接融资,但这么多年直接融资在全社会融资的比重不升反降,为什么,就是因为A股不够强,无法承担这个重任。即便推行注册制,也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A股的现实容量有多大?在中国这种完全割裂银行与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注册制怎么一步到位?你不一步到位就不可能出现大规模企业集体上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A股目前的上市资源依旧稀缺,而且这种情况还会维持很多年,能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全国应该有好几万家,现在每年IPO的公司不过4、500家,即便注册制以后加点速,也不过7、800家封顶,你要这几万家企业去挤着上市,那还不如借了壳直接了当。
最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注册制是不是一定会拉低目前市场整体估值?这也是一个伪命题。注册制以后的企业不能再靠关系IPO,而是要靠颜值,靠真实业绩,甚至还得有承诺,不达标是要自宫的。因此,很多垃圾企业未必敢于在注册制以后裸奔上市,市场不是傻子,或许会有更多好企业突然跑到了IPO的前列,而这些企业市场给予的估值未必会低。反过来看,是不是目前上市的所有公司又都不行了呢?也未必。前面说了,好企业很多,但其实也是要竞争的,而且很残酷,市场说了算,也不相信眼泪。这种情况下,还是会有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美国、香港股市都是注册制,也有很多借壳的案例。这样一来,市场的整体估值会低吗?所以说,客观冷静地分析,比自己吓自己更重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工人/宝妈/退休族必看!国泰海通2025理财“专属方案”:你的身份决定买哪款
2025-06-30 17:17
-
2025财富榜 “逆袭者” 图鉴:从茶饮到 AI,这些企业家如何狂飙突进?
2025-06-30 17:17
-
2025年下半年行业趋势展望,都隐藏着哪些机遇?
2025-06-30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