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演绎先扬后抑,豆油维持区间行情--瑞达期货月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6-2-3 15:18阅读:1147
豆粕演绎先扬后抑,豆油维持区间行情--瑞达期货月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3日15:20
春节过后国产豆需求疲弱,料期价延续弱势格局;未来两三个月时间内,豆粕供需格局预期从紧平衡转向偏松,从而豆粕价格或演绎先扬后抑行情;2月豆油供需相对平衡,库存波动淡化,价格受棕榈油走势影响加大,预计在宽幅区间内偏强震荡。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期货市场回顾
就2016年1月美国大豆盘面表现来看,美豆3月期货价格维持在850-900美分/蒲式耳箱体内运行。具体走势来看,因为南美天气降雨增多,天气炒作姜维,月初期价延续之前向下测试850美分/蒲关口的走势,这一技术关口支撑力度较大,期价止跌企稳,随后南美天气再起波澜,紧接着USDA报告调低美豆和全球结转库存和周度出口数据好于预期这些因素都带来支持作用,美豆期价从箱体下沿反弹,不过鉴于南美丰产预期始终压制豆类市场,美豆期价上涨幅度较小,仍在900美分/蒲下方运行。
就2016年1月国内豆类盘面表现来看,国产豆在长期盘整过后趋弱,豆粕振荡反弹,豆油上涨乏力、回落调整。具体来看:春节前食用豆备货活动不旺,东北地区大豆供应显然能够满足需求,现货价格难有上涨空间,清粮平均价格始终维持在3700-3800元/吨,导致A1605长期盘旋于3550-3650元/吨的低位区间,直至月末,备货活动结束,供需趋向偏松,期价才出现向下探底的迹象。豆粕方面,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采购备货活动升温,需求出现回暖,供应方面则因大豆到港量下滑难以维持15年12月的超高压榨量,使得油厂库存加速消耗,推动挺价心理,提振豆粕期价震荡反弹,但因南美丰产带来供应充裕预期,上涨幅度受到限制。豆油方面,尽管处于备货高峰期,但是豆粕出库压力变小,油厂更倾向于挺价豆粕,另外原油期货出现探低回升走势,使得豆油先受其拖累出现回落,后受原油反弹和印尼棕榈油船检"砷"超标而出现小幅走高,整体维持前期的宽幅震荡格局。
(二)现货市场回顾
国产大豆现货方面:东北大豆购销情况实际上没有出现过多的变化,水分较高的2015年东北大豆对市场的吸引力不足,供需始终保持在偏松状态,使得现货价格保持平稳状态,黑龙江地区国标三等大豆价格普遍在3500-3700元/吨之间。
进口大豆现货方面:2015年12月进口912万吨,环比提高23.4%,且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865万吨,2015年1-12月份总共进口8169万吨,超过2014年的7140万吨,是我国大豆年度进口量首次超过8000万吨。2015年到港量的激增,令年末港口库存在700万吨以上,随后因到港量骤减,库存呈现下降趋势。另外,1月初人民币大幅贬值,使得进口成本增加,港口分销价一度出现上涨,随后因为美豆期价承压,而有小幅度下降,1月末江苏连云港分销价为2980元/吨,山东青岛港为2970元/吨。
国内豆粕现货方面: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采购备货活动升温,需求出现回暖,供应方面则因大豆到港量下滑难以维持15年12月的超高压榨量,使得油厂库存加速消耗,推动挺价心理,现货价格出现上涨。截至1月26日,国内主产区豆粕现货价格在2653元/吨附近。
国内豆油现货方面:油脂备货高峰期来临,豆油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使得价格表现抗跌,但因原油期货拖累豆油盘面价格,间接压制现价的上涨空间,因此现价保持稳定趋势,截至1月26日散装四级豆油均价为5888元/吨。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豆出口将进入淡季,对价格支撑效应减弱
美国农业部1月13日凌晨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15/16年度美豆单产预估下调0.3蒲/英亩至48蒲/英亩,引发产量下降0.51亿蒲至39.3亿蒲,超过出口预估下调的0.25亿蒲,所以美豆结转库存被调减,与市场原先预期基本保持不变的预期出现分歧,并在南美大豆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全球库存预估下降,从而对豆类市场形成短期偏多作用。但是从长线来看,即使预估环比小幅下调,2015/16年度美国乃至全球大豆结转库存较上一个年度出现上升,表明美农预计本年度大豆供应的绝对量超过需求量,全球供需偏松格局未改。 另一方面,2015年美国大豆上市以来,出口销售进度始终落后于往年的水平,因此在传统的出口旺季11-12月期间出口方面的需求未能提振美豆期价上涨,只是限制了下跌空间,并提供短暂的反弹动力。从传统时间窗口来看,2-3月月份巴西进入收割上市阶段,基于美国价格高于南美,美豆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巴西豆挤占,2月份后美国大豆将逐渐进入出口销售淡季,原本就表现欠佳的销售进度将趋于放缓,难再为CBOT大豆期价提供有力支撑作用。
(二)巴西大豆开始收割,天气或成阻碍因素
由于今年年初南美天气多变,市场机构对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出现差异,预测范围也随之扩大,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估巴西大豆产量为1亿吨,其他市场机构预测数值从9800万吨到1.03亿吨不等。即使最低预估值9800万吨,也仍高于上一年度的9620万吨,刷新新纪录,促进全球供应偏松格局。上一年度巴西出口增长8%至5061万吨,鉴于南美大豆升贴水维持低于美国水平,预期今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快速增长,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这意味着二三季度将有更多的南美大豆输出市场,其收割、上市、出口的节奏就成为未来几个月的焦点。
2016年1月下旬,巴西大豆开始进入收割阶段,据巴西分析机构AgRural称,截至1月22日,巴西2015/16年度大豆收获完成1.5%,低于去年同期的收获进度3.5%,也低于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收获进度2%。2月集中收获,这期间并不会有大量的大豆出口,市场主要还是流通美豆为主,但由于价格因素,美豆的出口需求表现欠佳,全球整个供应压力不会大,对国际大豆价格的压制作用较小,而且收获初期天气因素对收割进度的阻碍还可能为期价带来短期支撑,特别是今年南美天气多变,间歇性降雨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收获活动的进行,特别是进入3月份,巴西大豆上市量将明显增加,届时阿根廷也开始进行收割,4-7月更是迎来出口旺季,因此最早在2月末,南美大豆丰产带来供应压力预期就会初显,对市场价格的压制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
(三)国产大豆购销不畅,后期价格走势堪忧
2015年东北大豆质量不比往年,食品加工企业更倾向于南产大豆,而且大豆国储库轮换数量有限,油厂利润受低价进口豆挤压,东北大豆上市开秤以来,需求始终表现疲弱,这导致农户手中还有很多余粮。据了解,截至2016年1月,黑龙江商品豆余粮还有五至六成,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春节前部分农户将因为资金需求而集中销售,市场供应充足,因此春节前部分地区大豆价格可能下降。春节长假食品加工企业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市场需求预期下降,贸易商不会积极备货,东北大豆销售寡淡格局难改,价格缺乏有力支撑。后市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农户储存条件不佳,大豆变质概率趋于增加,而且需为新季度作物耕种做准备,农户难以惜售行为保持价格,市场供需偏松格局延续,国产大豆价格后期行情堪忧。
(四)大豆进口季节淡季,但供应不会出现缺口
从进口季节性来说,11-12月是美国大豆到港的高峰期,随后在次年第一季度,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趋于减少。今年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提高进口成本,抑制压榨原料采购需求,以及2月份春节假期,将使得2016年一季度符合进口规律,预计1-3月份国内到港量减少。据相关网站预估,2016年1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预计603万吨,较12月份实际到港量912万吨大幅下降,且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687万吨数量。2月份最新大豆到港预期470万吨,3月份最新预估520万吨,4月份预估570万吨。截至1月27日,我国大豆港口库存为654万吨,加上2-3月份到港预估,预计第一季度大豆供应量1644万吨。
截至1月底,国内豆粕库存为68.7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73.2万吨,大豆压榨利润为100元/吨左右,好于去年,不过豆粕未执行合同为258万吨,不及去年的344万吨。综合考虑三点,预计今年2-3月份压榨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去年2月份压榨353万吨,3月600万吨,总共953万吨,预计今年这两月的压榨量在970-990万吨之间(出粕量776-792万吨,出油量169.2-178.2万吨)。结合上述供应和压榨量,预计3月末大豆库存至少还在600万吨以上,这显示第一季度剩下时间不会出现大的供应缺口。具体从就近的2月来看,春季前一个礼拜(2月初)油厂陆续停产放假,加上春节放假一个礼拜,2月上半月国内压榨数量偏少,考虑到放假前油厂现货库存不多,节后油厂还将积极开工,但半个月的压榨量仍较为有限,2月份预计不会超过420万吨。
(五)春节出栏高峰期后,生猪饲料需求呈刚性
元旦、春节等假期猪肉需求提升,生猪集中出栏屠宰,使得2015年四季度存栏量在短期企稳后又出现小幅回落的情况,截至2015年,生猪存栏量为38379万头,环比下滑1.1%,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798万头,环比下滑0.7%,生猪存栏下降意味着市场供应的减少,使得猪肉价格保持坚挺,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少。
1月份中上旬,因南方腊肉制作,猪肉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价格出现上涨,截至1月22日生猪价格为17.81元/千克,环比小幅增加1.26元/千克。1月下旬,南方腊肉制作进入尾声,而且工厂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等因素使得集中消费下降,抑制了猪价的上涨动力,预计年前处于震荡格局。由1月猪肉价格上涨可见,市场需求带动出栏量的增加,预计2016年1-2月生猪存栏量延续2015年年末环比下滑的趋势,这一方面支撑猪肉价格,另一方面意味与春节前养殖户为养肥大猪待宰而增加饲料消费不同,春节后生猪饲料需求将明显回落。
(六)春节前后供应紧平衡,增强豆粕价格抗跌性
1月份下游春节备货活动使得豆粕库存出现下滑,南方部分油厂甚至出现现货售罄的情况,月底部分加工完毕、出货完毕的厂家就开始陆续停产放假,2月的第一周(即春节前一个礼拜)停机的工厂将进一步增加,豆粕现货供应减少,与此同时,下游备货也进入尾声,供需维持1月底紧平衡状态,制约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春节后的短时间内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而且下游部分饲料和养殖企业可能有短期补货需求,预计春节前后豆粕价格抗跌性较强,或维持坚挺格局,如果外盘配合,不排除出现温和上涨的走势。
3月份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油厂开工率回升,预期压榨量环比增加,届时下游补货结束,春节过后禽猪存栏量又出现下滑,供需紧平衡状态将趋向于偏松,南美大豆供应预期压制作用可能显现,盘面价格上行阻力加大,存在回落可能。
(七)节后油脂迎来消费淡季,库存下降速度放慢
从供应来看,1月是油脂备货高峰期,由于全国范围内急速降温,豆油对棕榈油的替代性明显增强,消费量上升促进库存的消耗,1月底豆油的库存为78.65万吨,较月初减少11.54万吨,幅度12.8%,为五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基于前文所述,由于大豆到港量减少以及春节长期,2月份压榨量环比将出现下滑,豆油的供应也随之减少,按照压榨量预估350-420万吨计算,当月豆油的产量大致在63-75.6万吨。
进口方面,往年豆油年度进口量约占总供应的10%,2015年累积到港仅为80.21万吨,为十年来最低水平。1月份豆油国内外价差震荡缩小,并由正转负,显示进口收益表现欠佳。2月份南美处于大豆生长和收获期,当地大豆供应量有限,从而导致压榨量的减少,促使下游豆油价格保持坚挺,内外价差倒挂可能还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抑制贸易商采购意愿。另外春节后油脂消费进入淡季,亦不利于贸易商进口需求。
从需求来看,根据月末库存=上月末库存+产量+进口-消费-出口的计算公式,推导出豆油和棕榈油的表观消费量。根据计算结果,2015年全年豆油消费1480万吨,比上一年度的1441万吨小幅增加39万吨,棕榈油消费44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382万吨,两者累计总和1925万吨,同比提高5.6%,数据显示2015年豆油和棕榈油两个油脂品种总的消费终端表现有所改善。春节即将来临,油脂的备货活动基本结束,春节过后,油脂总体需求将进入淡季。棕榈油2015年四季度平均月度消费量不及三年平均值,而且2016年年初全国大范围降温,制约熔点较高的棕榈油的消费,预计2016年一季度平均消费量不及三年均值39万吨;豆油方面,2015年2月份消费量74万吨,过去五年平均值68万吨,2015年油脂消费终端表现有所改善,预计2016年2月份较上一年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大致在70-74万吨之间。
结合上方供应和需求的预测值来看,豆油供需相对平衡,预计2月份豆油商业库存下降速度放慢,维持在月初的78万吨附近徘徊,处于正常水平附近。棕榈油基于气温因素消费量下降幅度预计超过进口量,库存预计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八)棕榈油低产去库存,构成油脂价格支撑
2015年6-11月马棕库存连续大幅增长至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导致棕榈油价格持续受到压制,在马币推动作用减弱后,棕榈油价格延续振荡走势。1-2月棕榈油处于低产周期,基于产量五年平均下滑12.5%、SGS数据推测出口以及2015年12月进口8万吨和国内消费量27万吨来推测,1月库存可能下降至242万吨左右,环比减少22万吨,或8.2%,这一数值是八年来同期次高水平。若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下降幅度如笔者预期,那么显示去库存进程良好,强化对棕榈油价格的支撑力度,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一预估数值还高出"常态水平"40万吨,去库存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才会对棕榈油价格有极大的提振作用,而且价格的上行之路还需国际原油期货走势的配合。
三、后市展望
2015/16年度美国乃至全球大豆结转库存较上一个年度出现上升,表明全球供需偏松格局未改。 2-3月份巴西进入收割上市阶段,南美大豆价格好于美国,美豆出口数据难以继续提供支撑,市场焦点应关注巴西收割是否会受降雨天气影响。在2月份这个阶段,巴西大豆收割、阿根廷大豆生长,天气因素易给市场带来短期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美大豆丰产带来供应压力预期就会初显,对市场价格的压制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因而,预期2月份大部分时间内美豆期价仍将保持在850-900美分/蒲式耳箱体内运行,在月末甚至以后的时间,期价向下测试下沿的概率更大。
连豆方面,春节食品加工企业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市场需求预期下降,贸易商不会积极备货,东北大豆销售寡淡格局难改,价格缺乏有力支撑。后市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农户储存条件不佳,大豆变质概率趋于增加,而且需为新季度作物耕种做准备,农户难以惜售行为保持价格,市场供需偏松格局延续。盘面上,豆一期价延续弱势格局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在3580-3600元/吨区间内抛空,止损3640元/吨。
豆粕方面,春节后的短时间内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而且下游部分饲料和养殖企业可能有短期补货需求,预计春节前后豆粕价格抗跌性较强,或维持坚挺格局,如果外盘配合,不排除出现温和上涨的走势。3月份随着油厂开工率回升,预期压榨量环比增加,届时下游补货结束,春节过后禽猪存栏量又出现下滑,供需紧平衡状态将趋向于偏松,南美大豆供应预期压制作用可能显现,盘面价格上行阻力加大,存在回落可能。因此预期2-3月豆粕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盘面上建议M1605短线逢回落偏多操作,上方压力关注2530元/吨一线,届时参考技术面择机进行反手抛空操作。
豆油方面,豆油供需相对平衡,预计2月份豆油商业库存下降速度放慢,维持在月初的78万吨附近徘徊,处于正常水平附近,对价格指引作用较小。而棕榈油低产继续推动去库存进程,为油脂价格带来支撑,不过由于国内油脂进入消费淡季,价格上涨幅度受限,预计在宽幅区间内偏强震荡,豆油1605合约运行区间大致在5500-5800元/吨。
咨询朱经理 0515-83068261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期货市场回顾
就2016年1月美国大豆盘面表现来看,美豆3月期货价格维持在850-900美分/蒲式耳箱体内运行。具体走势来看,因为南美天气降雨增多,天气炒作姜维,月初期价延续之前向下测试850美分/蒲关口的走势,这一技术关口支撑力度较大,期价止跌企稳,随后南美天气再起波澜,紧接着USDA报告调低美豆和全球结转库存和周度出口数据好于预期这些因素都带来支持作用,美豆期价从箱体下沿反弹,不过鉴于南美丰产预期始终压制豆类市场,美豆期价上涨幅度较小,仍在900美分/蒲下方运行。
就2016年1月国内豆类盘面表现来看,国产豆在长期盘整过后趋弱,豆粕振荡反弹,豆油上涨乏力、回落调整。具体来看:春节前食用豆备货活动不旺,东北地区大豆供应显然能够满足需求,现货价格难有上涨空间,清粮平均价格始终维持在3700-3800元/吨,导致A1605长期盘旋于3550-3650元/吨的低位区间,直至月末,备货活动结束,供需趋向偏松,期价才出现向下探底的迹象。豆粕方面,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采购备货活动升温,需求出现回暖,供应方面则因大豆到港量下滑难以维持15年12月的超高压榨量,使得油厂库存加速消耗,推动挺价心理,提振豆粕期价震荡反弹,但因南美丰产带来供应充裕预期,上涨幅度受到限制。豆油方面,尽管处于备货高峰期,但是豆粕出库压力变小,油厂更倾向于挺价豆粕,另外原油期货出现探低回升走势,使得豆油先受其拖累出现回落,后受原油反弹和印尼棕榈油船检"砷"超标而出现小幅走高,整体维持前期的宽幅震荡格局。
(二)现货市场回顾
国产大豆现货方面:东北大豆购销情况实际上没有出现过多的变化,水分较高的2015年东北大豆对市场的吸引力不足,供需始终保持在偏松状态,使得现货价格保持平稳状态,黑龙江地区国标三等大豆价格普遍在3500-3700元/吨之间。
进口大豆现货方面:2015年12月进口912万吨,环比提高23.4%,且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865万吨,2015年1-12月份总共进口8169万吨,超过2014年的7140万吨,是我国大豆年度进口量首次超过8000万吨。2015年到港量的激增,令年末港口库存在700万吨以上,随后因到港量骤减,库存呈现下降趋势。另外,1月初人民币大幅贬值,使得进口成本增加,港口分销价一度出现上涨,随后因为美豆期价承压,而有小幅度下降,1月末江苏连云港分销价为2980元/吨,山东青岛港为2970元/吨。
国内豆粕现货方面: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采购备货活动升温,需求出现回暖,供应方面则因大豆到港量下滑难以维持15年12月的超高压榨量,使得油厂库存加速消耗,推动挺价心理,现货价格出现上涨。截至1月26日,国内主产区豆粕现货价格在2653元/吨附近。
国内豆油现货方面:油脂备货高峰期来临,豆油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使得价格表现抗跌,但因原油期货拖累豆油盘面价格,间接压制现价的上涨空间,因此现价保持稳定趋势,截至1月26日散装四级豆油均价为5888元/吨。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豆出口将进入淡季,对价格支撑效应减弱
美国农业部1月13日凌晨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15/16年度美豆单产预估下调0.3蒲/英亩至48蒲/英亩,引发产量下降0.51亿蒲至39.3亿蒲,超过出口预估下调的0.25亿蒲,所以美豆结转库存被调减,与市场原先预期基本保持不变的预期出现分歧,并在南美大豆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全球库存预估下降,从而对豆类市场形成短期偏多作用。但是从长线来看,即使预估环比小幅下调,2015/16年度美国乃至全球大豆结转库存较上一个年度出现上升,表明美农预计本年度大豆供应的绝对量超过需求量,全球供需偏松格局未改。 另一方面,2015年美国大豆上市以来,出口销售进度始终落后于往年的水平,因此在传统的出口旺季11-12月期间出口方面的需求未能提振美豆期价上涨,只是限制了下跌空间,并提供短暂的反弹动力。从传统时间窗口来看,2-3月月份巴西进入收割上市阶段,基于美国价格高于南美,美豆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巴西豆挤占,2月份后美国大豆将逐渐进入出口销售淡季,原本就表现欠佳的销售进度将趋于放缓,难再为CBOT大豆期价提供有力支撑作用。
(二)巴西大豆开始收割,天气或成阻碍因素
由于今年年初南美天气多变,市场机构对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出现差异,预测范围也随之扩大,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估巴西大豆产量为1亿吨,其他市场机构预测数值从9800万吨到1.03亿吨不等。即使最低预估值9800万吨,也仍高于上一年度的9620万吨,刷新新纪录,促进全球供应偏松格局。上一年度巴西出口增长8%至5061万吨,鉴于南美大豆升贴水维持低于美国水平,预期今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快速增长,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这意味着二三季度将有更多的南美大豆输出市场,其收割、上市、出口的节奏就成为未来几个月的焦点。
2016年1月下旬,巴西大豆开始进入收割阶段,据巴西分析机构AgRural称,截至1月22日,巴西2015/16年度大豆收获完成1.5%,低于去年同期的收获进度3.5%,也低于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收获进度2%。2月集中收获,这期间并不会有大量的大豆出口,市场主要还是流通美豆为主,但由于价格因素,美豆的出口需求表现欠佳,全球整个供应压力不会大,对国际大豆价格的压制作用较小,而且收获初期天气因素对收割进度的阻碍还可能为期价带来短期支撑,特别是今年南美天气多变,间歇性降雨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收获活动的进行,特别是进入3月份,巴西大豆上市量将明显增加,届时阿根廷也开始进行收割,4-7月更是迎来出口旺季,因此最早在2月末,南美大豆丰产带来供应压力预期就会初显,对市场价格的压制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
(三)国产大豆购销不畅,后期价格走势堪忧
2015年东北大豆质量不比往年,食品加工企业更倾向于南产大豆,而且大豆国储库轮换数量有限,油厂利润受低价进口豆挤压,东北大豆上市开秤以来,需求始终表现疲弱,这导致农户手中还有很多余粮。据了解,截至2016年1月,黑龙江商品豆余粮还有五至六成,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春节前部分农户将因为资金需求而集中销售,市场供应充足,因此春节前部分地区大豆价格可能下降。春节长假食品加工企业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市场需求预期下降,贸易商不会积极备货,东北大豆销售寡淡格局难改,价格缺乏有力支撑。后市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农户储存条件不佳,大豆变质概率趋于增加,而且需为新季度作物耕种做准备,农户难以惜售行为保持价格,市场供需偏松格局延续,国产大豆价格后期行情堪忧。
(四)大豆进口季节淡季,但供应不会出现缺口
从进口季节性来说,11-12月是美国大豆到港的高峰期,随后在次年第一季度,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趋于减少。今年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提高进口成本,抑制压榨原料采购需求,以及2月份春节假期,将使得2016年一季度符合进口规律,预计1-3月份国内到港量减少。据相关网站预估,2016年1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预计603万吨,较12月份实际到港量912万吨大幅下降,且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687万吨数量。2月份最新大豆到港预期470万吨,3月份最新预估520万吨,4月份预估570万吨。截至1月27日,我国大豆港口库存为654万吨,加上2-3月份到港预估,预计第一季度大豆供应量1644万吨。
截至1月底,国内豆粕库存为68.7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73.2万吨,大豆压榨利润为100元/吨左右,好于去年,不过豆粕未执行合同为258万吨,不及去年的344万吨。综合考虑三点,预计今年2-3月份压榨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去年2月份压榨353万吨,3月600万吨,总共953万吨,预计今年这两月的压榨量在970-990万吨之间(出粕量776-792万吨,出油量169.2-178.2万吨)。结合上述供应和压榨量,预计3月末大豆库存至少还在600万吨以上,这显示第一季度剩下时间不会出现大的供应缺口。具体从就近的2月来看,春季前一个礼拜(2月初)油厂陆续停产放假,加上春节放假一个礼拜,2月上半月国内压榨数量偏少,考虑到放假前油厂现货库存不多,节后油厂还将积极开工,但半个月的压榨量仍较为有限,2月份预计不会超过420万吨。
(五)春节出栏高峰期后,生猪饲料需求呈刚性
元旦、春节等假期猪肉需求提升,生猪集中出栏屠宰,使得2015年四季度存栏量在短期企稳后又出现小幅回落的情况,截至2015年,生猪存栏量为38379万头,环比下滑1.1%,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798万头,环比下滑0.7%,生猪存栏下降意味着市场供应的减少,使得猪肉价格保持坚挺,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少。
1月份中上旬,因南方腊肉制作,猪肉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价格出现上涨,截至1月22日生猪价格为17.81元/千克,环比小幅增加1.26元/千克。1月下旬,南方腊肉制作进入尾声,而且工厂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等因素使得集中消费下降,抑制了猪价的上涨动力,预计年前处于震荡格局。由1月猪肉价格上涨可见,市场需求带动出栏量的增加,预计2016年1-2月生猪存栏量延续2015年年末环比下滑的趋势,这一方面支撑猪肉价格,另一方面意味与春节前养殖户为养肥大猪待宰而增加饲料消费不同,春节后生猪饲料需求将明显回落。
(六)春节前后供应紧平衡,增强豆粕价格抗跌性
1月份下游春节备货活动使得豆粕库存出现下滑,南方部分油厂甚至出现现货售罄的情况,月底部分加工完毕、出货完毕的厂家就开始陆续停产放假,2月的第一周(即春节前一个礼拜)停机的工厂将进一步增加,豆粕现货供应减少,与此同时,下游备货也进入尾声,供需维持1月底紧平衡状态,制约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春节后的短时间内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而且下游部分饲料和养殖企业可能有短期补货需求,预计春节前后豆粕价格抗跌性较强,或维持坚挺格局,如果外盘配合,不排除出现温和上涨的走势。
3月份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油厂开工率回升,预期压榨量环比增加,届时下游补货结束,春节过后禽猪存栏量又出现下滑,供需紧平衡状态将趋向于偏松,南美大豆供应预期压制作用可能显现,盘面价格上行阻力加大,存在回落可能。
(七)节后油脂迎来消费淡季,库存下降速度放慢
从供应来看,1月是油脂备货高峰期,由于全国范围内急速降温,豆油对棕榈油的替代性明显增强,消费量上升促进库存的消耗,1月底豆油的库存为78.65万吨,较月初减少11.54万吨,幅度12.8%,为五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基于前文所述,由于大豆到港量减少以及春节长期,2月份压榨量环比将出现下滑,豆油的供应也随之减少,按照压榨量预估350-420万吨计算,当月豆油的产量大致在63-75.6万吨。
进口方面,往年豆油年度进口量约占总供应的10%,2015年累积到港仅为80.21万吨,为十年来最低水平。1月份豆油国内外价差震荡缩小,并由正转负,显示进口收益表现欠佳。2月份南美处于大豆生长和收获期,当地大豆供应量有限,从而导致压榨量的减少,促使下游豆油价格保持坚挺,内外价差倒挂可能还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抑制贸易商采购意愿。另外春节后油脂消费进入淡季,亦不利于贸易商进口需求。
从需求来看,根据月末库存=上月末库存+产量+进口-消费-出口的计算公式,推导出豆油和棕榈油的表观消费量。根据计算结果,2015年全年豆油消费1480万吨,比上一年度的1441万吨小幅增加39万吨,棕榈油消费44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382万吨,两者累计总和1925万吨,同比提高5.6%,数据显示2015年豆油和棕榈油两个油脂品种总的消费终端表现有所改善。春节即将来临,油脂的备货活动基本结束,春节过后,油脂总体需求将进入淡季。棕榈油2015年四季度平均月度消费量不及三年平均值,而且2016年年初全国大范围降温,制约熔点较高的棕榈油的消费,预计2016年一季度平均消费量不及三年均值39万吨;豆油方面,2015年2月份消费量74万吨,过去五年平均值68万吨,2015年油脂消费终端表现有所改善,预计2016年2月份较上一年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大致在70-74万吨之间。
结合上方供应和需求的预测值来看,豆油供需相对平衡,预计2月份豆油商业库存下降速度放慢,维持在月初的78万吨附近徘徊,处于正常水平附近。棕榈油基于气温因素消费量下降幅度预计超过进口量,库存预计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八)棕榈油低产去库存,构成油脂价格支撑
2015年6-11月马棕库存连续大幅增长至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导致棕榈油价格持续受到压制,在马币推动作用减弱后,棕榈油价格延续振荡走势。1-2月棕榈油处于低产周期,基于产量五年平均下滑12.5%、SGS数据推测出口以及2015年12月进口8万吨和国内消费量27万吨来推测,1月库存可能下降至242万吨左右,环比减少22万吨,或8.2%,这一数值是八年来同期次高水平。若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下降幅度如笔者预期,那么显示去库存进程良好,强化对棕榈油价格的支撑力度,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一预估数值还高出"常态水平"40万吨,去库存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才会对棕榈油价格有极大的提振作用,而且价格的上行之路还需国际原油期货走势的配合。
三、后市展望
2015/16年度美国乃至全球大豆结转库存较上一个年度出现上升,表明全球供需偏松格局未改。 2-3月份巴西进入收割上市阶段,南美大豆价格好于美国,美豆出口数据难以继续提供支撑,市场焦点应关注巴西收割是否会受降雨天气影响。在2月份这个阶段,巴西大豆收割、阿根廷大豆生长,天气因素易给市场带来短期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美大豆丰产带来供应压力预期就会初显,对市场价格的压制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因而,预期2月份大部分时间内美豆期价仍将保持在850-900美分/蒲式耳箱体内运行,在月末甚至以后的时间,期价向下测试下沿的概率更大。
连豆方面,春节食品加工企业放假以及农民工返乡,市场需求预期下降,贸易商不会积极备货,东北大豆销售寡淡格局难改,价格缺乏有力支撑。后市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农户储存条件不佳,大豆变质概率趋于增加,而且需为新季度作物耕种做准备,农户难以惜售行为保持价格,市场供需偏松格局延续。盘面上,豆一期价延续弱势格局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在3580-3600元/吨区间内抛空,止损3640元/吨。
豆粕方面,春节后的短时间内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而且下游部分饲料和养殖企业可能有短期补货需求,预计春节前后豆粕价格抗跌性较强,或维持坚挺格局,如果外盘配合,不排除出现温和上涨的走势。3月份随着油厂开工率回升,预期压榨量环比增加,届时下游补货结束,春节过后禽猪存栏量又出现下滑,供需紧平衡状态将趋向于偏松,南美大豆供应预期压制作用可能显现,盘面价格上行阻力加大,存在回落可能。因此预期2-3月豆粕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盘面上建议M1605短线逢回落偏多操作,上方压力关注2530元/吨一线,届时参考技术面择机进行反手抛空操作。
豆油方面,豆油供需相对平衡,预计2月份豆油商业库存下降速度放慢,维持在月初的78万吨附近徘徊,处于正常水平附近,对价格指引作用较小。而棕榈油低产继续推动去库存进程,为油脂价格带来支撑,不过由于国内油脂进入消费淡季,价格上涨幅度受限,预计在宽幅区间内偏强震荡,豆油1605合约运行区间大致在5500-5800元/吨。
咨询朱经理 0515-8306826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A股大盘有望先抑后扬吗
你好,A股后市存在较大可能性的跌破之前【股灾底3638点左右位置】,之后进行短时间内的横盘调整一下,将会有望再次出现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26日的走势【小牛市行情】,但是由于近期...
看到网上说A股在八月会先抑后扬,你怎么看?
这只是一种猜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交易最好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资金状况做好执行。
股票中说的先抑后扬什么意思?
您好,股票中的先抑后扬简单说就是先是下跌的后来上涨了,同理先扬后抑就是先涨后跌意思
证券账户是否有月度报告
您好,证券账户是有月度报告的,许多证券公司会定期向投资者发送佣金费用报告或账单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自己的佣金支出情况。这些报告或账单会详细列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佣金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信息。投资者可...
PTA&MEG月度报告:供需主导行情,聚酯原料或先抑后扬
综合而言,成本上来看,OPEC+会议落地,未形成配额下的减产协议,供应端扰动缓和,原油仍受需求走弱下的累库压制,不过原油进一步下行空间亦或有限,而动力煤存在冬季保供支撑。因此,成本扰动有所弱化情况下,市场或转向交易产业链逻辑。PTA方面,成本支撑弱化,叠加PTA加工费修复,装置重启及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攀升,需求存在季节性走弱压力,存在累库预期,因此12月份PTA或先承压,后存在节前备货以及后期需求季节性修复预期支撑,预计PTA先抑后扬;MEG方面,供应端国内新增产能释放压力,而进口存缩量预期,预计MEG跟...
贵金属月度报告:利空逐步消退,金银先抑后扬
总体而言,通胀担忧给贵金属带来的压力或告一段落,美联储首次降息预期已推迟至六月,贵金属前期已体现出抗压特点,在利空消退后,后市贵金属或有良好表现。
相关搜索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