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姜超:再破三千点 还能像之前那样不悲观吗
发布时间:2016-1-19 15:08阅读:492
期货开户,期货开户,期货开户新年以来,短短的7个交易日,A股就跌掉了接近20%,无论上证指数、深圳指数还是沪深300指数,都跌掉了去年全年的涨幅,相当于一年白干了。
最近路演过程中,大家士气都很低落,感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三闷棒给打晕了,直接掉到坑里去了,而这个大坑可能要用1年时间才能重新爬出来,想想都觉得心酸。
从业10年以来,真心感觉在A股生存是个Hard模式。大家都只有一条命,一不小心就挂了,而且还不能重玩。
从指数涨幅来看,上证指数从2001年到现在就涨了50%,而期间北上广的房价涨了10倍可能都不止。说明如果你在2001年开始做证券,那么肯定是入错行了。
后来好不容易到2005、2007年,股市一口气冲到了6000点,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遇到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A股也被拖下水,直接跌到了1600点,以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2009年政府在实体里面投了几万亿,而2015年则是在金融市场里面投了几万亿,但是都没能让股市恢复元气。
市场涨不动、玩不动大的,大家开始玩小的,2010年以后出来了创业板,大家在2013年以后享受了3年的成长股牛市,结果在2015和2016年连续两次遭受了股灾的打击。
站在目前的时点,无论是代表传统产业的上证指数,还是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指数,都分别只有最高峰6000点、4000点的一半,都备受打击打击,那么到底应该买什么呢?
作为一名券商研究员,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职责是写好报告,尽量让我们的客户多赚钱、少亏钱。尽量提前预判,少放马后炮。虽然我们过去运气不错,蒙对过一些判断,也预警过一些风险,但是面向未来其实也是无知的。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判断市场方向这种事,做多了以后正确的概率就和掷骰子一样,只有50%。
因此,我们始终提醒自己,蒙对了值得开心,搞错了也很正常,但是可以犯小错,不能犯大错,时刻要想想另一面,对错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毋庸讳言,开年以来的暴跌已经给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给大家普及了美国加息、汇率贬值、大非减持等基础知识,但问题是,目前大家对风险感受已经很深刻了,有没有可能大家对短期过于悲观,到底我们的市场还有没有任何机会,有没有任何乐观的理由呢?
最近有客户给我打电话,问题就是我们在8月27号写的那篇报告“从今天起,不再悲观”,到底当时不悲观的理由现在还成不成立?
虽然当时那篇报告写在了上轮反弹的起点,但是站在现在这个位置,如果跌破了当时的低点,其实也是值得我们去检讨的,所以我今天特地把当时的那篇报告认真读了一遍。
我们当时列出了可能反弹的五大理由,分别是:
一、市场跌破3000点后估值不算贵,毕竟利率降了那么多;
二、无风险利率重新下降;
三、8月26日双降超预期;
四、大类资产轮动开始;
五、对改革预期太低。
而事后来看,其实市场的反弹还有另外几条重要的理由:包括证金公司万亿资金入市、IPO和大非减持暂停、以及美国加息延后、人民币汇率企稳等等。
的确,在新年以来,大家发现有很多有利因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说汇率贬值的加速、美国就业超增加息预期的强化、IPO的重启、大非减持的来临,以及央行迟迟未再降准降息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A股开门大跌的风险因素,2016年的市场风险确实特别多!
但我们发现当时我们列举的部分理由其实依然成立。
首先是第一条,怎么比较A股的估值水平,在去年8月底的时候,A股的整体估值大约在18倍,当时我们把它和企业债相比,使用的是7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当时大约在5.6%,倒过来算大约就是18倍。而现在A股的整体估值大约在20倍,但是目前的7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大约在4.7%,对比之下A股的估值好像也不算特别贵。
其次来看第二条,当时我们认为无风险利率重新开始下降,而事后来看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8月底的时候还有3.4%,现在已经降到了2.8%,确实出现了大幅下降,也带动了企业债利率的大幅下降。
而我们在2016年年度报告“慢就是快”中提示风险,主要是感觉长期国债利率下降空间有限,因为3%左右的绝对水平已经很低了,而且还受到美国加息的制约。利率降不动,就很难赚到央行的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4:59
-
50+科技类ETF排行榜来了!附代码,速收藏
2025-09-15 14:59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