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期望值之事,风控是永远的底线
发布时间:10小时前阅读:4
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专访产业组第五名何跃
何跃以“论剑”的昵称连续参与了多年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今年,他获得了产业组第五名的佳绩。
1.从“找差距”到“证体系”
“刚开始参赛,就是想看看自己的东西能不能跟上行情。每年参赛人数都在涨,高手越来越多,不跟别人比一比,很容易自我封闭。”何跃说。
不过,他也坦言,自己今年的交易并不完美。“回撤有点大,最大一次是在4月初。当时我做的是单边,觉得大盘点位低,没做好对冲,忽略了市场的波动。”何跃表示,这次教训让他更加确信,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对冲,尤其是期权这个工具,一定要用到位。
在何跃的交易字典里,“极端”与“对冲”是两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他的交易风格以主观交易为核心,今年大赛的盈利正是基于对宏观政策的判断而布局的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仓单。“去年9月24日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我当时就判断,未来会有十年‘牛市’。”何跃解释。
具体策略上,何跃有着明确的“点位纪律”。“大盘4000点之下,我做单边多头期货期权;4000点之上,就切换成股指期货多头+期权空头对冲。现在是‘牛市’初期,4000点之下的策略还会用一段时间。”他称。
“股指期权波动较大,今年经历过好几次当天回撤50%的情况,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扛不住。”何跃坦言,正是这种“极端”与“对冲”的平衡,让他在今年的行情中既抓住了机会,又守住了收益。
2.从“年少轻狂”到“敬畏市场”
何跃与期货的缘分,始于2008年的大学校园。彼时,他还是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导师的理财规划师课程接触到期货,又被网上利弗莫尔的交易传奇深深吸引。“我性格内向,不爱交流,觉得交易这种‘自己跟市场对话’的事,特别适合我。”他称。
2009年,何跃正式开始交易。最初几年,凭借对技术分析的迷恋——尤其是分时图,加上行情配合,他顺风顺水。然而,这份“自信”很快变成了“自负”。2015年,何跃毅然成立期货交易工作室,开始重仓、频繁交易。
“那时候觉得自己能掌控市场。结果,2015到2018年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对期货日报记者说,2019年上半年,他痛定思痛,开始反思交易模式。
2019年,他用浮盈加仓的方式在棕榈油市场打了个“翻身仗”。
现在,他敬畏市场,也读懂了交易的本质:交易不是赌博,而是一场关于认知、纪律和人性管理的长期修行。
3.“道”大于“术”,风控是永远的底线
在何跃看来,交易要打开认知边界,搞懂政策、盘面,更要搞懂自己。“比如我性格内向,就适合做长线交易;家庭没负担,才能更从容地‘用时间换空间’。”在他看来,交易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找到底层逻辑就行。
在风控上,何跃有两条“铁律”:第一,仓位永远低于30%。期货带杠杆,低仓位也足够在趋势中翻倍,还能避免心态焦虑。短线操作每次开仓只用2%~5%的仓位,就算错了也不“伤筋动骨”。第二,“睡不着的仓位就止损”。如果一笔交易让你半夜醒过来想“要不要平”,那就赶紧止损,市场永远不缺机会。
“一年三倍的人很多,三年一倍的人很少。我不想做‘昙花一现’的高手,只想在市场里长久地走下去,见证自己的判断,也见证这个市场的成长。”采访最后,何跃感慨道。
多维策略收获稳健收益——专访对冲套利组第三名史志皓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九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中,选手史志皓凭借多品种、多周期的量化策略组合崭露头角。
1.多维组合与系统化执行的胜利
当记者问及得知获奖时的感受,史志皓坦言:“第一反应是意外,但更多的是平静。”他将成功归因于“多维策略的稳定执行和风险控制”。他反复表示,比赛中没有“神来之笔”的交易,最终成绩源于策略组合的整体表现。“比如在股指和7月爆发的品种上,策略与行情匹配较好,但这些交易都是系统自动执行的,我没有人为干预。”他进一步解释,关键在于“分散配置”——通过跨品种、跨周期、跨策略的组合,平滑单一策略可能面临的极端风险。
“今年市场波动较大,单一策略容易失效,而低相关性的多策略组合却能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作为纯量化交易者,史志皓的策略框架覆盖约70个品种,且不做主观筛选。
机会识别同样由量化系统完成。“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因素会作为参数融入模型,但最终决策靠的是代码构建的认知体系。”他表示,这种“去主观化”的操作模式,本质是用历史数据和算法逻辑验证交易假设,“强调逻辑的坚实性,而非依赖单一分析方法”。
2.从大幅回撤到收益稳健的交易系统
史志皓的量化之旅始于2016年。彼时,他为参与分级基金套利做准备,在开通股指期货权限后,偶然通过商品期货回测发现了量化交易的魅力。
交易生涯中,史志皓也曾陷入低谷。“2022年年中到2023年年初,我经历了持续近一年的回撤,账户净值不断下滑。”他对期货日报记者坦言,那是职业生涯中最煎熬的阶段,甚至怀疑过量化策略是否真的有效。
但危机也是转机。他通过构建多策略对冲体系应对困境:一方面增加策略维度(如加入期权波动率策略),另一方面更注重风险预算和绝对风险值评估。“以前追求收益最大化,后来意识到‘活下来’才是第一目标。”他举例,通过计算每笔交易的最大潜在亏损,动态调整仓位,避免单日回撤超过可控范围。“这段经历让我从追求收益转向追求稳健和可持续性,核心是长期盈利。”
3.正期望值下的长期收益
“我的交易哲学是‘做正期望值之事’。”史志皓总结道。这一理念源于对市场规律的敬畏——不预测短期波动,而是通过逻辑坚实的策略长期积累优势。
未来,他将持续优化风险控制与多资产配置。“比如把期货盈利转配股票、债券,降低单一市场风险;通过期权工具对冲极端行情。”他认为,真正的稳健不是避免亏损,而是控制亏损幅度,让利润奔跑。
对渴望成功的新手,史志皓的建议直击要害:“从量化框架切入,用系统对抗人性弱点;轻仓起步,注重策略逻辑的坚实性和正期望值;坚持执行,避免情绪化干预。”事实上,很多新手失败是因为过度依赖主观判断,比如看到行情涨就追多、跌就砍仓,这是典型的情绪化操作。而他自己的经验是:先用历史数据回测策略,验证逻辑可行后再小资金实盘,逐步迭代。“就像学开车,先模拟再上路,交易也一样,系统是你的‘安全带’。”
这位将家庭视为“坚强后盾”的交易者,正凭借其系统化的思维,探索着市场的奥秘——正如他所言,期货市场是“持续进化的修行场”,而真正的赢家永远在路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美股风控值什么意思?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