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行业遭受三重挤压
发布时间:2025-10-15 11:12阅读:35
近期,某石化公司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产出合格产品,成为我国不断壮大的聚乙烯家族中的一员。在产能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聚乙烯价格承压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与企业盈利空间受挤压的严峻现实,其发展正在阵痛中进行调整。
一是价格承压,旺季不旺已成定局。今年以来的聚乙烯市场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可以从今年“金九”的市场走势得到印证。按照传统惯例的“金九”旺市行情并没有到来,反而是价格重心普遍下移。以华北区域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料为例,其9月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13.40%,每吨价格降低超千元。这种“旺季不旺”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供应增速远超需求增速。虽有节日包装需求等季节性支撑,但在新投产产能持续释放及整体需求同比偏弱的双重压力下,现货价格承压向下,低位震荡或成为主旋律。
二是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产能呈阶梯式增长。我国聚乙烯产能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从2000年仅有的289.3万吨产能,自给率不足50%,发展到2025年8月的3742.8万吨,自给率显著提升。尤其是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异军突起加入聚乙烯行业,加之煤制烯烃等技术路线成熟,供应主体多元化,近五年产能年复合增长率超10%。后续,国内聚乙烯产能仍在持续扩张,从今年的10月份到2026年中国聚乙烯拟在建产能为955万吨,届时我国聚乙烯总产能有望突破4500万吨大关,企业间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内卷”式竞争难以避免。
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同质化严重、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桎梏。例如,近年新增产能中超过一半集中于全密度与LLDPE装置,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聚乙烯产品,如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仍大量依赖进口或供应偏紧,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依然存在不足。
面对发展不平衡,聚乙烯行业应尽快寻求破局之道,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未来,能否在高端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能否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能否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将决定企业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的命运。行业应聚焦高端化与差异化发展,加大对高端管材、高强度薄膜、锂电隔膜材料等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避开通用材料的激烈竞争,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可以预见,整个产业将在阵痛中加速构建绿色、智能、高端化的发展新格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新手如何炒聚乙烯什么人适合炒聚乙烯,怎么开通炒聚乙烯
聚乙烯期货是什么?聚乙烯期货怎么买?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