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避险资产到战略锚点
发布时间:2025-10-14 10:30阅读:1078
[未来6—12个月,三大关键因素将构成金价支撑框架。货币政策层面,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剩余时间内或再降息50个基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将削弱美元吸引力;地缘政治方面,伊朗核协议重启受阻,红海航运通道日均保险费用同比上涨300%,中东冲突存在外溢风险;供需结构上,全球央行购金持续。
综合分析,笔者预计,国际金价中枢将稳定在3600美元/盎司~4000美元/盎司区间。]
截至10月13日笔者撰稿时,伦敦金现货价格一度突破4050美元/盎司,较2020年低点涨幅接近130%,黄金进一步明确其跨周期价值锚点地位,基于“避险属性”已形成了持续5年以上的上升通道。
黄金的避险价值并非短期事件驱动的偶然“神话”,而是全球货币信用体系重构下的跨周期必然选择。未来金价中枢可能进一步上移,地缘缓和、政策预期差等因素或引发阶段性回调,但美元信用弱化与央行战略购金形成的结构性支撑,决定其长期价值锚点地位稳固,从而形成金价的双重属性——短期存在回调,长期支撑刚性。
短期驱动
——事件与政策的阶段性共振
在黄金价格变化中,一般地缘事件仅触发短期避险脉冲。国际地缘政治的风吹草动,犹如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黄金市场激起层层涟漪,却难以形成持久的浪潮。以2025年9月为例,当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传闻在市场中不胫而走,投资者的避险情绪瞬间被点燃,国际金价单日涨幅高达1.2%,期货市场的避险头寸也随之出现大幅增长。
然而,这样的市场热度往往是昙花一现。回顾2025年二季度,随着俄乌冲突缓解,以及伊朗与沙特实现历史性复交,地缘政治局势出现缓和,市场避险需求迅速降温。这一变化在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仓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全球黄金ETF在该季度出现了123吨的净流出,其中,作为行业风向标的SPDR黄金ETF持仓量更是大幅下降2.7%。市场情绪的急转直下,直接导致金价单日大跌1.69%。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金价短期对地缘事件的高度依赖性,以及可逆性特征。
同时,货币政策转向形成阶段性推力。2025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一关键决策迅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动。作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直接响应,伦敦金价格在政策落地后两周内,从3300美元/盎司强势攀升至3800美元/盎司,推动金价三季度整体涨幅达到15%。这种短期价格飙升,本质上是市场对低利率环境下避险资产需求激增的集中体现——降息周期不仅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更削弱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促使资金加速流入贵金属市场。
但该逻辑存在显著预期差风险。从通胀数据观察,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作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关键参考指标,若反弹至3%以上,将直接动摇市场降息预期。历史数据显示,当核心PCE连续3个月高于2.5%时,美联储平均延迟降息周期达6—8个月。这种延迟将通过提升无收益资产的持有成本,对金价形成压制。
此外,美元指数与金价呈现-0.8的高度负相关性,意味着美元指数每上涨1%,金价平均将出现0.8%的回调。在2024年12月的市场波动中,美元指数单日上涨1.2%,黄金价格曾在24小时内急挫4.3%,这一历史教训充分印证了美联储政策下美元对黄金市场的短期冲击效应。
长期支撑
——信用重构与战略购金的双重锚定
首先,美元霸权根基松动构成黄金长期价值基础。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始终与美国经济实力深度绑定。然而,当前美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攀升至330%的历史高位,远超国际警戒线水平,债务雪球式增长正不断侵蚀美元信用根基。全球央行外汇储备数据更直观展现格局变迁——美元储备占比下降,各国“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货币供应层面,2020—2025年间美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货币总量激增42%,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货币超发,直接推动黄金价格与美元供应呈现强正相关关系。这种反向波动机制表明,在投资者眼中,黄金已成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抵御货币贬值的核心价值锚。
其次,去美元化在各国央行行动中得到印证,形成了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刚性需求。2023—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均突破1000吨大关,进入2025年,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新兴市场国家更是成为主力军。
黄金正从传统避险资产,进化为全球货币体系重构进程中的战略价值载体。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主权国家主导的超主权资产配置需求,已悄然取代黄金ETF,成为驱动金价走势的核心定价力量。
相较于ETF资金的短期投机属性,央行购金行为具有更强的战略性与长期性,这种需求结构的转变,预示着黄金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换,其价格形成机制正从市场化驱动转向主权资产配置驱动。
何时回调
——金价回调影响因素与回调路径
金价回调驱动一般属阶段性因素,对长期趋势冲击有限,不同风险类型及其触发场景、影响机制和具体传导路径主要有以下5种。
一是政策预期偏差。当美国“非农”等核心数据表现强劲,核心通胀出现反弹时,该情况被触发。其影响机制表现为资金从黄金市场回流至美元资产,进而推动美元指数反弹,当美元指数反弹至105以上,预期对金价产生压制,预期波动幅度为3%~5%。
二是资金流动逆转。在避险情绪退潮、美债吸引力增强引发资金虹吸效应,或是新兴股市呈现上涨态势的情况下,会出现资金流动逆转。此时,黄金ETF资金流出,配置资金也会向其他领域分流,预计对黄金价格的波动影响幅度在5%~8%。
三是地缘风险缓释。若中东核谈判取得突破,或者俄乌冲突达成协议,地缘风险得以缓解。这将导致黄金的避险溢价消退,短期单一事件对黄金价格预期波动幅度为4%~6%。
四是情绪透支回调。当市场对降息预期过度定价,且金价短期涨幅过大时,会引发情绪透支回调。投资者会进行技术性获利了结操作,这种情况下黄金价格预期波动幅度为3%~5%。
五是风险叠加上限。从历史数据回溯,当单一风险因素主导市场时,如2018年土耳其里拉危机引发的金价短期回调,价格波动幅度通常在3%~8%区间内。而在情况叠加场景下,例如2020年疫情全球叠加原油价格,黄金市场虽出现剧烈波动,但最大回调幅度一般控制在10%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动上限显著低于黄金在长期上行周期中的潜在收益空间,显示出在风险对冲场景下,黄金价格的短期回调与长期增长潜力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
然而,多个因素的叠加也可能引发黄金长期定价逻辑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将变化视为短期因素影响的结果。政策维度,重点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调整及鲍威尔对“中性利率”的表述;地缘维度,实时追踪霍尔木兹海峡商船通行量变化、伊朗军演频率等先行指标;资金维度,监测新兴市场股市资金流向与美元指数背离情况。
投资逻辑
——锚定信用重构,把握短期波动中的长期机会
一方面,黄金已从传统“事件性避险资产”演变为“货币体系重构核心变量”。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货币体系长期依赖美元信用,但近年来美国债务规模增长、财政赤字率持续高于警戒线,叠加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降低。这种结构性去美元化浪潮,使得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的价值愈发凸显。
另一方面,未来6—12个月,三大关键因素将构成金价支撑框架。货币政策层面,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剩余时间内或再降息50个基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将削弱美元吸引力;地缘政治方面,伊朗核协议重启受阻,红海航运通道日均保险费用同比上涨300%,中东冲突存在外溢风险;供需结构上,全球央行购金持续。
综合分析,笔者预计,国际金价中枢将稳定在3600美元/盎司~4000美元/盎司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