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2016年经济走势 新一轮增长需要结构性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5-12-15 23:30阅读:562
2015年即将步入尾声,牵动全球市场神经的美联储加息渐行渐近,如果在本月成为确定事实,这将给2016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注入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尚未解除,去产能和结构调整之痛尚未消除,在“十三五”规划中供给侧改革被置于突出位置。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背景下,全球经济在新一年将呈现何种态势?供给侧改革是基于中国经济怎样的现实选择?财富管理作为微观概念与宏观经济具有怎样的作用?
这些问题在12月11日举行的“宏观经济与财富管理:2016大趋势”论坛上得到了深入探讨。论坛由第一财经研究院主办,金鹿财行、仲鹿信行联合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担任主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西南财大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甘犁三位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发表主旨演讲。
2016年经济何去何从
“未来的经济进一步的走势,就看我们对目前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做出判断。”祝宝良认为,2016年的经济前景恐怕比今年还悲观。
祝宝良具体分析,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的低迷程度没有改变。2007年以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般有三大因素:国内的房地产改革;汽车需求上升;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出口的推动。加入WTO后,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国家扩大出口,中国出口所需要的原材料由资源输出国提供,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关系。到2008年以后这个循环关系彻底打破了,次贷危机爆发两年后影响传递到欧洲,此时很多国家实施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影响2012年传递到中国经济,经济增速开始下行,两年以后被破坏的循环关系的影响传递到资源出口国。
综上,2008年被破坏的循环关系,第一波传导至欧洲,第二波传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第三波传递到资源输出国。对此,祝宝良分析,循环关系打破以后带来几个问题:第一,全球经济增长没有新的动力;第二,资源出口国产能调整还没有开始,大宗产品价格还要继续下跌;第三,美国加息过程中将导致全球的金融动荡;第四,资源出口国已经出现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而且这个危机还没结束。
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下行。对中国而言很大的挑战在于,作为产业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中国贸易出口短期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当前人民币确实面临贬值压力。
黄剑辉的观点相对乐观。他表示,展望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筑底起稳的态势,经济增长新的动力逐步显现,这包括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红利、日益增强的创新驱动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双创态势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对经济的正向拉动作用也需要关注。综合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具备中高速发展的条件,黄剑辉预计2016年GDP增长6.7%。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