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产油国计划增产速度快于预期实际增产幅度或受限制
发布时间:2小时前阅读:26
本文首发于2025年9月25日
众所周知,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生产采取配额制。2020年历史性负油价之后,在全球油市再平衡的过程中,欧佩克+980万桶/日的大幅度减产政策成为调整供应端的主要力量,此后,欧佩克+的减产政策也是经历了多番调整。最近几年,尤其是2024年以来,欧佩克+的减产政策可以简化为两个部分:一是产油国联合减产165万桶/日,二是产油国自愿减产220万桶/日。
产油国4-9月完成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10月开启联合减产的恢复计划
2025年4月欧佩克+产油国开启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酝酿已久的增产落地,产油国4月份计划增产14万桶/日,符合市场预期。但在随后的增产计划中,产油国增产计划明显加快:5-7月连续三个月月度增产41万桶/日,月度增量相当于原计划的三个月合计增量;8-9月连续两个月月度增产55万桶/日,月度增量相当于原计划的四个月合计增量。可以看到,产油国于4-9月历时6个月、提前一年完成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增产速度与幅度远超市场预期,受此影响,再加上特朗普关税引发国际贸易争端的叠加影响,4月初、5月初原油价格经历两轮明显的下行行情,价格重心一度跌至60美元/桶下方,刷新2021年以来的四年价格新低。
9月7日欧佩克+会议决定,产油国将于10月份从165万桶/日的联合减产中实施13.7万桶/日的产量调整。会议同时表示,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165万桶/日的联合减产部分可能以渐进的方式部分或者全部归还。继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之后,产油国于10月份开启165万桶/日联产减产的恢复计划,超出市场有关于产油国产量政策暂稳修整的整体预期,对油市形成利空影响,且利空影响提前发酵,原油价格于9月3日-5日连续下跌,三日累跌幅度超过5%。鉴于产油国政策的复杂多变,未来产量计划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继续增产将加重供应端压力,中长期油价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计划不如变化产油国实际产量与目标产量存在差距
产油国增产计划与增产动作利空油市,但期间,对油市的利空影响也存在减弱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计划不如变化,产油国实际产量与目标产量存在差距。
结合相关数据来看,参与两部分减产的8个产油国在增产落地之前,实际产量便存在高于目标产量的情况,增产落地之后,实际产量跟随增加并且基本等同于目标产量。而欧佩克+产油国来看,增产落地之前,实际产量便存在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况,增产落地之后,实际产量虽然跟随增加但整体低于目标产量。这说明,除了8个产油国之外,其它部分产油国存在产能不足、导致实际产量始终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况。这也导致8个产油国实际增产幅度,不仅受到自身补偿减产的制约,也面临弥补其它产能不足产油国产量的境地。因此,产油国增产计划利空油市,但实际增产幅度面临不确定性,现实与预期的差异化,或成为利空影响受到限制并且加大油市波动性的原因之一。
后市来看,在全球经济面临较大挑战的背景下,油市需求端维持增速放缓态势,对原油价格的支撑相对不足,供应端欧佩克+增产计划快于预期,叠加美国等其它产油国的增产预期,供应过剩压力持续利空油市。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欧佩克+产量政策复杂多变以及部分产油国产能不足等的限制,产油国整体增产幅度或受限制,对于油市的利空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削弱现象。与此同时,三季度接近尾声,此前支撑原油市场的两大因素也面临转变:一方面,国际贸易争端降级的利好支撑逐渐消退,经济担忧持续利空金融及商品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石油需求迎来季节性转变,后续石油累库,对于油市的影响将逐步转为利空。
因此,基于宏观压力持续存在、产业支撑明显不足等因素考虑,三季度原油价格相对稳健的态势难以持续,排除10月份前后美国飓风季对油市的扰动影响,四季度原油价格料将震荡下行,年底欧美油价或分别试探60及55美元/桶附近价位。市场风险性因素来看,一是地缘局势继续扰动,二是市场面临的经济及系统性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