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注入金融动能
发布时间:5小时前阅读:5
巍巍天山横贯中亚,见证古丝绸之路文明的传承与嬗变。中欧班列汽笛长鸣,唤醒新时代亚欧黄金通道的生机与活力。
新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5年1至8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563.1亿元,同比增长25.4%,连续3年跨越三个千亿元级台阶。
为促进新疆外贸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持续完善金融服务政策体系,务实推动金融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为新疆构建亚欧黄金通道、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不断注入金融动能。
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地处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如今,随着新疆着力构建亚欧黄金通道,古驿站又转变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
在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不少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将货物换装装车。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伙阿尔维斯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已经等了两天,准备拉上一整车百货运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在这片仅3.61平方公里的保税区里,已经云集了45家跨境电商企业、8个海外运营中心。
站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露台上,可以俯瞰中欧班列如同“钢铁驼队”整装待发。来自长三角、内蒙古等地的货运列车在这里重新编组,经霍尔果斯或者阿拉山口驶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转轨换装后,将驰骋驶向中亚和欧洲国家。
在新疆外贸总量不断攀升的背后,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化涉外经济营商环境的外汇管理与服务政策,引导金融外汇资源直达涉外企业,企业数量由外汇改革之初的几家增加到上万家,遍布新疆14个地州市和口岸,全疆累计实现跨境收支超3700亿美元,交易币种包括美元、欧元、日元、港元等20种货币。
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实现地州市和符合条件的银行全覆盖,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由国家外汇局核准改为银行直接办理,小额特殊退汇业务、付汇税务备案等流程大幅简化,单笔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几十分钟。
不仅如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还建立外汇业务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推动外汇“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办理。自2019年6月“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上线以来,累计办理行政许可业务5661笔,七成行政许可当日办结,外汇服务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多元金融服务框架支持自贸区建设
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这是西北沿边首个自贸试验区。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等待边检出关的车辆排起了长队。“机电类和纺织类商品最受国外客户的欢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奉杨对记者表示,霍尔果斯既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又是自贸试验区。多重政策叠加,使这里形成了国际转口贸易、物流分拨、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12项业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进驻。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新疆自贸试验区和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决策部署,联合新疆金融监管局、新疆证监局于2024年3月发布《金融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大跨境金融开放力度等八个方面提出40条支持措施。《指导意见》出台后,新疆各金融机构纷纷建立自贸试验区专项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工作,金融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在金融服务供给方面。新疆金融机构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专项方案,重点支持自贸区基础设施项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在资金筹措、贷款利率、审批权限等方面探索差异化政策。截至2025年6月末,新疆自贸试验区各项贷款余额1334.88亿元,同比增长7%。
在金融创新方面,自贸试验区内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政府担保增信”汇率避险、存货质押贷款、外汇NRA账户结汇等创新业务先后落地,首笔离岸人民币债券暨西北五省区首只莲花债成功发行6.4亿元。
在金融对外合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推动北京银行总行以报价行身份加入人民币对坚戈区域市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内中方与哈方银行积极开展双边本币现钞跨境调运工作,打造中哈现钞循环节点。
在涉外支付服务方面,哈萨克斯坦Kaspi电子钱包境内扫码支付率先在中哈合作中心内试点并向新疆全域推广,大幅提升了哈萨克斯坦来华人员的支付体验。今年1至6月,在疆累计交易3.19亿元。
提升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立足前期全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实践经验,结合自贸试验区实际,指导新疆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制定《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实施意见》,创新“零门槛+推荐制”管理机制。一方面,取消自贸试验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笔数和规模准入条件,实施“零门槛+负面清单”,实现优质企业应纳尽纳;另一方面,由片区主管部门推荐有结算需求且合规经营的重点企业,经自律机制评估后纳入优质企业便利化名单,建立了“自贸片区政府主管部门推荐+自律机制成员行评估”的优质企业准入管理机制,首批纳入试点的自贸试验区企业共159家。
据介绍,试点企业可凭《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无需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大幅降低企业脚底成本,提升跨境结算效率。截至今年二季度,试点企业数量已扩大至182家,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7.05亿元。
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优势,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和跨国公司向自贸试验区聚集,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主动开展外汇制度创新和首创试点探索,推出三项外汇创新试点政策。一是自贸试验区内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门槛从国际收支1亿美元降为5000万美元,增大区内企业跨境资金运营自由度,便利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运用。二是允许自贸试验区内境外机构外汇NRA账户结汇并直接向境内支付使用,丰富了外汇账户功能,满足了境外机构在境内结算时多元化的币种选择需求。截至今年二季度,外汇NRA账户办理不落地结汇并向境内支付使用业务已实现8笔、金额48.74万美元。三是在外汇NRA账户可结汇的前提下,支持区内银行在该账户下为境外机构提供汇率避险服务。政策实施后,境外机构可在外汇NRA账户下灵活选择汇率避险产品,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截至今年二季度,新疆自贸试验区内外汇NRA账户人民币与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创新试点已落地4笔、金额509万美元。
此外,新疆还先后获批降低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门槛等三项自贸区创新试点以及高版本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等多项试点政策。金融服务的不断优化,使新疆外贸企业“走出去”更加有信心和底气。近年来,以“天山跃出三文鱼”为品牌而逐渐为消费者知晓的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正在提升出口份额。公司行政部经理洪永刚告诉记者:“去年出口3000万元左右,占到总产值的10%;今年出口预计占到总产值的20%。”
亚欧黄金通道路网密布、航线纵横,中欧班列汽笛声雄浑有力、激扬振奋,新疆正激昂高水平开放的大势。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表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示范作用,为新疆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