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中报曝光配置底牌:狂买黄金ETF,猛攻港股科技,小众豆粕、短融ETF成新宠
发布时间:5小时前阅读:4
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唯一的免费午餐。
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于8月31日公布完毕,随着2025年基金半年报披露收官,被称为“基金买手”的FOF完整持仓布局与调仓动向浮出水面,揭开了一场稳健与成长并重的资产配置策略变革的序幕。
FOF市场整体回暖,规模增长重回快车道
01 FOF基金中报概况
2025年上半年,公募FOF市场迎来了强劲反弹。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FOF产品数量已达到517只,资产净值合计1656.7亿元,较年初增长24.4%。
而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中报,FOF基金持有规模最大的品种依然是偏债混合型FOF基金,合计持仓规模高达772.2亿元,占比46.6%,稳居第一。
偏股混合型基金以377.3亿元规模紧随其后,占比22.8%。目标日期型FOF基金和债券型FOF基金的占比分别为14.5%和9.8%。
从年内业绩来看,截至9月初,各类型FOF基金年内业绩分化,其中股票型FOF累计上涨23.1%,目标日期型FOF累计上涨13.1%,混合型FOF累计上涨11.4%,目标风险型FOF累计上涨8.1%,债券型FOF累计上涨1.5%。
02 FOF基金指数化明显
除了整体状况之外,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是FOF持仓正在不断呈现指数化趋势,ETF已成为FOF组合的核心配置工具。
数据显示,在FOF持有只数最多的前20只基金中,ETF产品占据15席,前10名中更有8只为ETF,指数化配置方向十分明确。
单只基金方面,黄金ETF(518880.SH)成为最受FOF青睐的产品,获227只FOF共同配置,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SH)、短融ETF(511360.SH)和豆粕ETF(159985.SZ)也被众多机构认可,均被超百只FOF纳入持仓。
从业绩表现来看,重仓科技股的主动权益基金和ETF产品领跑榜单,年内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景顺长城品质长青C(015751.OF)、科创芯片ETF(588200.SH)和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SZ),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69.4%、46.2%以及45.5%。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回暖带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使得债券市场再迎调整,榜单内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表现不佳,例如政金债券ETF(511520.SH)今年以来收益为-0.8%。
FOF持仓指数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01 FOF偏好避险和成长型ETF产品
FOF持仓指数化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和产品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作为专业“选基人”,FOF的调仓动向往往预示中长期配置思路的转变。
从加仓纯债、重仓ETF、增配黄金等动作来看,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稳健打底”与“成长捕捉”已成为FOF经理们共识的两大配置主线。
深入分析FOF重仓的ETF产品,我们可以发现FOF经理们在资产配置上的精细布局和前瞻思考。
首先,FOF对黄金ETF的配置比例创下历史新高,黄金ETF成为最受FOF欢迎的产品,这反映了机构对避险资产的强烈需求。
在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地缘风险频发的背景下,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特别是FOF产品注重资产的相关性管理,黄金与其他资产类别的低相关性使其成为组合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
其次,恒生科技指数ETF的受欢迎程度则体现了FOF对港股科技板块的看好,经过2022—2024年的深度调整,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而随着平台经济政策回暖、企业盈利改善,该板块呈现出明显的修复机会。
具体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主要投资于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旨在反映港股市场龙头科技企业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该ETF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网易-S和腾讯控股等港股科技龙头,高度集中于高科技、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领域,这些行业成长性高,但波动也相对较大。
港股科技股与A股同类资产存在一定差异性,虽然港股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和内地政策双重影响,不确定性相对更多,同理,它也适合能够承受较高风险和较大净值波动以及希望分散A股投资,配置境外资产以实现资产多元化的投资者。
02 小众ETF赛道中短融ETF与豆粕ETF的价值发现
除了耳熟能详的黄金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超百位FOF基金持有的短融ETF和豆粕ETF可能没有被太多的投资者所熟悉,但这些小众ETF却在FOF的组合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了FOF管理者在细分资产配置上的独到眼光。
短融ETF主要投资于短期融资券,具有信用风险低、流动性高、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该ETF追踪中证短融指数,除此之外还投资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央行票据、中期票据、地方债等。
从收益上看,短融ETF收益明显高于同期存款利率,高于货币基金。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7%、6.2%以及12.3%,年化回报为2.3%。
数据显示,短融ETF最新规模超600亿元,近一月日成交均额在300亿以上,流动性好,交易便利,适合证券账户内中长期现金管理的投资者。
而FOF大规模配置短融ETF,反映了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对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稳健打底”的配置思路。
除此之外,豆粕ETF作为大宗商品代表,被超百只FOF纳入持仓,也成为FOF配置的重要方向。
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商品期货ETF,豆粕ETF具有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该ETF跟踪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底层资产是豆粕期货,保证金比例是7%,即用7%仓位买豆粕期货,用93%仓位持有银行存款和计算备付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期货合约的做多和做空,豆粕ETF只会持有多头合约,所以买它就是买未来国内豆粕价格的上涨预期。
因此,豆粕ETF本质跟踪的是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和股票最大的本质区别便是农产品的价格是有底线的,它的价格并不会归于零。因此当豆粕价格跌到不合理的区域,例如低于大豆价格,便是分批建仓买入的较好时机。
总而言之,基于FOF中报披露的信息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FOF中报的持仓变化充分展现了ETF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核心价值与独特魅力。
黄金ETF的避险功能、恒生科技ETF的成长属性、短融ETF的流动性管理功能、豆粕ETF的抗通胀特性,共同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对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将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