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亿元投资氢氨醇,风电巨头何以重押“新石油”?
发布时间:2小时前阅读: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再将氢气与氮气、二氧化碳合成绿氨或者甲醇。绿氨可以应用于制备各种化工产品,如尼龙、聚氨酯、氮肥等;绿色甲醇则被视作颇具应用前景的交通替代燃料,特别是在航运等场景中。
如今,在这一被称为“新石油”的赛道上,正涌入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
9月10日晚间,风电巨头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投资开发协议书》,计划在当地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下称巴彦淖尔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89.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金风科技首次涉足该领域。近两年来,这家公司投资了内蒙古兴安盟风电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下称兴安盟项目),该项目被视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制氢制绿色甲醇项目;还参与了全球体量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建设。
根据行业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已经超过800个。其中,仅绿醇项目规划总产能已接近6000万吨/年。
在绿色能源的赛道上,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为何会快速崛起?
风电巨头豪掷百亿
金风科技计划投资的巴彦淖尔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并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每年分别制取60万吨的绿色甲醇、40万吨的绿氨。
巴彦淖尔项目中所提到的“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即将生物质气化与绿氢技术相结合,通过气化过程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与使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相结合,通过调节氢碳比来提高甲醇、氨的产量,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项目算得上是金风科技继兴安盟项目后,在氢氨醇一体化赛道上的又一大手笔。并且,兴安盟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巴彦淖尔项目提供了建设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兴安盟项目已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6.65亿元,建设2吉瓦风电,每年制取50万吨的绿色甲醇(后来规划产能有所扩大)。值得一提的是,金风科技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全球首套具备最高压力等级、最大处理量的气流床水冷壁半废锅式生物质气化炉,这正是绿色甲醇生产的关键环节。另据报道,该项目还采用动态掺氢补碳技术,将合成气氢碳比精确控制在甲醇合成反应最佳区间,使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兴安盟项目配套建设了118吨储氢设施及16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以实现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化工生产连续性的解耦,提高了系统转化效率。
金风科技是我国第一家总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业绩增长较快,其中,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目前,该公司在手订单丰厚——截至2025年6月,外部在手订单总计为51.81吉瓦,同比增长45.58%。
从业务结构上看,风机制造与销售已成为这家风电巨头的最大收入来源,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超过76%。其次,风电场的开发与服务也于上半年贡献了20%的收入。
实际上,无论是扩大投资兴安盟项目,还是新建巴彦淖尔项目,金风科技已经将绿色甲醇、绿氨这类“新石油”视作业务的新增长极。
而就在投资建设兴安盟项目的前一年,即2023年11月,金风科技便与航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签订了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后者所采购的绿色甲醇,正是源自兴安盟项目。
经济性有待提升
政策层面驱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于风光新能源的消纳需求,驱动着氢氨醇一体化之热。
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化、钢铁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2025年8月2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公布的9个试点项目中,有8个涉及绿色甲醇、绿氨。其中,金风科技的兴安盟项目(绿色甲醇,一期年产25万吨)、远景能源的赤峰项目(绿氨,年产30万吨)、岚泽能源的大丰港项目(绿色甲醇,年产30万吨)等项目均在列。
《通知》提到,这些试点项目均将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风电、光伏企业是近些年来布局氢氨醇项目的热衷者。
在风电领域,远景能源、明阳集团、运达股份等企业近些年来相继启动了多个项目。2025年7月9日,远景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正式宣告建成投产;2024年,运达股份投资超过200亿元,在吉林省建设约80万吨生物质秸秆气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约20万吨水电解制氢催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及200万千瓦风光及储能项目。
根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以来,国内已经完成了至少13个百亿级别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新项目的签约或备案。
而从区域上看,吉林、内蒙古等地冲在最前列。其中,内蒙古是主要高地。根据行业媒体《能源圈》统计,内蒙古目前在建及已批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达到8个,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合计总投资343亿元。
但需指出的是,目前由于绿氢成本较高,导致氢氨醇的经济性仍然受到考验。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2030年将成为氢氨醇一体化的关键转折点,届时绿氢成本有望降至10元/千克以下,极大提振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