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供应充裕,月间反套
发布时间:4小时前阅读:44
供应释出,屠宰量创多年新高
国内生猪市场近两个月的焦点是供应压力的不断释出、需求端承接有限、旺季预期落空、现货反弹无力。从同环比偏高且不断增加的屠宰量来看,供应充裕来自几个方面的支撑。一是企业响应调控政策,主动降低出栏重量:6-9月,规模场计划出栏量月均环比增加3.5%,同比增加31%;截至8月底,集团场出栏均重较6月初下降1.3公斤,降幅1.1%,其中牧原已率先完成均重下降至120公斤以下的目标;二是理论供应的不断增加:去年以来能繁母猪因养殖盈利而不断增加,叠加年初仔猪疫病影响有限,理论供应从今年三季度末开始逐步环比增加、同比明显偏高,传统旺季的6-8月也减量有限;三是散户预期转向:由于肥标差扩大有限,6月底以来由压栏转为出栏,带动栏舍利用率明显下降。以上因素使得供应压力成为猪价主导,需求端支撑式微,仅在月底附近因缩量、开学备货等因素出现过阶段性反弹,当前基准地河南均价回落至14元/公斤附近,南方广西等地现货猪价已跌破13元/公斤。
体重降幅有限,猪多仍是主旋律
现货的下跌仍在预期以内,盘面尤其是近月合约的持续走弱,则来自于对体重降幅有限、需求不够给力,以及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不确定的担忧,基差牵引盘面向下回归。前期市场对理论供应逐步增加的预期,以及政策端降重导致现货回落的情况已有充分心理准备,盘面在7月底因政策介入愈发清晰,初始反应首先是迎接利好,近远月合约大幅收涨,但随后体重等数据表现不尽如人意,盘面多头资金耐心被部分消耗。体重方面,涌益口径环比降幅在0.7%,同比仍偏高1.76公斤,表明即便经过屠宰端在6-8月的大幅去库,活体库存依旧偏高,生猪数量比预期更多;二是消费端表现不及预期,7-8月计划出栏量完成度一般,说明需求难以承接大幅增加的供应,且在开学等备货消费因素的加持下,经历月初缩量后的现货仍未呈现出全局性的上涨;三是对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的不确定,官方公布7月能繁母猪环比微降,8月份涌益母猪存栏继续小幅增加,市场冷静后需要等待产能下降的更多确定性,即便对政策调控丝毫不怀疑,但盘面依旧存在“远水不解近火”的忧虑。
另一方面,生猪数量在四季度供应较为充裕,但当前仍存在肥标差偏大、大猪潜在供应偏紧的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市场对四季度初期的累库有所期待。只是基于目前悲观情绪较重,现货仍处下行通道,市场对通过压栏或二次育肥改变短期供需节奏、提振现货价格的信心并不坚定,且时间点也不清晰,这一情况或许要到国庆后方能更为清晰。
近远月关注重心有所分化
盘面对近远月的关注焦点有所分化。对于11-03等供应基本定型的近月的合约来讲,政策暖风影响有限,实际供应不缺且9-11月供应逐次增多是主旋律,在供应端明牌的背景下,影响节奏的因素主要为需求是否存在提升,以及是否存在阶段性的累库。需求端,9月份因同比低价、降温、中秋备货等因素,需求端边际上或存在一定提升空间;肥标价差以及由此导致的潜在累库在前文已有论述。不过,在今年市场信心有限的背景下,以上支撑因素或流于短期和局部,对盘面的影响或偏短。
对于远月合约来说,政策端对产能调降的执行力度是关键,由此将影响05以及之后的合约。从各家机构公布的7-8能繁母猪环比增幅看,虽无明显的下降,但增势已开始放缓,市场仍在等待未来更明确的产能下降的证据。当前远月合约估值不高,在此背景下或维持易涨难跌走势,只是大涨需要等待消息面的进一步刺激。
综上,当前至年底,生猪市场仍受不断增多的供应压制,整体走势或维持偏空。期间需留意9月份低价下的消费回暖以及10月二次育肥、养殖户压栏等潜在累库行为对猪价的支撑。只是在偏悲观的市场氛围下,二者的影响或流于阶段性和局部;考虑当前盘面近月位置偏低,操作上应更多以低位整理的思路对待,等待利多兑现后的反弹机会,以抛空操作为主。远月合约有产能去化的预期,但大涨需等待数据的明朗和消息面的进一步刺激,3-5、3-7等月差仍以反套为主。
免责声明: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我公司及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报告中的信息及观点不构成投资要约或买卖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及结果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