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上涨逻辑
发布时间:2025-8-25 17:54阅读:5
今天跟大家说说橡胶!
橡胶的市场逻辑和大多数商品有些不同,它的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进口量和产量的节奏。通常上半年进口量比较少,所以价格往往偏弱;而下半年进口量和产量都比较多,一旦出现产量不及预期,就很容易被市场放大,成为价格上涨的理由。今年的情况也是如此,本来八九月份应该是进口量的高峰期,但实际到港量却比往年少,这在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反而给了价格一个支撑点。从这个角度看,橡胶的走势带有一定的反常性,也体现出市场对于供给端变化的敏感。
和其他大宗商品相比,橡胶的基差走势也有点特别。像焦煤、铁矿石、纯碱这些品种,大多是现货偏弱、期货偏强,基差不断收窄,这是因为现货受到库存压力的压制,而期货则受到政策预期和制造业复苏预期的支撑。但橡胶却不一样,它的现货价格相对坚挺,期货也只是跟随上涨,并没有出现远月合约被资金大幅推高的情况,因此整体估值还算合理,没有明显的高估现象。再来看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差异。天然橡胶具备炒作空间,核心逻辑是进口量和产量的不及预期,这会不断给市场提供做多的题材。而合成橡胶(丁二烯橡胶)则缺乏这样的逻辑,因为丁二烯是乙烯裂解的副产品,属于“主产品带出来的副产品”,无论价格高低,工厂都会持续生产,供给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供需缺口。
同时,丁二烯的保质期只有三个月左右,储存时间过长会变质,再加上合成橡胶的贸易多为场对场交易,一旦供应端短期集中释放,价格很容易快速下跌。这几个特点叠加在一起,使得合成橡胶缺少独立的炒作题材,很难像天然橡胶那样走出强势行情。只有当天然橡胶涨幅过大,两者之间出现套利空间时,合成橡胶才可能被动跟随。
从长期角度看,橡胶整体的供需格局也在发生变化。2024年是全球橡胶供应的高峰期,之后在2025年和2026年,供应量会逐步减少,这意味着中长期来看,橡胶市场存在一定的上涨预期。不过现实的需求情况却不理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今年上半年进口量虽然很大,但实际下游需求表现一般,导致价格难以突破。如果需求恢复到去年的水平,橡胶现货的价格早就不止15000元/吨,可能涨到两万五都挡不住。正因为需求不给力,才让今年的行情显得有些疲软。
综合来看,天然橡胶的交易价值明显高于合成橡胶。操作层面上,如果价格出现下跌,可以考虑逢低买入;如果价格不跌,就要关注小时图的突破信号,顺势跟进做多。从逻辑上讲,下半年天然橡胶还是具备空间的,尤其在市场放大产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行情往往会走出阶段性上涨。相比之下,合成橡胶由于供给稳定、缺乏题材,短期内很难有表现,投资上不建议过度关注。整体来说,天然橡胶的走势未来仍值得重点跟踪,它不仅有现实的供需矛盾,也具备中长期的逻辑支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中信证券基金投资全指南:选基、定投、止盈全解析
2025-08-25 16:55
-
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怎么做?入门到实操一篇看懂
2025-08-25 16:55
-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发,网上投保如何破解“投保易理赔难”困局?
2025-08-25 16:55